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中外信鸽之比较

时间:2014-05-19 10:09:49    来源:    发表者: 商业鸽舍       阅读次数:
中外信鸽之比较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国门的打开使世界上许多信息随之而来,信鸽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曾几何时,神州鸽界掀起了阵阵“外血热”、“洋鸽热”、“外籍鸽热”,这与“原装”外籍鸽“体形优美、毛羽鲜亮、肌肉发达、配戴外国足环”等直观有关,也与各种信鸽杂志介绍的赛绩与拍摄的鸽照等有关,更与国外信鸽市场化运作的拍卖“天价”等利益驱动有关。总之,“外籍鸽”的涌入,已是当今中国鸽界不容忽略的事实。 
如何看待“外籍鸽”呢?如何对中外信鸽进行理性的比较呢?这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信鸽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这里涉及到对“外籍鸽”的评价与“中国鸽”的比较;有没有必要积极引进“外籍鸽”;引进怎样的“外籍鸽”;如何使用“外籍鸽”并融入“中国鸽”血液之中,促进中国信鸽运动水平提高等四个问题。 
1.对外简评与中外比评: 
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拥有养鸽的传统并率先建立信鸽竞翔赛制,因此是现代信鸽运动的发源地,并以欧洲为中心向亚洲、美洲、澳洲等地域扩散,使亚洲的日本、美洲的美国及澳洲的澳大利亚等国开始接近世界信鸽竞翔的先进水平。 
中国也曾在20世纪初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欧洲先进的种鸽,这些引进通过融合的途径提高了中国信鸽竞翔的水平:当时的“外籍鸽”与中国赛鸽的组配发展,使适应竞翔赛制的新鸽种逐步“本土化”、“中国化”了。 
但是,事到如今,如何评估“外籍鸽”的实力呢?这需要区分“欧洲型”和“美澳型”。“欧洲型”一般注重当日赛,以信鸽的强烈归巢与飞速作为培养目标的,因其通过长期的育种与竞赛,育出当今身体棒、飞速快的“外籍鸽”,并以西班牙巴赛罗那国际大赛最为著名。“美澳型”除了与欧洲相仿的赛制以外,其国家疆域辽阔,每年还组织举行2000公里以上的超远程竞赛。比如,据有关参考资料介绍,美国在1913年就有称之为“子弹”的淡雨点雌用了1天11小时24分06秒飞完1600公里翔程;当今澳大利亚举行的2000公里超远程比赛,有第二天归巢的惊人记录;现在超远程飞速最快是有关信鸽杂志刊登的美国横跨多州2000公里比赛,上午5:00开笼,有2羽信鸽创下当天归巢的记录,分速为2500米,此记录有待核查。 
这里,是否“欧洲型”信鸽只能飞1000公里左右呢?也非绝对。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赛程,是1981年美国一次从大西洋沿岸一直飞到太平洋沿岸,空距4072公里,冠军“兰巴龙”号,血统是詹森配勃力考克斯,都是比利时原种鸽。 
看来问题应分总体比较和具体比较两个层面:总体比较,无论欧洲的育种“连续行为”,还是这些国家养鸽护鸽的条件,都比中国目前信鸽水平要高出一筹。具体比较,那是欧洲包括美澳以“300公里—1000公里”见长,中国以“2000公里”见长。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中国在50年代中期至现在,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报到条件、鸽钟使用、经济条件、训养条件)和追求极限的冲动,在超远程竞翔中出现了一些出类拔萃的铭鸽。比如:上海放飞哈密空距2720公里,哈尔滨放飞香港空距3000公里,无锡、张家港放飞廓勒尔3100公里,成都放飞内蒙2836公里……震惊中外。又比如,上海有连续放飞2000公里超远程铭鸽:管建明84—3656N雄连续三年放飞湟源、西宁、疏勒河超远程比赛,荣获放飞疏勒河(空距:2424公里)上海市30名,闸北区冠军;张明发91—186598雄连续三年放飞武威、兰州、张掖超远程比赛,荣获放飞张掖(空距:2040公里)上海市冠军;有比赛当年元月出壳,参赛时只有6个月鸽龄飞完疏勒河至上海全程(空距:2424公里),归巢时为7个月鸽龄的幼鸽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较差的训养条件、放飞运输条件下得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外籍鸽”身体素质、暴发力、竞翔速度占优,并在连年不断选择和人鸽亲和方面形成温顺的固有特性。“中国鸽”机警敏捷、意志顽强、吃苦耐劳占优,也在实践竞翔中表现为恶劣天气归巢的特征,否则超远程竞翔只能有去无回。这就是说,中国信鸽的总体水平、顶级水平还有一段差距;但在具体环境和具体赛制下,外国铭家认为赛鸽最佳期为4至5年,中国铭家认为信鸽最佳期2年左右;外国鸽友强调信鸽翅膀的研究,中国鸽友偏好信鸽眼砂的观赏……从这个角度只能说明中外育鸽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恰恰证明发展的互补性,可见,中国信鸽还有保持的优势和存在的价值。 
2.引进“外籍鸽”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没有必要积极引进“外籍鸽”?事实已经作出了最好的回答。目前,中国鸽界已从各个层次上引进“外籍鸽”,而且从量的扩张发展到注重质的提高。 
引进“外籍鸽”须注意哪些问题呢? 
