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论幼鸽特比环比赛的胜机与败笔

时间:2014-08-15 10:22:41    来源:    发表者: 魁星鸽舍       阅读次数:
论幼鸽特比环比赛的胜机与败笔

 

幼鸽特比环比赛,是目前国内赛鸽运动中最为引人关注,最为牵动参赛人精力,最为难以寻找规律的比赛。它往往是一年比赛中人力、物力投入最多、最集中、奖金最大的头等赛事。目前,幼鸽特比在单关决胜负的基础上,向着两关、三关乃至五关的终极方向发展,难度有增无减,在幼鸽特质本身就多变的基础之上,又附加了天气多变、得病几率多变、竞技状态难以长时间维持等因素。所以,不要说获奖,有时候顺利翔完全部赛程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如何最大限度增加幼鸽特比环比赛的完成率,应该就是增大获奖率的第一基础,我们在这里讨论幼鸽比赛的胜机与败笔,全部目的都是遵循着如何顺利完成比赛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的,比赛如果可以顺利翔完,鸽子是否获奖,就是鸽底、状态拿捏和运气的事情了。
都说赛鸽是一项比较谁犯的错误少,犯的错误小,谁就是赢家的运动。当然,这个论点作为前提,是非常正确的,那么在幼鸽特比环比赛中,最容易成为赛程败笔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首先展开探讨。



(1)种鸽队伍做出能力判断不明晰,买环过量,鸽龄参差不齐,造成后期操控的矛盾
在这几年和很多特比环参赛鸽友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鸽友都会存在这个给后期操控造成巨大隐患的问题,种鸽阵容没有经过审慎地评价就盲目买入过多的特比环,造成不能一孵完成全部挂环任务,需要二孵乃至三孵来补齐,造成赛鸽年龄大小不一的现象。不要小看这个大概几十天的差距,在未来的养、训、练的过程中,都会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操作瓶颈。须知幼鸽特比强制操飞基本都是在比较酷热的天气中展开,年龄不统一的鸽子,大一些的或许还可以坚持,小一些的鸽子因为换毛进度慢,身体发育还未成型,很容易造成强度稍大就会能力不济的现象,即便是熬过了这个过程,下一个外训的过程更会令年纪偏小的鸽子举步维艰。须知,外训不仅是体能的付出,也是鸽子胆魄的锻炼,紧迫是训练阶段赛鸽常常面对的问题,如果赛鸽发育程度不够,紧迫和过劳就会很容易导致鸽友最为头痛的问题——嗉囊炎(吐料),一旦病发,全棚无论大小,一般都是迅速感染,稀里哗啦吐得天昏地暗,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训练时段里,这一场病,治疗迅速,也最少需要十天的恢复过程,所欠“功课”太多的时候,鸽友大多会选择跳站训,可想而知这对于年纪偏小却又无法单独顾及的幼鸽来说,基本已经是毕业的前奏了。所以,一个赛鸽战队的年龄是否整齐,很大程度关系着你后期很多工作的顺利程度,脚环不要贪买,您买再多,也不是只只能赢,概率再高,和会里总数比较起来,依旧是沧海一粟,鸽队精炼简化,照顾反而轻便周全。



(2)流言
很多鸽友可能会纳闷,为何赛鸽的败笔里面会有这两个字的出现,没错,这两个字导致的比赛失利,不亚于天气和疾病的困扰,乃至更为多见。幼鸽特比环我们前面说过,它往往是一年之中分量最重、投入资金和精力最多的比赛,压力之重是不言而喻的,漫漫七八个月的饲养过程中,如果有机会,鸽友们就会打听外界的动态和新闻,任何一条听起来有三分道理的事情,都会引来毫不犹豫也毫不思考的机械模仿。殊不知,任何养鸽手段都是有前提、有后续的,掐头去尾地学一个步骤,很难融入到您的养鸽体系之中,基本上除了带乱您固有的节奏之外,它毫无助益。养鸽子,贵于定性,手段是不是高明,那都是其次,您只要坚持自己的套路,不能给鸽子带来巨大的提升,也不要给自己的爱将造成不必要的干扰,那您就有机会!外界流言纷杂,十句话九句是虚假、浮夸的,管不住自己的耳朵,管不住自己的心境,熬不到决赛,您就已经只剩下一个分崩离析的烂摊子,心灰意冷,怎能翻盘?
(3)药殇
提到赛鸽的用药,本来很普通的一件事情,在鸽友心目中就会变得非常隐晦,非常敏感,甚至非常神奇。
在每年的赛季里面,我都会无数次地面对鸽友满怀期待的提问:“我要准备什么药?”,“什么药是补体的?排酸的?催速的?”,“有没有预防腺病毒的药物”……林林总总,满怀期待,眼睛里散发的渴望,真的如同溺水之人希望抓住一根浮木一般。真的有么?说穿了,还是心里不会做、不愿做的投机心态在作祟!什么是药?药是治病的!药是辅助治病的!药是帮助病愈恢复的!药,不是预防的!不是无中生有的!不是替代一切的!吃感冒药会不得感冒么?吃药可以考清华北大么?吃药可以帮助国足冲出亚洲么?我知道您笑了。很愚昧是吧?但是用在鸽子身上它为何就这么顺理成章,千人迷、万人信呢?



