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台灣的驕傲:全民賽鴿運動

时间:2014-07-30 10:08:40    来源:    发表者:        阅读次数:
台灣的驕傲:全民賽鴿運動

 

 台灣的海翔經驗和規模,全球第一。台灣的養鴿技術,遙遙領先。你知道台灣比賽難度堪稱世界第一嗎?你知道一隻鴿子的身價可能高達多少嗎?你知道台灣一隻鴿子一生只有一次比賽的機會嗎?在這產業的殘酷現實中,只有少數人能真正成功,也只有少數的賽鴿真正能挑戰成功。在台灣,賽鴿不僅是一項風潮,更是一項全民的運動,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傳奇故事。


台灣陸翔賽鴿史概況
  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養鴿人口快速成長,各地區紛紛開始成立了鴿會,比賽區域限定為鄉鎮競爭為主軸,約1980到1995年間,是陸上競翔最鼎盛時期,當時以“特比環”、“獎金高”、“幼比鴿”三項特色是台灣的賽鴿概況。1993年春季台北市吉林支會,出現一季超過5000隻賽鴿參賽,在陸翔鴿賽主流時期,非常罕見,因為陸上比賽所存在空中距離差距,使鴿會不得不設定參賽範圍,避免空中距離懸殊太大,左右成績。不過,就在陸上競翔最興盛時期,卻演化許多問題,例如AB櫥、跑鳥、雙套環、網鴿…等等歪風,再加上全台各地職業鴿會崛起優勢,業餘鴿友常常輸多贏少,造成很許多鴿友選擇停賽或是棄養。

雙重傷害~1986年8月間,民眾記憶猶新,韋恩颱風侵台,曾經創下先後三度發佈警報,當時的路徑相當詭異,在台灣「三進三出」長達半個月之久,造成全台灣鴿舍的嚴重的災害,很多鴿會幾乎完全停止運轉,同一時期加上大家樂盛行,民眾亦是希望花個小錢賭個運氣,很多鴿友因沉迷大家樂而棄養,對台灣鴿界更是雪上加箱。


台灣海翔發展
  台南縣賽鴿協會為台灣海翔運動之先驅,當初海翔發展的用意,在於讓賽鴿減少在陸地上的飛翔時間,相對降低了選手鴿中網的機率,不過推動海上競翔的初期,也遭遇到很多瓶頸,運輸工具無法配合,許多鴿友對海上競翔都以觀望心態,放鴿的公信力受質疑。幸運地是在1989年的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會員求新求變、急欲脫離當時弊病叢生的亂象,由沈國民先生當選第二任理事長,立即展現出大魄力,帶領出新的氣象。當時最迫切的工作是如何開創新局,經全體集思廣益,決議將賽鴿轉向海洋發展。在沈理事長的正確掌舵下,王金川祕書的執行,從比賽規則一直到排除海上運輸問題,終於能夠引發更多人正面的火種,鴿友開始加入海翔行列,「台南縣賽鴿協會」創始的海上競翔,是以”一星期一關制”為主的比賽,此賽制延續至今,放鴿點以台灣海峽南端為主,簡稱為”南海比賽”。

為了推動改變,你可以堅持多久?海上競翔的創始過程十分艱辛,台南縣賽鴿協會能成功把海上競翔活動讓鴿友廣為接受,除了大家努力付出之外,品牌定位讓台南縣賽協更成功,《南瀛優勝鴿專輯》是賽鴿總會台南縣分會,藉文化出版的柔性訴求,沖淡激烈的賽事,把台南縣賽鴿分會海翔先驅者的定位推銷到全台或國外,提升台南縣鴿友的榮譽感,是品牌定位成功的案例。


台灣賽鴿改變看得見
  回憶一下台灣以前的賽鴿史,賽鴿的榮譽過去以區域競爭為背景,例如北分一,縣分二,南部七縣市總冠軍,現在則以海上運輸船為競翔平台,台灣一羽全船總冠軍鴿(總集鴿數)並不亞於比利時一場國家賽競爭。全台灣有超過數萬名鴿友全心投入這樣一個追求名利豐收的夢想。賽鴿運動競爭激烈的規模與程度,遠超乎人們所能想像。連德國國家賽鴿聯盟主編羅夫.施勒曼先生,對台灣賽鴿活動更是頗感興趣。在這產業的殘酷現實中,只有少數人能真正成功,也只有少數的賽鴿真正能迎向勝利。

