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关于主血的兴衰

时间:2014-04-21 22:12:48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光辉鸽苑       阅读次数:
关于主血的兴衰

现在的鸽友,哪怕是高手、大师,对怎样能保住自家鸽子的主血长盛不衰,永远是个头痛的问题。实质上,还是个技术知识加上运气的问题。

  曾经一羽单头,出的儿鸽为主人创造了辉煌赛绩,儿鸽还能做种仍然继续它的辉煌,到第三代再杂交下去赛绩效果明显开始滑落,怎么办?祖宗老矣!主血在衰退!所以就开始回了很多种,出了很多雏,卖钱可以,长大做种的效果却永远赶不上已经无生育能力的那个“老古董”曾经的辉煌。

  在北方葫芦岛有个主血老祖宗是个母的,黄眼白条,在北方那里创造了三代赛绩辉煌。怎么回血也弄不出一个老祖宗的模板来,什么原因?单头优秀,后代无及也。

  没有和老祖宗匹配的靠血(注1)种公是个主要原因,靠后代近亲配永远坐不了祖宗那个牌位。

  这就是在外国,胡本也只独有“年轻艺术家”,夏拉肯也只独有“丝丝”,后面那只听说还是赎回来的。

  在南方海南岛,也有个主血老祖宗是个公的,也是黄眼白条,在南方那里也创造了三代赛绩辉煌。可惜是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鸽友手里,听说雏鸽时是别人送的,此鸽出了名,别人拿着那对老鸽拼命出,可再也出不了送人的那个样种,也出不了辉煌的赛绩。呜呼,怪哉,后悔也晚了。

  主血的兴衰靠的是运气和主人的灵气,谁叫你不当珍惜。

  所谓运气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刚到手一只鸽子,哪怕这只鸽子名声再大,价格再高,轮到你出它的后代,会有赛绩三代辉煌,让你定位于棚中主血的?没有肯定的,只有运气的。

  所谓灵气却是在可求与不可求之间,这是养鸽人天生的素质所决定的,有的人一点就通,此谓有灵。当然有时候没灵气的运气却比有灵气的好,人家能有“灶神爷”的眷顾,偶然中也能得到别人梦寐以求的主血老祖宗,而且“瞎猫碰到死耗子”让他还真的配成了。这些永远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其实不管你有灵气和没灵气,得到一只优秀种鸽,并成功在你棚里形成一路三代辉煌的主血,却都是属于有它的偶然性,即使养鸽人的水平再高,人再有灵也是如此。

  所谓你花天大的力气,不如人家芝麻大的福气,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就有来之太容易,失之不可惜,一朝出赛绩,后悔来不及的事情。

  怎样保住自己主血长盛不衰,却也算是人所能及的问题。当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容易做到的,这就要真的靠你的运气和灵气了,能否得到那只鸟,而且靠你的灵气是否能把它用好。

  首先把握你的主血兴衰要注意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要做到在你优秀主血面前不要受钱的诱惑。

  不要因为人家出到价格,就轻易卖了你的主血老祖宗。一般肯出大价钱买你主血老祖宗的,肯定人家都有不可告你的目的,得承认人家比你强。你如果想保护好你的主血不衰,首先要保护好你的这只主血老祖宗。

  第二:不要轻易以为你主血的后代质量已经超过那只“老祖宗”了。

  你那只单头“老祖宗”杂交后代虽出了三代赛绩辉煌,但后代近亲再怎么回血还是很难达到它的种性档次。即使回出近似祖宗的血统,那也永远没有原祖的好用。

  鸽子的配对的成功或不成功是特定的鸽子所决定的,而不是轻易它的什么同血宗亲能轻易代替得了的。后续在还没有靠血试验成功之前,切勿轻易放弃那只还有生育能力的主血老祖宗。

  第三:要为出了成绩的老祖宗经常留意,为它找同宗的靠血配偶。

  这里就需要靠有你的运气和灵气,其实在养鸽人棚里几乎不可能主血老祖宗有原对的。为什么道理呢?一方面这跟人们引进成年种鸽多喜欢单引的习惯有关。即使引进原对,也往往是幼鸽的多。因为雌雄各分杂交作用的不同,作育后代的赛鸽效果也就不同,所以效果差的那只异性就很有可能让主人出让或淘汰了。

  另外,其实种鸽血统档次越高,雌雄的放飞效果往往有较大的区别。养鸽人又习惯于能做种必先有赛绩的传统,所以优秀的高代主血老祖宗往往棚里只有单头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另一只往往早已放掉或者其他原因使它在你的棚里失落,所以要留意找它的优秀同宗来靠血。靠血的鸽子可能不会直接走好,后代还是需要试验,所以要有耐心,不行重新找靠头再来配,当然这里就缺少不了需要你的运气和灵气了。我们鸽界的朋友最缺乏的育种耐性,就在这里,关键当然是对自己的主血老祖宗的种性特点还需要有个熟悉过程。其实耐心的代价,如果一旦成功,其功大矣!

  近亲的血统,以后的杂交优势会走下坡路;靠血的一但靠准了,种性档次就会升华,后代杂交优势将发挥更好。

  汪顺兴的“老桃花”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找到了靠头“小尖嘴”,它们不是近亲,却是同宗“吴淞种”。吴淞种不是汪顺兴创造的,吴桂帧就养在他先,但是他发展的最好,因为有了老桃花和小尖嘴才有一系列后来的汪种系。由此看来同宗靠血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和神奇,它甚至能造就一代养鸽大师。

引进外血成功的利用率南方要比北方高,这说明养鸽的文化和底蕴的区别。

  北方的那个老祖宗白条雌听说后来卖到了长江口某市,买它的人或许可能已有了它的靠血同宗,也或许有他认为更佳的配头,否则这么老有人家能出十多万?愿祝买主成功,这也对中国信鸽发展有好处。

  南方的那个主血老祖宗白条雄,还在那个草根主人手里,不知现在怎么样?找个同宗靠血即使行家里手也绝非易事,但愿那个草根鸽友,“灶神爷”能够再次眷顾他。

  保持主血的昌盛不衰,确实是个难度很大的高层养鸽者的问题,就像这篇串不连贯的引文,能弄懂理解的,真的还不在多数,所以应该说还是写给能弄懂的和能涉及当事有危机感的人看的。

  看懂不了的,别急躁,慢慢学或者也可以不予理会,你的鸽群本身连主血系都还建立不了,谈何保种呢!

  注1:靠血指的是一种非近亲但是同宗的血统相配方法。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