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如何选好“第一雄”

时间:2014-05-03 11:28:12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光辉鸽舍       阅读次数:
如何选好“第一雄”

   最近的专业杂志上,谈及的一句话和一件事,引我深思。一句话是一名成名鸽友说“中小型鸽舍不容易取得成功”。一件事是在连载中,记实性地报道了一个成功的中小型鸽舍。这里一句话中所指的成功,我理解是说一个鸽舍不仅是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而且要在育种上成功。说难是难在中小型鸽舍条件限制,不具备兼顾比赛和育种应有的条件。因为育种除了需要高超的方法外,还需要相当的繁殖数量和放飞数量进行检验。而成功者讲述的事情,使我记忆最深的是主人说他在每年的比赛中保证成绩连年不坠的秘诀,派出比赛的鸽子中有60%是由自己的基础鸽子交配育出, 20%是基础鸽子交配异血所出,20%为新进的异血相互交配所出的。把这一问一答联系起来,其实正好解答了我们的问题。那么,怎么做才能使不容易成功的中小鸽舍变得容易成功,如何在不断的竞赛中建立起基础血缘形成自己的特色,怎样使比赛成绩稳定?这里我们进一步探讨实际操作中的思路和步骤。
在国内,近几年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大型鸽舍和专业鸽舍出现,但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赛鸽运动的主体仍是中小型鸽舍,这种基础必然决定鸽友的思想方法。缺乏理性思考,急功近利,是许多鸽友都有的一种通病。张三去年飞得好就急着去引进种鸽,李四今年成绩不错又忙着引进错血缘。一来二去自己本身就不大的鸽棚里种鸽成群,又生怕耽误了前程,莫不侥幸一试。辛辛苦苦东讨西找,忙忙碌碌男婚女嫁,一年到头引不完的种鸽出不完的鸽儿。到了比赛季节,放飞前信鸽爆棚,放飞后惨不忍睹,有幸归巢的几只鸽子血缘更是东鳞西爪。可是第二年依旧是周而复始依样画葫芦,欲罢不能。这种现象,虽然不是鸽子出了问题,而是人有问题。
种、养、训的鸽经鸽友都知道,但三者之间的地位与作用是不一样的。优秀的种鸽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基石,有了好的种鸽,你最少已经成功了一半。仔细看看世界上但凡取得成功的鸽舍,莫不是如此。不知道鸽友注意到没有,所有有建树的名家,都离不开能开山立派的一只基础种雄。把这句话表述的简单一些,就是你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有一只当家掌门的“一号雄”。其实,我们每个养鸽人一生都在探求的,就是在寻找能使你百战百胜、扬名立万的那一只种鸽。而事实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理解的“一号雄”,不仅是在解释基础种雄多么重要,一定要努力获取,而且我觉得还是在宣传一种观念的建立,主旨是想探讨解决中小鸽舍该怎样配置和使用种鸽的办法。
什么是“一号雄”?顾名思义就是在你鸽舍中,为能带来成功而深得信任,并能以其实力排在龙头老大地位的那一只种雄鸽。有什么样的条件,就选择什么样的“一号雄”。比如在山路上最实用的是越野车,平地高速公路上就要奔驰、宝马。鸽友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参赛目标,是选择的重要参考点。你养什么样的鸽子,就有什么样的“一号雄”。鸽友选择种鸽的评判标准各不相同,但不管如何,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确立。事实上,每位鸽友自觉不自觉的都有自己比较看重的种雄,只是没有按照一定的思路确立它的主人的成功联系在一起的,如国外的“年轻艺术家”、“多利”、“年轻富流”,国内的“张掖7名”、“九龙王”、“浪里白条”,台湾的“05”、“超级鸟”……一号雄依然成了主人们的注册商标。同时,经济基础也决定你有什么样的“一号雄”。举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德国知名高手雷蒙,贺梅斯,请皮特,迪威德为其选择能使他获得冠军的种鸽。后者从自己的鸽棚里拿出了卡尔,慕利门“军校生”的亲兄弟灰白雄“PIET”卖给了他,雷蒙坚信他的朋友以及这只鸽子,采取了一雄多母法快速育出了80多只鸽子参加比赛,一个赛季中轰动性地获得了30多次冠军。这次成功使雷蒙一跃窜红,凭借“PIET”一只雄鸽让世界知名。还有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公棚的兴起,现在各地鸽友高价拍鸽之后大发挥的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这些高手假如再有高超的育种技巧,想不成名都难。
一号雄应基本具备:
1、必须有优秀的家族史;

