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粤语长篇之一(祝匡武)

时间:2014-05-09 10:18:13    来源:    发表者: 太平洋鸽舍        阅读次数:
粤语长篇之一(祝匡武)

[编者按] 眼下赛事频多,鸽技日新月异。往往文章刚写好,等到付梓刊印出来,已显得过时了。倘若再按内容、分章节系统来撰,到了读者手上,“脱节”的问题就更为严重。既然赛鸽各施各法,终能殊途同归,赛鸽文章的体裁为何不能尝试多样化呢?只要读者看了有益、有利、有助,谁又在乎文章不拘一格的形式呢?为此,祝先生总是先行一步,并从香港电视连续剧创作特点上得到启发:边演出,边创作;边听反馈意见,边拟下期内容。
(1)从一匹小马驹说起
我越来越感到现有的鸽书鸽刊中,很难找到读者迫切需要的东西。它们好像一头南辕北辙的犟驴,离奔跑的目标越来越远。重复、堆砌、包装……要么翻来复去,没完没了;要么偏题幽深,不切实际。其实,我和大家一样,要求少得非常可怜:只要不时有些新意,只要阅后走进鸽舍立即就有用处,哪怕是井底蛙声,我也会对作者肃然起敬。难怪许多鸽友会认为持笔杆的人大概都不是握粪铲出身。尽管新鲜的内容早就不敢奢望,可今天随意翻开一本旧书,刚巧那页上的一小段文字却让我眼前一亮!这段文字应该对鸽友们有所启迪,它是这样说的:
1960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奥沙华诞生了一匹小马驹。长到1岁的时候,主人开价25000加币到市场上出售,但幼马因为长得实在平常无奇,没有买主垂青。它的主人只好将它带回家,给予训练准备让它参赛。1963年,这匹名叫“北地舞人”的(Norther Dancer)雄马居然赢得肯塔基打比大赛冠军和柏嘉尼士赛马史上最具遗传优势的种马。接着,在一回1岁马拍卖会上,“北地舞人”的子女,每匹以高达150万美元的巨款全部卖出。更有人出价4000万美元向马主E·P·泰勒先生求让“北地舞人”,结果马主不肯割爱。谁曾想到,泰勒先生就凭当初这匹卖不出去的小马驹,创造出如此不朽的名驹,建立起一个令人生畏的赛马王朝!我想指出的是,所谓专家其实和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分别,他们都只会从自己所看到的外表来评马。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他们全都错了!而大多数爱好赛鸽的人士也正在犯着同样的错误!
(2)没有人逼着你选择哪种方式育种
如果说杂交的好处今天就能看到,近亲的好处则往往明天才知道。那么,什么是近亲育种呢?我们说近亲多是无意成功之后再谨慎循规过去的做法。那就是一旦找到具有遗传优势的公鸽或者母鸽时--往往是不能预期的,或是有这种鸽子偶然于鸽群中出现时,你就应当视作一生的机缘,毫不犹豫、不惜代价地围绕着这种特别的鸽子来发展出一个系列群体。然而,这种果断往往后来才知晓这么做,不然,当初还养一大堆别的鸽子干嘛?更可惜,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常常为时已晚--因为这只特别的鸽子早已远你而去了,你只好重头再来。而世间最最好的东西往往没有第二次!总之,从理论上讲,一旦发现它,就要紧紧地攥在手里,最大量地繁殖它的子嗣,让它那天生伟大的超级素质,尽可能地通过同一血缘的团队组合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近亲繁殖就是你打败对手的秘密武器!一旦失手,你就好比赤手空拳,实力丧失殆尽。当然,假使你的某羽种雄或种雌没有这种能耐,只不过是你自己以为或偏认为它们有这种能耐,那么它们便不是上述所说的具有遗传优势的特别鸽子。而在这种情况下,是最悲剧的,你要么准备承受日后无边无尽的败军之痛;要么当机立断,另觅挖掘,企望再有一次奇迹。
