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种赛鸽四种身形交配的心经

时间:2014-01-02 10:06:28    来源:    发表者: 高飞鸽舍        阅读次数:
种赛鸽四种身形交配的心经

“本能飞”、“肥硕母配干瘦雄”,引起了鸽界热议。可见对赛鸽交配规律性的探索及其总结,对鸽友和我本人来讲,不是一件小事。
对公棚前奖鸽作出技术的探索,是我棚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经三年实战,和对各地公棚高手的拜访学习,上手了多羽公棚入赏、大奖、冠军鸽后,对公棚赛鸽四种身形交配有了如下体会和心经。
公棚归巢、入赏和大奖鸽,一步一个阶梯,要想夺得大奖,上到冠军高位,离不开对大奖鸽肌肉、骨骼、身形、活力的探索;离不开从细微处对赛鸽形体适飞赛程、地理和天气的探索。说到底,冠军鸽的速度、耐力和夺冠的形体特征,不是无本之木,它是鸽友赛鸽技术高低的试金石;选择种鸽体形是预测和总结交配技术的核心;种鸽形体的交配技术,是我们在解决了公棚归巢率之上,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是真正的高手对赛鸽运动深邃认识后的感悟,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我棚入公棚三年,赢得了七项鸽王、20项冠军,经历了三次种鸽体型交配观念的转化。
第一年,投石问路,想解决能归巢、能得奖的问题。入棚选择了适合家飞形体的鸽子,虽得大奖,但大奖仅限于平原地区,送的数量也太少,缺少统计意义。
第二年,着重解决了归巢率问题。总结了适飞公棚的种鸽身形交配手法,遴选出了入棚幼鸽的原则;使归巢率和指定得奖率达到67.9%。
第三年,在解决了归巢率和得奖率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大奖率进行了冲击。夺得了春赛鸽王冠军、秋赛决赛冠军、指定鸽冠军9项。
三年五个赛季,三次对公棚种鸽形体交配技术的提高,总结出了公棚四种身形交配的心经,应该是我棚公棚致胜的主因之一。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是不知道,就怕没见到。
赛鸽的身形,我们总结分为四类:
一、梨状;二、玉米棒状;三、三角状;四、手榴弹状。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四种体形的优劣:
在讨论前,要强调的是,不同的赛程决定不同的形体特征;同样的赛程,也会因不同的地形、气候等因素,产生不同形体的得奖鸽。此所谓“兵无常态、水无常形”,常胜的鸽友,一定会灵活地去看待赛事和赛鸽的形体特征。
归纳出来的以上四种身形特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鸽不同很难将四种身形断然分开。这四种身形都是在矛盾统一体中显示的特殊性,有时很难用明确的语言确切地表述,资深的鸽友我想是能够理解的。
1. 梨状鸽
最显著的特点是肌肉向前部集中,背部弓起有力,龙骨中长、不高,尾背部收缩较快。这样呈梨状的鸽子,速度必快,但快则必脆,丢失率高。詹森鸽常出梨状鸽的代表作。
梨状鸽是最具爆炸性的身形,黑马大奖鸽常具此状。对它的制作,体现着鸽主对速度感的把握,此类鸽肌肉饱满且向前,全身浑圆,气囊饱满,充满激情和力量。距离往往限定在400公里左右易夺大奖,天晴或顺风时,500公里常拔得头筹。而连续多关或艰难赛程,又常常是梨状鸽的死穴。
梨状鸽利刃易断,佼佼者易折,归巢率低,大奖率高,非赛鸽高手一般不敢过这虎跳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才会常选这条险路走。
梨状鸽,大赢大输,玩的就是这个心跳。
梨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龙骨前顶、肌肉前倾。向前、向前、再向前!
2. 玉米棒状鸽
最显著的特点是前胸紧缩,低长龙骨,长背,紧蛋门,后身饱满,全身挂肉少。尤其是玉米棒状鸽后身龙骨与蛋门在同一平行线上,持握时手感舒服。高手会从玉米棒状鸽的手感上,推测出其700公里远距离、阴雨天快速归巢的能力。
玉米棒状鸽的稳定性,决定了此类鸽在公棚交送中,占有较大比例,符合鸽友稳中求胜的想法。
稳,看似好事,但资深鸽友常会舍稳求快,一箭中的,抢得大奖才是目的。他们会放弃或者少交玉米棒状鸽,因为送一组,入赏一羽,基本保本,入赏两羽,才可小赢;如果再给这两羽小赢的鸽子,押上重炮,以大减小,到头还是个输字。当然,不排除特别艰难的赛事,玉米棒状鸽夺得大奖的可能性。
选用玉米棒状鸽,贵在稳字当头,增加归巢率和得奖率。不死必归,烂天常胜,是参赛保本、坏天夺大奖、稳中求胜夺得团体大奖的良策。
玉米棒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前胸缩减,龙骨降低加长。背部延展、延展、再延展!