2006年海上競翔的今天,轉眼間海翔比賽已經成為台灣一種狂热,海上競翔的創始過程十分艱辛,但在鴿友廣為接受後,陸續出現很多新單位海放運輸團隊,從南到北也演化出不同型態的海翔鴿會,可區分為”一星期一關制”及“一星期兩關制”的賽制,兩種賽制各有特色。

“一關制”的比賽制度,主要考慮在於能讓賽鴿運動推向全民化運動,一星期比賽一次的模式,在星期日比賽,可吸引很多業餘的鴿友參與,即使是上班族也能不受日常的工作影響,享受休假日等鴿的樂趣。其次;“一關制”是星期五晚上集鴿,星期日比賽,星期六則在鴿籠內統一餵食鴿子,從交鴿到放飛時間賽鴿約有35小時需要在鴿籠生活,考驗選手鴿體能和耐力,職業鴿舍光靠一流養鴿技術未必能一手掌握,也是”一關制”風行的主要原因。

“一星期兩關制”的比賽,是在”一關制”風行後急速崛起,最早是從中部地區開始扎根,當時海翔盛行,但嘉義、雲林卻還是以陸上競翔為重心,一星期比賽兩次或隔日賽,鴿友早已習慣性了快速比賽,不過海翔快速轉型加上業餘的鴿友對於陸上競翔完全沒有勝算,已經漸漸失去信心。海翔盛行,電子腳環取代傳統腳環,衛星定位替代人工地圖目測,區域競翔擴大,鴿會活動兩極化,台灣賽鴿在這二十年間主動或被動地做了一些改變。為了滿足鴿友的需求,1998年時,由雲林縣翔鴿協會理事長李長利先生,與嘉義縣賽鴿協會林啟堯先生共同舉辦兩關制的海上競翔比賽,成立「海翔中區聯誼會」載運團隊,至今每年舉辦春、夏、秋三季比賽,一星期兩關制,集鴿只要前一天即可,在籠內只有餵水不餵食,這種快速及密集性賽制,符合了中部地區鴿友的口味,在2001~2003年間,兩種賽制還一度呈現五五波的拉鋸戰,也帶動了北海競翔新戰場,在2004年以後,“一星期兩關制”在中部比賽以成為主軸。相反;”一關制”在南部臺南、高雄、屏東地區,因為選手鴿登陸就能歸巢,沒有其他弊端的困擾,此地區也奠定是南海競翔的超級戰區,許多新的分會陸續成立,雖然成立的時間較後,但成長規模之鉅,例如高雄中正和新興支會等部份支會的報鴿總數已突破上萬羽。2005年以後,南北海競翔卡位戰出現了,主因在於南海競翔每年的春、秋二季賽事中,訓練賽鴿時,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賽鴿常常在因逆風中返家,造成選手鴿中網率偏高,這對鴿友與賽鴿無形中造成嚴重損傷,迫使鴿會必須轉向北海冬季競翔發展,在順風情況下沒有中網的困擾,例如雲林鶴翔、虎尾中山支會、虎尾仁安支會…等等已開始帶動北海冬季賽的風潮。

你知道台灣一隻鴿子一生只有一次比賽的機會嗎?每一季比賽都回到起跑點重新洗牌,並且把比賽內涵提升到育種的層次,有台灣味,值得保留。

台灣的海上競翔,相信在世界賽鴿活動規模是數一數二的,每年數十萬羽選手鴿參賽,數萬名鴿友投入養鴿行列,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傳奇故事,也造就許多台灣英雄傳奇,這些台灣英雄的成功代價並不是一步登天,他們把賽鴿當作事業在經營,從養鴿環境、養法突破、教練培養、篩選種鴿、
開宗立派…等,比別人更投入,比別人更努力,才有機會出人頭地。