(3)保罗·西翁的故事
比利时耐久能自然繁殖场总裁诺埃尔·迪斯迈克先生,是全世界知名的名鸽收藏家,一生交结甚广。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曾记载法国著名养鸽家保罗·西翁(Paul Sion)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他心目中最伟大的鸽友之一。 有一天,西翁先生到迪斯迈克这边来看鸽子。打开鸽舍后,西翁观察了舍内约一打儿的鸽子,然后对老友说:“这羽是最好的。”西翁指的是一羽名叫“卡亚”(Kaers)的鸽子来说的。此羽来自哈贝尼斯系的浅斑雌鸽,曾连续7年参加安特卫普联盟比赛,每次比赛它都领先所有同伴率先飞归,是迪斯迈克先生的挚爱。“卡亚”就是取自1934年自行车世界冠军选手的名字。这是一羽很杰出的鸽子无疑,可是对它完全不了解的西翁先生,凭什么能一眼看出它的不同之处呢?原来,它天生就是那副样子,眼睛的表情很特别,好像总是向前盯着自己的鼻子在看似的。保罗·西翁说着,还将“卡亚”的表情模仿给老友看。迪斯迈克先生事后很多年,将此情景倾注笔端,后人们每阅至此,犹如跃然纸上。
(4)义犬“八公”的联想
日本电影“八公犬的故事”,恍惚很多年前来自一本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日本乡间小说的情节。因为阅后不知不觉泣如雨下,故而印象深刻。昨晚鬼使神差,失望很久的电视频道突然播出了这部电影,我还是禁不住像小孩子一样泪流满面。我想,一切如我般热爱动物的人,人生之历曾有过与挚爱的宠马、宠犬、宠猫、宠鸽生离死别之痛的人,看过此片,一定不会无动于衷!
“八公”,是一条普通的日本秋田犬的名字。它的主人是一位知名的大学教授。平时对“八公”照顾得无微不至。冬日里的一天深夜,大雨豪泼,“八公”在院中的狗窝里冻得瑟瑟发抖。主人披衣下床,不顾自己淋湿,把“八公”抱回室内,擦干毛皮,烤火取暖,然后用一张毯子把“八公”裹得紧紧的与自己同睡。教授夫人为此嗔怪“你对八公,比对我好”。教授每天都要乘火车到很远的城市去教书。于是“八公”也随主人到车站送行,然后自行返家。傍晚,又准时守候在出站口铁栏外等待主人归来。“八公”如此往返车站,天天风雨不改,几年如一日地迎送主人,使小站周围的人都对它熟悉有加。不幸有一天,教授在给学生上课时,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小站的出口自然再也不可能出现“八公”等盼的身影。可怜的“八公”对从天而降的噩耗一无所知,它还是像往常一样坐在出站口眼巴巴地等候着不归人。教授夫人不忍睹犬思人,变卖了房屋,临行前特将“八公”送托千里之外的浅草好让亲戚照顾它。想不到一年后,她从报纸上看到“义犬八公”的消息,才知道“八公”到浅草没几天,就挣脱锁链,一路兼程,逃回故宅,并且仍像以前一样,没有停止过一天去车站等候主人。“八公”对故乡誓死不离、对主人忠心耽耽的事迹,通过报纸传播,感动了无数的日本人!旅馆老板看在义犬的面子上,破例准许教授夫人携犬入宿;车站警察每天早上打开大门第一件事是向“八公”敬礼;小贩夫妇因为食客一句对“八公”不敬的话,老拳相向;乘客行人每经此地便远远地向它行注目礼……。“八公”对主人忠贞不移的感情,天地可鉴!它让歌颂爱情、标榜人性、崇尚恩情报答的人类,惭愧弗如!
