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职业赛鸽讲座

时间:2014-08-16 10:38:24    来源:    发表者: 彬彬鸽舍       阅读次数:
职业赛鸽讲座

 上一期《职业赛鸽讲座(四)》确定了种鸽选购的标准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引,向谁引,如何用(配对)”等三方面的问题。

如何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引种也一样,虽然我在上一文确定了种鸽的选购要以“成绩”为主要标准,但这种标准是要付出很大金钱代价的。而中国现有30万鸽友中,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所以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社会如此,赛鸽运动中的引种亦如此。其实想想赛鸽运动中哪一个环节是不现实、不残酷的呢?少一分钱都别跟我提“赛鸽”二字,协会如此,鸽商如此,公棚亦如此。所以“赚了钱才玩鸽”不失为当下一种很实际有用的策略。

有钱如何引?“2+10”模式,此种方法,适合有点经济能力的,并准备花10万左右引种的。准备好10万后,请把眼光放短,记住“强龙扭不过地头蛇”这句话。花五万引两只本地的超级雄,此雄需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本身有成绩,后代发挥到第三代,年龄不要超过四年。这个公式所局限下的鸽子,一个300个会员的协会手上加起来不会超过20只。选种公条件越高,数量就会越少,成功的概率就会越高。关键5万能不能引到当地的两只超级种公,这纯粹个人能力问题,相信世界人民都会喜欢钞票的。

再拿5万,购当地10只前10名的成绩雌,母鸽子要求如下:年龄不要超过3年,体型、肌肉、骨架一定得到位。后代骨架肌肉好不好,九成九决定于他选的母鸽子体型、骨架、肌肉到不到位。所以一到别人的鸽舍,你着重看他的种母,因为种母是决定一个鸽舍的一切,这种母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育种群,母体的整体质量。好种公,勿需多,一到二只就够了,而好种母,怕没有一定的数量,难成气候。

“2+10”模式实质就是“少雄多雌”的引种模式,而“少雄多雌”是生物界种群普遍存在的一种非常科学的现象,像狮群、猴群等等。这种模式有利于种群强势的进化及优势种群基因的保存。我们在实际养鸽中存在很多现象。例如,因为种鸽太多,根本都不知道要怎么用,要哪一只配哪一只,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遵守生物学的规律,从而导致没有办法去发现优秀基因,并去维持及强大进化优势基因。试想如果你选择的雌雄都是均等的数量,不用多,就各样20只,加起来你的种鸽数量才40只,这在当下鸽界养鸽人的种鸽数量中算是偏少的了。但是你的不同的配对方式却达到400种,等你发现那一对黄金配对时,我想,鸽子不老,人都老了!没有重点,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永远都是无头苍蝇,乱撞!

而生物学中“少雄多雌”的模式,让我们在实践中尝到自然界的魔力。事实上,我们可能一开始走的并不是“少雄多雌”的策略,或者成功后也没有这种很强的“少雄多雌”意识。但如果你是一位细心观察的人,涉足高手鸽舍多了之后,你会发现他所有成绩鸽中都带有某一只鸽子的血缘,此鸽我们谓之种公(或种母),这其实就是“少雄多雌”所产生的效果。发现优秀基因,进化强大这一优秀基因,这就是“少雄多雌”的生物学理论基础。

其实“少雄多雌”,着重强调是“少与多”,而不是“雄与雌”,蜂王虽有王字,却是雌性的,所以生物界是神奇的,赛鸽亦一样,以雌定棚而辉煌腾达为数不少,神奇丝丝便是实例。当然以雄定棚的成功例子就更是数不胜举了。所以“少雄多雌”是一种总称,“少雄”的雄字亦可以是雌字,关键是你发现的优秀基因个体是雄还是雌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一个实际的问题,在现实的赛鸽运动中,赛鸽还是以“雄”定棚的为多,道理很简单,在生物学中,不管是胎生还是卵生动物,其繁殖率并不高的生物,都是以“公”定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进化。

拿我舍实例来讲,我舍现在以三只种公来定棚,母鸽有30只,只有这三只种公有交配权,其他公鸽子都做保姆。一雄配多雌是我很喜欢的操作模式,这是一种快速扩大优秀基因的模式。总之我所见的高手也好,名家也罢,有意也罢,无心也罢,其成功后的最终固定模式都是“少雄多雌”下所隐藏的一个生物学常识:发现优秀基因,进化强大这一优秀基因。