(1)根据鸽友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当地的赛鸽环境,可以引进符合客观条件的“外籍鸽”; 
(2)引进“外籍鸽”要注意其本身的赛距和翔绩,一般以1000公里竞翔的信鸽血系为标准,这样较适应中国的赛制; 
(3)可以引进父母是外籍鸽,而子代已在中国竞翔中成绩明显的平辈,或是在各地赛鸽俱乐部幼鸽竞翔比赛国外组的优胜鸽; 
(4)选择“外籍鸽”,应注意身材修长和眼砂干厚的信鸽,同时也应观察“外籍鸽”的阿尔砂。 
3.主动走“中外合作”的道路: 
世界上所有的铭鸽都有自身赖以获胜的优点,把这些优秀血统溶进中国各赛距获胜的优秀信鸽中,溶进中国超远程获胜的优秀信鸽中,是一条重振中国信鸽雄风的捷径,也是坚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育鸽道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非常珍惜自己的民族精神。比如:中华鸽界一代宗师李梅龄先生,就是引进外国铭系,洋为中用培育出一代铭鸽“李鸟”。还有上海李兴伟疏勒河亚军,无锡邵文英库尔勒冠军等超远程竞翔的佼佼者,都是“中外合作”的结晶;苏州的周龙、杭州的魏吉生采取国血配外血所育出的“混血儿”子代,在近程和中远程竞翔中,连年夺冠、好戏连台、捷报频传。而有的鸽友在实践中由经验提升为理性认识认为:绝大多数“外籍鸽”到异地、异棚落户,信鸽肌体新陈代谢发生很大的变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适应过程:犹如南方人到北方,自觉寒冷干燥,吃不惯杂粮;平原居民到高原地区,就会产生高原反应。“外籍鸽”自身还未适应环境,就在它们之间配对繁殖,子代怎能飞出好成绩。据有关鸽刊报道:近年来北京、上海、杭州、大连、青岛等地,“中外合作”产生的子代接连夺魁、取得佳绩,这是最好的实践证明。同时,也应注意到“外籍鸽”的子代遇到恶劣天气或复杂地形,归巢率低得惊人,当然也有“外籍鸽”直接子代出成绩的报道,但为数不多,这就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任何引进都有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操之过急是不行的。而“中外合作”道路可能是解决浓集优秀品系性向和赛绩基因库与“外籍鸽”引入后“洋为中用”的一个较好的方法。也证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鸽”的动物适应性规则。 
各国或各地区的竞翔制度,实质上是对诸国或诸地区的信鸽培育发挥导向作用。当然这一过程是缓慢的,但发挥“滴水穿石”的效用,以使信鸽适者生存和胜者繁衍。虽然,我国信鸽事业逐步与国际接轨,目前利用“中外合作”方式繁衍的子代在500公里、800公里、1000公里竞翔中屡破记录,开始靠近世界信鸽竞翔水平;但是,我国超远程信鸽是特有客观竞翔制度下逐步演化的信鸽种群,是在较为普通的鸽舍条件下耐粗食,善于飞翔远程和超远程竞赛、适应各种天气条件和克服各类地形影响的精华。文秘要珍惜这些特别能战斗的超远程信鸽(只要调整好,在中程和远程竞翔中也能取得佳绩),这是快出“鸽才”、多出“鸽才”、出好“鸽才”的天然捷径,这是培养中国优秀品系和提高中国信鸽的竞翔速度的主要血源,这是中国信鸽将在世界鸽坛上称雄的“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