岁月如梭,“八公”后来就干脆“住在”车站了。它忍饥挨饿,风餐露宿,皮毛凌乱,瘦骨嶙峋。可它那双眸子,还是那样有神彩。它还是一如继往面对着出站口,蹲坐在铁栏杆边那个固定的位置上,从天亮等到天黑,由长夜等到日出。它等啊,等啊。有一天,它仿佛真看到了主人慈祥的笑脸终于出现在出站口的人流中!“八公”兴奋极了,它不顾一切扑向教授的怀抱,呜咽着,好似诉说着离别后经历的种种苦难……。
一个寒冷的早晨。下了一夜的大雪把车站广场染成白皑皑的一片。每天搭头班车出站的旅客,似乎发现跟平日有些不妥:站口前隆起一个雪堆,扒开来才知是一条冻死的黄狗。那正是“八公”。
我甚至都有些不明白自己了:为什么会在一篇赛鸽的文章中,用这么多饱蘸深情的文字去描绘一条秋田犬?后来我把原因告诉自己:只要你对它倾注无穷无尽的爱,它是狗,就是第二个“八公”;它是马,就是再生的“北地舞人”;它是鸽,就一定会除了主人之外,以无人能释的毅力拼死飞回故乡!
(5)西翁系与军用鸽
西翁系的优异性能,一个世纪以来,尚无人能出其右。目前世界各大名系的先祖,不知有多少曾经流淌着西翁系的血液,进而交汇融合成今日的各种各样的新系。正如英国A.H奥斯曼先生所言:“我相信西翁先生的鸽舍实际上是全世界最好的鸽舍。”“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对这些优秀鸽子的赞美,这是我所见过各爱鸽者中最好、最优秀的一群鸽子。”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西翁系在比赛中所向披靡的表现。其实,西翁系与军用通讯鸽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翁的鸽群被送到比利时嘉民斯先生处妥善照顾,在那里一呆就是四年。由于德军需要军鸽,所以战时信鸽没有受到杀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民间所有信鸽都由军队统一调配指挥。1939年,法国尚属自由区,土罗斯成立一个信鸽繁殖中心,西翁父子的鸽子大部分都在此繁殖中心寄养。后来,整个法国都被德军占领,鸽子自然也被德军俘获。1940年,欧洲战场停战协定签定,军方才将信鸽退还保罗西翁,父子二人遂专心从事繁殖。1945年,大战完全结束后,西翁的鸽群送回其老家土阿可因,直到次年保罗西翁逝世,其子罗拔特西翁即合并父亲及自己的鸽舍。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西翁父子是全法国公认最好的赛鸽者,和拥有全世界最优秀品质的鸽群。但却一只也没有出售。
在战争中,西翁鸽被军方重点征用于通讯用途,它们带着情报,顶着炮火硝烟,飞行于枪林弹雨之中,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同盟国各国军队在民间征募信鸽服役,其中,不畏恶劣天气、聪颖顽强、快速耐翔的西翁系,最为军队喜爱。作为传书鸽入伍,西翁鸽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将前方重要情报送回基地,从而挽救了千千万万身陷绝境的生命,扭转了战局。战争结束后,鉴于西翁鸽出色的表现,法国信鸽博览会类似的机构获拨预算,特别保留繁衍此绝世名系。同时,在和平年代,法国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深入深山,一旦采集到珍贵样本,也多通过租用军鸽快速送回实验室。而法国军鸽,绝大部分都是西翁鸽,也是不争的事实。
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鉴于现代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和平年代军用通讯鸽的作用日渐式微,法国政府在欧洲率先解散了军鸽组织,一代名鸽解甲归田。
(6)大自然厌恶有序
只要是健康的父母鸽,都能胜任饲喂两只幼雏,更别说是我等精心挑选、强壮无比的种鸽。此乃天性使然,毋须杞人忧天瞎操心。喂雏时饲料除了量多些外,以平常配方为主,只有当发现异常时,才作出针对个别幼雏的改变。总之一切以自然为上。事实证明:那些带有很多人为痕迹、突然提供超量高比例蛋白质饲料,甚至画蛇添足拼命添加催壮药物,以致造成那些从来不曾饿过、或该品系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强壮”的幼鸽,要么是将来愚蠢的失踪鸽!要么因后期管理不到位成为“先强后弱”的畸型鸽!