2、本身有优异的赛绩或被证明了有良好的遗传;
3、擅长的比赛距离符合你的目标,外观条件符合你的喜好;
4、有显性遗传的特征。
优秀的家族史,是指高代、平辈、下代都有出色的表现,而不是昙花一现。整个家族能够连续稳定的发挥,证明了血统的价值。在这个前提下,选中的种雄往往能继续发挥。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确立“一号雄”,实际上就在确定你的鸽棚主血。选择对象的本身有良好的竞赛纪录,对其使用价值的认同提升和交配使用带来方便。一方面有竞赛记录,可以证明它本身竞赛中的优秀个体,也有育种潜能;另一方面在今后交配时容易满足双方至少有一方参加过竞赛的要求,使后代继续保持竞赛基因,其配母的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对选中的“一号雄”如果没有参加过竞赛,但确信是黄金配对直子或者它的后代已经经过检验,可以放宽对赛绩的要求。爱好是最好老师,准备参加竞赛距离目标和鸽子外观自然条件,都可以根据个人的意志决定,但一经确定就不轻易改变,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有自己的特点。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有相对性,容易产生显性效果的如毛色、眼色、头鼻性状等要多加注意,因为在后代中通过识别显性的标记有助于辨别优劣和新一轮的选择。
围绕一号雄,进行种鸽配置和使用:
1、以一号雄为轴心,选好三只种雄鸽和三只种雌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饲养种鸽的压力。(为了表述方便,以下一号雄、二号雄、三号雄简称1#、2#、3#。)
1#的选择上面已述。
2#要选择与1#没有血缘关系的异血,要有极其优秀的竞翔成绩或已经表现了出色的育种能力,综合质量要超过1#。
3#与1#要有直系的血缘关系,在比赛中有良好的表现,年轻有活力,外在条件不低于1#。是随时准备晋升的准一号雄。
2、按一号雄种鸽配置要求,进行配母选择:
A母:基础配母,与1#组合的后代已经经过检验,是1#的最佳配母。
B母:外来的赛绩配母,基本要求就是必须有优异的比赛成绩。
C母:与1#有相同或相近的血缘关系,最好有比赛记录,外在条件也相似。
3、选择最有效的作出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
1#雄作为基础雄,绝对主力地位不容质疑。分别交配A、B、C母,达到不同目的。
作出如下:
1#A,基础配对,后代实力预先可期。
1#B,引进新血,把握一半,击发创造。
1#C,种赛兼顾,造出后继。
2#雄使用目的是探索与提升。分别交配 A、B、C母。
作出如下:
2#A,母系已被证明,溶人异血提升赛绩。
2#B,两只赛绩鸽全新组合的异血交配,希望不是奢望。
2#C,外来新血融入主血,没有让人失去看好的理由。
3#雄的使用有现实性与战略性。分别交配A、B、C母。
作出如下:
3#如与A没有血缘关系,
3#A是基础配方(1#A)后最有把握的后继配方,如1#A成功,3#A的成功率会相当高。
3#B,是1#B模拟和翻版,在相似之中又有不同,活力四射。
3#C,高低代之间近亲交配或低代数之间的横交,强化基础血缘犹如在混凝土中加入筋骨,既有可能参加竞赛摧城拔寨,又是新一轮的作育基础,价值可期。
以上每个配方育出2孵,其****别看中的配方或育出质量特别高的,可以适当增加多出。假设育出的36只幼鸽中有28只浓度不一沾有“一号雄”的血缘,占77,8%。
36只能参加比赛的鸽子加上6只种鸽,鸽子的总数量仍旧不多。即使考虑到在东去春来比赛开始前的赛鸽与幼鸽叠加,数量也是一般中小型鸽舍可以容纳的。使用这样的育作方法,可以让你迅速建立主血并形成了群势,增加竞翔稳定系数,采取了近亲交配和杂交同步进行,兼顾比赛和育种的需要,为提高比赛成绩见诸行动形成种系特色提供了结合点,在中小型鸽舍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选择和使用“一号雄”方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选择的过程,非常明显地突出了人为因素的重要,决定必须慎重。从上述的比例数字可以看出,选择是否得当,可以使你满棚精英,也可以让你生产出一群菜货。鸽主的认识能力在决定成败。如果你完全相信自己的思辨能力,再加上机遇和运气,成功就会成为必然。关键是判定自己的思路正确与否,这种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条件,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定下后就不轻易改变,即使一时不成功也应该一如既往,坚持自己有个性的东西,不朝秦暮楚。虽然别人也有好鸽子,但好鸽子是你一个人养不完的。心无旁骛,坚守住自己有特点的东西,才是被人羡慕的资本。重要的是要坚持种鸽配置的程式不变。关于种鸽配置,中小鸽舍与大鸽舍同理。在大鸽舍只是把展开成多例即可。如果没有明确的种鸽配置思路,小鸽舍是一锅杂烩,大鸽舍只是一大锅杂烩而已。这里说的不变,是指配置程式,不是说种鸽绝对不能变,而且要对种鸽配置要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在比赛季节中进行客观地分析,对个别不理想的种鸽进行调整补充,比如发现3#的表现超过1#,上升就不可避免;即可起用新的3#;又如发现 2#表现不佳,立即引进更加出色的优秀个体进行更换等。始终要坚持的是自己的信念和已经确定为主血的深度认同,不轻易更换。育种和作出要遵循遗传理论,积极借鉴成功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赛鸽是靠实际饲养管理和实际放飞比赛经验为主导的活动,但在实际上还是个体鸽友具有的知识、观念起决定作用,忽视理论上的思索提升永远也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