人要過得溫飽,靠專業價值即可,但要富貴榮華,一定要靠機智價值。台灣賽鴿競爭是殘酷現實之中,只有少數的人能真正成功,也只有少數的鴿子能真正迎向勝利。回頭看台灣強豪,例如台中賴氏兄弟、嘉義林沐惠兄弟、紀生鴿舍謝氏兄弟、台南楊茂輝、佳里許明純、莊瑞生、旗山盧崇德、大林簡焜亮…等,他們哪一位手中沒有開宗立派鎮舍之寶的超級種鴿?它好到在各種比賽環境都有所凸破,毫無例外地,一個鴿舍揚名立萬,總有超級鴿在作怪。以台灣金獎鴿舍賴銘滄先生為例,給鴿友的印象謙沖低調,風趣橫生,對人不分大細漢,是許多鴿友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從嘉義大林交流遠遠望去即可看到金獎鴿舍氣勢,踏進金獎的大門抬頭看去,雄偉H型鋼樑及L型鴿舍規劃,令人難以自信,連歐洲到訪鴿友也感到不可思議,原來台灣也有這種環境。從早期金獎鴿舍鎮舍之寶“龍頭”ד鳳母”,這對超級配對下代飛出來的成績讓人嘆為觀止,處於賽鴿巔峰的賴銘滄先生持續為自己再加分,從引進天價“真命天子”500萬種雄,以至高價導入“波品納”及“國際高手”等全國冠軍鴿,就可知道賴銘滄先生不斷在創造賽鴿紀錄。賴銘滄雖然締造傲人紀錄,他也沒忘記引水思源回饋社會,將成功果實讓大家共享精華,金獎鴿舍分別在2003及2005年舉辦二場個人拍賣會,來自全省各地鴿友齊聚一堂,擠滿整個拍賣會場。也創造不可思議成果,除了歐洲全舍拍賣會的記錄以外,以現役還在參賽飼養的鴿舍而言,絕對是世界記錄拍賣會。


 台灣的驕傲
  2005年全球矚目的焦點,台灣的驕傲,在「國家地理頻道」撥出的「綻放真台灣」系列紀錄片「賽鴿風雲」,將台灣賽鴿推向國際,也讓國人與全世界對台灣賽鴿文化有更進一步的暸解,這正是「賽鴿運動」推動賽鴿文化的目地,台灣到處都有鴿舍,但賽鴿活動並不為大眾所熟悉,台灣是一個有兩千三百萬人口的小島,賽鴿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項全民的風潮;全台灣有超過3萬名鴿友投入這樣一個追求名利豐收的夢想,賽鴿運動競爭激烈的規模,遠超乎人們所能想像。由於台灣賽事非常激烈,牽扯高額彩金與黑道介入等負面傳言也有所聞…

其實,鴿友們都是熱愛台灣的一群。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47分,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3的大地震,造成有史以來傷亡人數最多的災害。9.21地震是全台百年大地震,台灣同胞動員起來救援捐獻,大家不分彼此供輸資源救災,做為台灣最龐大的人民團體組織之-,台灣鴿界哪能袖手旁觀,由基層愛鴿者數十人發起台灣鴿友大團結,舉辦9.21愛心震災義賣會,適時參與慈善公益回饋社會,對社會盡一份心力。同時也接獲來自比利時、荷蘭、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際鴿界朋友熱心響應並發揮國際間相互友誼,端正社會大眾對賽鴿只有賭博或其它負面印象。

台灣賽鴿正快速因應環境的變化,從媒體多元化的發展,增加消費者的選擇性,比賽載運船實況轉撥展現船隊的公信力,初期海翔載鴿運輸,靠的是口語傳送,標榜的是船的噸位,現在若沒有衛星定位,不用網路即時連線傳送訊息,都無法取信鴿友。你知道台灣比賽難度堪稱世界第一嗎?例如在台灣只要是養鴿子的鴿友們,那一位不知嘉義民雄第一支會這個指標性鴿會,把第一支會定位為海翔賽事最艱困、最具挑戰性的鴿會,所有選手鴿必須接受5次的資格賽及五關正關賽嚴酷考驗,獲得民雄第一支會的冠軍,實力毋庸置疑。加上穩健的危機處理,樹立健全的鴿會形象,獲得鴿友會員正面的評價。環境轉變從賽制、鴿會、船運、鴿鐘、鴿藥、拍賣、媒體出版,都在快速變化,海上競翔所帶動的商機更是驚人,一場賽鴿革命正悄悄蘊釀中......賽鴿運動競爭激烈的規模與程度,所帶動商機遠超乎人們所能想像,從私訓船、鴿藥商、拍賣會、教練聘請、鴿用雜糧、網路銷售、船隊載運船、賽鴿器材製造、專業鴿舍承製、種鴿買賣、攝影拍照…等相關行業,海上競翔出現後,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海翔新趨勢,是台灣鴿界一項傲人的成就,台灣的賽鴿,仍是世界一流水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