(7)名誉也是财产
我也赞成鸽刊中一位年青作者的观点:凡是卖给人家或有偿出让给别人鸽子,就意味着鸽子的所有权发生了改变,新鸽主在日后无论使用情况好坏,以及由此带来在金钱和名誉上的利弊,按有关法律来说都与原鸽主无关。他们之间有的只是道义上的责任(当你是朋友则有,不当你是朋友则没有)。当然,在交易之前,双方签订有关保障协定又另当别论。有意思的是,人们的思维惯性总是首先想到使用不好的情况,什么索赔、找数、声称被骗等等,自然就算到原鸽主的头上。但人们有没有想过,一旦使用很好、使用太好的情况呢?这次就轮到原鸽主主动把“账”算到自己头上了。什么什么冠军,只要是买过他鸽子的人,统统都是他支援的结果。更莫论那冠军鸽究竟与当初卖给人家的那只鸽子有多少关系。这等于是公开抢占已不属于自己的鸽子创造出的他人名誉啊!而名誉在今天的商业社会,正是千金难买的无形资产!这种“普天之下,盖莫己出”、“岁月星辰,集腋成裘”的好处,可是一辈子享用不尽啊。而新鸽主之所以多选择沉默,一,确有感激之心;二,免费宣传自己不受白不受;三,无知和短浅,也认为没什么不妥。于是,纵算心里十万个不乐意,也只好认栽了。
收了人家的钱,等于同时签定同意日后再次受其盘剥新产生的利益,好比驴打滚,利滚利,这实在是太过份了!商业社会,买卖双方应接受的观念是,鸽子一旦易主,将来无论大红大紫还是杳无音讯,都与原鸽主无关。对卖主来说,人家飞得再好,不要去揩油沾光,因为那已是人家的东西,更别以为名声就不是财产!反过来,对买主来讲,飞得不好,第一个要怨的是你当初没有眼光,因为没有人强迫你的选择,更没有逼着你去掏钱。
(8)台鸽批发广告
国内几家知名的赛鸽杂志,不约而同都在刊登“台鸽批发、零售、空运一条龙”服务广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广告都来自福建,而且真正通过正常管道从台湾名家导入的鸽子凤毛鳞角,绝大多数都是在福建沿海各地捕获的天落鸟,或是通过渔船夹私偷运而来的无主鸽。所以,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鸽刊媒体,公开刊登这类鼓励拾鸽昧之、拾鸽卖之的广告,而且还是彼岸同胞之物,是完全不应该的,也与长期以来赛鸽杂志倡导的拾鸽交还失主的精神背道而驰。赛鸽杂志不仅应该拒绝刊登这类广告,而且还应该起到舆论监督、行动稽查的作用,鼓励鸽友和群众自觉将失落在大陆的台鸽调养好放飞彼岸,或是集中起来统一由对台部门交给台湾有关对方。
(9)鸽德与鸽运
这个题目听起来有点玄,好像天空中流动的风,只能看到它发生作用后的结果,却永远看不到它本身。但谁也不能因为看不到它而忽略它的存在。有鸽德的人,可能一时手中没有好鸽,没有好成绩。但他的德行可以不需要理由,迅速吸引到那些手中有好鸽的同类人给予相助。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谓以德补运也。现实中,有鸽德的人,大多都是吃亏上当的角色,那是因为他习惯以此心量彼心,以为别人都跟自己是一样的人,所以动之真情。动之真情,自然不按游戏规则处事,防范皆除,弱点一揽无余,当然也就方便了小人算计。不过没关系,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个仇,其实根本用不着君子本人来报,往往不到10年,小人自己就把自己给报了。此话怎讲?因为“吃小亏占大便宜”确有,但世上绝对没有一点儿不用付出就有回报的事。大千世界,好似冥冥中早有定数:你得到多少,就会失去多少;失去多少,又会得到多少。就像用称称过一样不多不少。只不过你老来没有留心总结回顾罢了。没有人只有得到,没有失去;也不可能所有倒霉的事都让一个人扛着,所有的好事都由一个人包了。物质不灭,变化了的只是形式,因果仍在一个宏观时间内。这条解释万事万物均相互连接的信条,这块支撑佛、道、儒家宗教学说的根基,无时无刻不在操纵着一切。小人不付出就得了大便宜,与情理不合,与天意相悖,注定了他日后一定要吃多于那个便宜几十倍、几百倍的亏!只不过因为他是小人,即便到了那个境况,也意识不到是当初那次劣行的因果轮回,所以注定还要绕着这个怪圈把亏没完没了地吃下去。好人会说“吃亏是福”,小人永远听不懂,就是这个道理。