工薪阶层如何引种呢?其实作为工薪阶层孤注一掷地购一到二只成绩鸽,然后就仅仅靠这一二只成绩鸽而飞出优秀成绩的概率是很低的。现实实践中我们手上都有几只成绩鸽,但我们终究难成气候,因为我们手上的这一二只成绩鸽并不是所谓的超级种公或种母。其次,我们也很难就只购一到二只,购到的就是所谓超级种公或种母,这便是原因所在。所以我反对工薪阶层孤注一掷的引种方式,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影响家庭和谐。我觉得最可行的是直接引一批成绩鸽的子代(10到20只)作为我们种鸽基础,不但经济实惠,而且成功性很大,我有很有朋友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取得成功的。

不论是经济条件好的鸽友,还是工薪阶层,引种的方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有引天落玩出身的,有引黄金配对而腾达的,引种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上面我所介绍的,仅是两个比较普通的引种方式,也是较快达到成功的引种模式。实质上,不论是经济条件好的鸽友,还是工薪阶层引种的模式,其最后也是演化为“少雄多雌”模式,即发现种鸽群中的优秀基因,进化强大这一优秀基因。

向谁引

引种方式确定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向谁引。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却很重要。市场上成绩鸽很多,但并不是所有成绩鸽我们都敢引的。

第一,鸽主所得成绩的含金量太低者,谨慎引进。我跟朋友曾经去过外省的很多地方引种,其中有一次去一个高手家引种,当时吓一跳,真的整间的奖杯。我们购了二只成绩鸽,一个千公里亚军,价格却只要800块,我们真以为捡到了便宜,如获至宝。后来,下注在这鸽后代的钱大于其价格好几倍。尔后再一打听,着实大跌眼镜,全会会员加来才40个,每次决赛才100多只鸽子,此户都三四十只,难怪一棚奖杯,这样鸽主的含金量不高。我想任何人脑子只要不会太傻,在此会拿奖杯基本没有问题。

第二,鸽主人品不行,谨慎引进。鸽主的人品不行,直接导致的就是赛绩鸽的水分很大。我敢说现在赛鸽奖金越来越高,每一个协会都存在作假,而且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并不是瞎猜乱讲的。我亲身看过电脑上根本没有存贮到这只赛鸽信息的鸽子,决赛却得了冠军,试问你敢向这个人购鸽子吗?现在赛鸽运动的奖金很大,成绩鸽的水分也很大,所以鸽主的人品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德高望重、诚信的鸽主作为我们引种对象。特别是公棚引种,更加要谨慎,现行公棚体制的三公原则实质就是裁判员是自己,运动员也是自己。奇妙的连号入赏鸽,超脱鸽,诡秘的雷同双环,决赛又“恰恰”断电黑屏,不然电脑又“巧巧”地瘫痪,一系列的现象让我们谨慎行事,要知道现行的一些冠军头衔是人家“给的”,而不是实打实拼的。

第三,肉鸽式养殖的鸽主,谨慎引进。几千只种鸽,肉鸽笼囚禁着一对一对的血统鸽,终年奴育,得不到阳光,水浴,几千平方的区域全是“XX血统基地”;每次比赛,不论地方,还是公棚,采取鸽海战术,以量取胜,奖杯、荣誉也算“实至名归”,含量金“太高”的肉鸽式养殖的鸽主,其鸽望谨慎引进。说句实话,平均每只鸽子其主一年所上手的次数怕不会多于二次,如此又何能更深了解其特性,统一归为名血后裔,实则害人不浅。我去看过很多大户,7层楼全是种鸽,7个员工,鸽主带我们从一楼看到三楼,就花了一天,鸽主见幼鸽便塞大大小小的药丸,只只都称谓名鸽后代,可实质,九成的赛鸽,其没有办法了解其家族史。“淘汰,精育,战绩”,这些赛鸽运动中习惯性动作却很难在这些肉鸽式养殖场得以实现。不敢说其没有好鸽子,但请你考虑一下,你是否就能那么幸运呢?

三条谨慎原则后,我们会发现我们所考虑引种的鸽主是这种模式:数量不多(饲养及参赛),一条血系(“少雄多雌”模式下的必然结果就是一到二条血系),成绩却在竞争激烈的平台中斐然。引种成功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配的问题,由于种鸽配对是一个比较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所以留在下一章节,着重介绍下种鸽如何配的问题。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