幼鸽特比,因为年龄小,比赛任务重,难免会出问题,需要药物的治疗,这个谁也不否认。很尽责的赛鸽家,都会有充足的药物准备,这也不是瞎说的,看着人家一冰箱药品,回家也一掷千金装备满箱满柜,都是一大堆的备货,您知道吗?理智的赛手是备而不用,备而慎用。药物迷信的人是备了就用,不用心虚,鸽子吃很多不必要的药品、补品,它需要代谢啊!天天塞,周周换,您知道您的鸽子苦不堪言么?天天连操带训还要拿出体能来代谢那么多垃圾,您是爱鸽子、还是害鸽子呢?一提及谁赢了比赛,获了大奖,第一感兴趣的就是“他打针么”?打针很神奇么?没有持之以恒的思考和努力,什么针?什么药可以让土鸡变凤凰?我曾经和很多鸽友说过一句话:用药,就是你鸽子病了,落下风了,逆势了,如果你一个赛季很少有用药的机会和理由,你应该比经常摸药瓶子的时候飞得好很多。药殇不戒,药伤难除啊!
(4)训之惑
训练是什么?训练,是比赛的幕后组成部分;训练,是运动员成长演变的必经之路;训练,是精钢和废铁的试金石;训练,是运动员在困难险境的可靠依赖。赛鸽和人一样,不通过训练,成为不了合格的运动员,不会掌握竞技的基本技能。天分再高,没有训练的磨砺,也不会成为赛场上笑到最后的那一位。
特比环基本是幼鸽赛,从懵懵懂懂的雏鸟,到搏击风雨的长空斗士,训练是唯一的途径。但是,训练,也是鸽友最为困惑、最为纠结、最为揪心的一个环节,训练使一部分好鸽子脱颖而出,同样也使一部分战将折戟沉沙。什么样的训练是最为合理的训练?说真的,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对于任何鸽友来说,它永远都是赛季迷局的制造者,有的时候,我们也只能说出一句“适合你鸽子状态的训练就是好的训练”这么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来,并非是存心藏私,而是训练的优劣关乎于一个赛鸽哲学里面最高深、最变化、最难以言传的词汇——火候。
赛鸽的训练,我本人不赞成预先的计划,因为你无法预知鸽子的适应弱点在哪里,进度的快慢也都是随机可变的,在这里建议鸽友们,训练要循序渐进,每个点的训练要扎实,鸽子可以轻松完成,再继续下一个点的开发,鸽子尽量避免恶天气训练(特殊环境除外,因为你没有选择),要把鸽子表现出来的实际状态和训练计划结合起来,很多鸽友一旦启动,鸽子累不累、闲不闲就不管不顾了,只知道按照心里的死目标行动,这都是对鸽子有害无益的。累了,就歇一下,闲了,就远一些。合格的训练,应该在保持合理压力的同时,不要超出鸽子的承受范围。适得其反的时候,鸽子不是大批迷失,就是立马得病休战。训练,关键在于合理,贪图次数和距离,都不是合格赛手的思路轨迹,多年来无数实例证明,比赛的桂冠只属于那些带给鸽子进步、尽量避免赛鸽心灵挫伤的鸽友,训练吓死人的,往往是比赛笑死人的主角。