也甚奇怪,没有鸽德的人,他们在现实中常常都是无往而不利的人。他们常常持有好鸽,有好成绩,似乎做什么事都那样得心应手。尤其是君子首次与之交手,一准落败无疑。不过,还没有到达终点的途中得意,请先别妄下结论,等待他们的大麻烦往往还在后头呢。首先,他们除了跟君子过招能讨个便宜之外,与所有的对手交往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稍一松懈,就会被人置于死地。这是由于对手也跟他一样报着同样处事待人的态度对付他,没有真诚,没有坦率,只有目的,不管用怎样的手段。彼此都视为敌人,神经每时每刻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那当然累了!所以,疲累的身心,失手的机会很大,一个闪失,之前的收获就全白费了,弄不好连本钱还要搭上。其次,无德无义之人,只有在两条腿的动物--人的圈子里尚能取得周旋的空间,利用人的善于伪装频频得手。可一旦运用到非常讲求人鸽合一的动物竞技上,就不灵光了。记得有一次500公里比赛当天报到的场面,我亲眼看到一位资深鸽友坐在鸽会里,当众讥讽络绎不绝持鸽报到的鸽友。他说:“这么慢才回来,还报它干什么?”我忍不住说:“辛辛苦苦养它一场,何况当天归巢,总要对得起它呀!” 想不到人家却说:“不是我对不起它,而是它对不起我!因为它比别人飞得慢,赢不到钱,回来也没有用!”话犹在耳,如万箭钻心。原来,许多以为很不错的鸽友,其内心世界竟是这般看待鸽子的。“良禽择木而栖”。鸽子若是有灵,一早就该走人,干吗还要拼死往家赶,最后落得个刀下冤魂的命运?果然,此人之后连续几年,再也没有听说飞出什么名堂,就连最近刚买进一只外籍鸽,甫一进舍,“拉了一泡屎后就逃出棚飞走了”(此人亲口所言) 。鸽运可谓江河日下。
(10)不看鸽刊,照样夺冠?
我不明白杂志上就眼志价值、药物使用、近亲杂交、外籍国血、血统外貌等等,为何会争来争去?因为每个人连年放飞失败或成功自会告诉他今后走哪条路,无谓别人指教他应该信谁的。再说,大多数人都处在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中,境况又各不相同,又怎么能让“先有看法的人”听得进去呢?有自知之明、能够在未尝败绩前接受前人意见、进而付诸行动的人,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失败的人才永远比成功的人多。人天生相信自己多于相信别人,这种人性弱点正是制造一个个本可避免的过失之根源。所以,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努力学习,经挫历折后,才能克服上述弱点。其实,写文章、看文章,就是为了汲取经验教训,防止重蹈覆辙。如果写的人、看的人都未曾失败过,杂志也就没有人看了。不是吗?现在的确有相当多的人声称从不看那玩艺儿(鸽刊),更有高论者说那些文章都是瞎编骗人的。既然人家不屑一阅,从不言败,你又何必自作多情,“皇帝不急太监急”地频发警报呢?世上唯有担心卖不出去或急于卖出去的东西才打广告,而真知不会总是大甩卖的!他正在赢得时候,你日谏千言也没用;他输得只剩下一条裤衩,你上书万言已晚了。 (未完待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