3. 三角状
前胸饱满,龙骨前端高、后端向上猛收,后身少肉。持握时由于后身肉少,使膀肩开合,裹不住前胸。三角状的鸽子,多膀条较宽,副羽较短,短距离速度超常,性急,中远程特别是艰难赛程,难得大奖。
三角状赛鸽,速度快,特别是短程速度更有压倒性优势,国内外300公里以下赛事常独占鳌头,尤为短程赛鸽主所喜爱。
由于三角状赛鸽肌肉量大,密度高,后腰缺肉,常常显得前重后轻,一遇喂食过量,会因超重难得大奖。此类鸽适合严格的家养调训制度,许多高手运用赛鸽技术,在家养中调食、调水、调训、调药,保持创造巅峰,常能使三角状赛鸽,以压倒优势夺得短程赛冠军。但是三角状鸽难适应公棚多关养、少训练的管理方式,此类缺少本能飞的赛鸽常在公棚赛中丢盔卸甲。
三角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扩充胸部肌肉,提高前龙骨厚度,增大前后龙骨提收的角度。提收、提收、再提收!
4. 手榴弹状
此类鸽多是梨状和玉米棒状鸽适配的优势产物。它将梨状置于前身,将玉米棒延展于后身,形成手榴弹状。这类鸽速度适中,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公棚多关艰难赛事中,常会表现出色,综合鸽王多见此类身形。
手榴弹状鸽是激进和保守的综合体,是0.618黄金分割的产物。由于手榴弹状鸽来自于以上三种体形的交配综合,所以对其选配与选择,只有资深鸽友才能掌握其要诀。微妙在于,高手可在一羽手榴弹状的赛鸽身上,通过持握和对父母的分析,敏锐地判断出它更偏向于以上三种形体的某一类型,从而推断出这羽手榴弹状的鸽子,更偏向具有速度、稳定和艰难赛程的哪项特质,以此作出正确判断。
比如将梨状鸽和玉米棒状鸽交配,常会出一种前胸饱满,却又不太宽;龙骨前高,却又不太厚;后背延展性较梨状鸽要长,龙骨却又不像玉米棒状鸽那么长,却又像玉米棒状鸽一样,不向上猛收,呈低平状。这种长背短平龙骨的结构,常会形成蛋门较宽的体形特征。用手从蛋门往龙骨处回摸,会明显地感到指头碰着龙骨后端,形成一个台阶。家赛的鸽友均不喜欢这类蛋门上提,龙骨下坠的鸽子。但是如果这类鸽子蛋门厚硬,却又符合公棚大奖鸽的身形模式。这一点,暗合了漂亮脸蛋长不出大米,完美身形得不到高奖的戏言。
手榴弹状的鸽子,是水与火的结晶,是稳定与速度的共存体,是鸽王、团体冠军得主的尚方宝剑,也是可遇难求的神来之笔。
手榴弹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扁圆胸、长背、平龙骨,裆位上提,龙骨和蛋裆有明显落差,形成台阶。起台、起台、再起台!
肥硕母配干瘦雄常能生出手榴弹状鸽。
总结了四种形体赛鸽的优缺点及交配心经,不是为了纸上谈兵,结合公棚设奖和所处地形、气候的要求,再谈身形、速度与获奖的关系,就更有实战的意义。
现公棚多采用两关或三关赛制。
短程最快的三角状鸽,可入训赛条件好的平原赛棚,以求在300、400有抢奖机会。
梨状鸽不仅在300、400有大奖机会,而在500公里决赛时,天好仍有胜算。
玉米棒状鸽虽在300、400得奖几率不大,却常在500公里,特别是艰难赛事中,大有胜算。
手榴弹状鸽是公棚选送的较高境界,有可能兼得各赛程的大奖,虽不是最快,却常能斩获公棚鸽王和团体大奖,更是不可小觑的。
感谢我所拜见的诸多公棚高手,热心而诚恳地将自己的冠军、前奖父母鸽,以及他们有关选配的理念,传授给我。
运动、所有的运动;运动员、所有的运动员,都会对肌肉、体形有着独特的本质性要求,离开了形体和肌肉,去选择运动员,推测比赛的输赢,只能是天方夜谭;离开了对赛鸽形体、肌肉作育的探索,就会背离赛鸽成功的正道。
规律在何处?
念念不见君,连山起烟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