特比环的胜机

(1)一个模式
什么是模式?赛鸽的模式是人人不同的,相同的一点就是它是适合于自己的时间、鸽底、精力、资金、空间,由自己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一整套养鸽思路。不管您是职业赛手,还是业余小户,您都需要有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养鸽策略,什么时间配对,什么饲料适用,多大空间容纳,是自然制还是孵蛋法,还是育雏法还是鳏夫制,训多远,第一次送下鸽车是什么时机等等,这都不用要求统一,关键是您要成为这套模式最理解、最娴熟、最擅于驾驭的那个人。有了成型的模式,赛鸽的操控就等于有了指导性的纲要,就有了手段施展的基础以及合理与否的参照,模式不是保证你获奖的护身符,但它确实是鸽友在机会降临的时候,确保机会不溜走的铁钳!一套固定的模式,不管它是单纯还是繁缛,是高深还是简单,大的框架是永远不要变的,修改的只应该是小的细节,无时无刻要确保它的运行稳定。
(2)不变胜过万变
养鸽子,鸽性如水常变,养鸽手段自然也要经常加以修正来适应鸽子的变化,这是很正常的,为何还要说“不变胜过万变”呢?其实,这里讲的不变,还是大框架的不变,养鸽子最怕主框架的变化,今天学张三控料,明天学李四强训,后天又模仿赵五塞药丸。这样的输家每年在赛场上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通过多年的实践以及观摩鸽友的比赛经历,我发现很多手段并不高明的鸽友反而容易通过幼鸽特比的残酷考验,顺利完翔获奖,在多关的特比环比赛中,更加显现优势。这是为什么?其实还是大繁若简,大成若缺的道理。训练比赛过程中,状况经常出现是正常的,如果一味去激变,其实鸽子是适应不过来,跟不上人的节奏的,冒险的代价,往往是造就了更为恶化的险情。鸽子还在手里,阵容还没有散架,就不用彻底绝望,训练少怎么了?家飞差怎么了?对手多么恐怖怎么了?也许比赛就是顺风天呢,没难度的比赛谁都有机会!也许是灭关的天呢,难度巨大的比赛什么优势都要归零!如果是多关的比赛,那就更不用心慌慌了,只要稳定跟住大群飞,三五关都是几百名的鸽子,很容易综合就是百名之内,不去争金夺银,获奖也是难得开心的事情啊!所以说,顺境之下,易淡泊,顺水推舟,自然有惊涛之势。逆境之下,要舍得,守住根本,不去激变,少输小赢都是福祉。如同一句网络流行的戏言:不嘬死,你就不会死!



(3)好鸽帮人快,人帮鸽子有限度
这句鸽界的名言起源于台湾著名的赖姓强豪,这是一个赛鸽家,一个靠鸽子吃饭的职业赛鸽者的肺腑之言。赛鸽赛鸽,说来说去,赛来赛去,赛的还是鸽子,没有合格的、有能力的选手,任何的训练饲养模式都无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历比赛愈久的人,就愈发感觉到鸽底的可贵,同样养一群鸟,能坚持下来,杀入获奖圈,乃至高位圈的,为何经常是同样的家族或者配对?名鸽的血统满天都是,名鸽的能力,永远都是弥足珍贵,可遇不可求的。
现代的赛场,能力至上的理念显然比血统至上的理念要现实很多,也有效很多,可以生出获奖鸽的配对,永远都是参赛者棚内最心肝宝贝的藏私,这样的配对,您拥有得越多,也代表着您的实力就越强,赛场机会就越大,不需要超级王牌配对满棚皆是,您不用做那个梦,这是一辈子也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一线种鸽50%都是生过同级别特比环奖鸽的配对,那您就有机会在赛场上叱咤风云,呼风唤雨!
追求善战的好鸽配对,是养鸽人一辈子要追求和努力的事情,实战指数的积累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过程,一对好鸽育种生涯有限,生出顶级代表作的机会更是有限再有限,如果还想在赛场上继续征战,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轻易和奖鸽说拜拜,卖了它,您不见得一生富有,可失去它,往往是您再花三倍的钱都买不来这样匹配的缘分。
好鸽,就是参赛者心中的底气,好鸽,会让您所有努力、拼搏都变得值得。
特比环的胜机和败笔,远不是笔者写出的这几条,拿出心得和大家分享,是觉得这些很有代表性。养鸽子没办法用文字教会您给鸽子吃什么、吃多少、训多远、用啥药。这都是随机的处理,也是您参赛功底的考量。任何时候,只要您可以定住心性,以鸽为本,客观审视,戒躁戒贪,您就会成为赛场上难缠的角色、机遇的掌控者。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