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养鸽六十年经验总结:优胜劣败适者生存

时间:2014-10-11 23:02:13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博弈鸽苑       阅读次数:
养鸽六十年经验总结:优胜劣败适者生存

  优胜劣败 适者生存

一、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

在数十年漫长的养鸽生涯里,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要想作为一个成功的养鸽者,的确是越来越不容易。除了让你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者居上”的感觉之外,养鸽、竞翔、医疗、品评、鉴别、认识,以及配对作出等等五花八门的工作,若非强棒出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追求新观念、新方法、新知识的话,那不久的将来你将必会感到越来越落伍,甚至于要被淘汰出局。

所谓优胜劣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吧!因此,笔者始终认为养鸽乃是一门高深的大学问,越养越会让你发现自己所学的不足,就如古语所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胆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觉。我还认为养鸽者不要怕自己的资历浅、经验少,只怕你不肯学习又固步自封。实在说,在这日新月异、科技猛进的时代,如果你还停留在“老方法”、“老秘方”、“老偏方”的阶段里,不肯打开你的心扉细心地去观察和接受那些新观念、新知识、新理论,相信你很快就会被淘汰掉的。

首先我们要懂得一些有关于信鸽的医疗知识,有一句古话称:“要想养鸽,须先学习医治鸽病。”另外还要有如何去选择种鸽的能力,因为种鸽是你一个鸽棚成功的重要基础。还要有选手鸽好坏优劣的鉴别,各种鸽系特征的认识等知识,作为我们选种、配对、作出及竞翔的重要参考。否则就有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境界。

此外,哪一鸽系交配哪一种鸽系,比较适合当地季节、气候。比如,哪一种类型的鸽体才适合于顺风或逆风的飞行,哪一种才适合于酷热无风的天气飞行,哪一种才适合于烟雾迷漫的气候飞行,哪一类型才适合高山峻岭。哪一种是速度型、好天气牛车型(即慢吞吞的),哪一种是恶劣天气的伯马型,哪一种类型才是早熟或晚熟等等。尤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天气,可谓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所以选择种鸽时就要针对这些条件,列入考虑选择。

以笔者来说实在感到惭愧又惶恐,信鸽养了超过半世纪以上(明年将迈入第六十年),如今还无法把它融会贯通,彻底领悟出其中的道理。其理由相当简单,因为信鸽虽然是一种温驯而又合群的动物,但其脑筋也非常的聪明又有灵性,可是它们所说的话我们养鸽者也无法辨知、听懂或了解。同时我们养鸽者亦无法以各种考试方式、智力测验等方式来了解它们智慧的高低、聪明的程度,只能用最基本的尝试错误或加以训练方法,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训练,以加强和增进它们的记忆力,或以配对等其它方法来激发它们的归巢欲或速度。曾经有一位前辈说过这么一句话:“信鸽的外表条件,如骨骼、体型、翅膀等等,只要是养鸽者的话,相信无论男女老少,什么人来看,好坏多少都懂得一点儿,但只有信鸽头脑里面的好坏,让我们养鸽者无法窥知。”

赛鸽的三要素:“种、养、训”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要三方面相辅相成,但其中应以“种”为先。正如同盖房子一样,其地基一定要扎实,这样盖起来的房子以后才能保证比较稳固。我们养鸽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能先引进优良品种的信鸽当种鸽,这样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引种,先明白自己所需

不过目前鸽商林立,可说卖鸽者比买鸽者还多。而且很多老外也纷纷来国内举行拍卖会,已让我们鸽友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最近鸽界更流行一阵“名鸽拍卖风”,来自世界(尤其是比利时及荷兰)各地的鸽子,纷纷涌进了我国这个现今养鸽人口最多的地区。当然这是许多无法出国,或是空不出时间的爱鸽养鸽人之福,也让许多的鸽友有机会见识和欣赏到拍卖的名鸽,了解一下与本身所饲养的品系有何不同。不过依笔者的经验应向信誉良好的养鸽者处引进,才是正确的途径。因为有很多广告说得天花乱坠或言过其实。

老外所培育出来的的确有很多好鸽。不过赛鸽与环境、地域都有关联,再经过鸽商的炒作,所以也就热闹滚滚。我的几位欧洲鸽友(因笔者担任鸽会的重要干部,经常和国外鸽友有交流活动,所以与很多欧美鸽友都有深厚密切的谊情,才能有这方面的信息)就说,我们国内很多鸽商到欧洲购买鸽子时,指定要购买价位最便宜的鸽子,因为反正都是外来鸽,究竟是好或是坏,我们国内鸽友们根本无法获悉,所以如一味跟从,将会得不偿失。而且血统与赛绩我们也无从考查,更难以洞悉。须知血统表是出自人所写的,所以假冒的也不少。记录繁多,而且也牵涉到比赛当天的气候、风向和地理条件有关,甚至有很多的记录是夸大其词,甚至是伪造的。而且真正的好鸽,老外对于进门求购都几乎供不应求了,哪还有多少可来国内举行拍卖呢?

至于外观条件则见仁见智,最重要原则应该是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明白自己所需才进而求取种鸽,所以观念一定要正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否则如果是观念有所偏差的话,所获得的效果当然就会大打折扣,不但无法收到良好的结果,反先受其害。对于此问题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不妨请上网参阅我的老弟,现住成都的高王宏先生所撰写发表在中国信鸽信息网上的大作《国人当自强》及《停留在瞎蒙阶段必败》两文,里面他有更深入的分析。

三、追求好鸽,鸽人的共同喜好

但是平心而论,俗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优秀的鸽系及种鸽,或是选手鸽群,并不是轻易可以创立、得来的,必须深深下一番工夫及努力,尤其对于“种鸽”的选定及培养,也是刻不容缓,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而且这也是可遇不可求。

请记住:“有好血统永远是有机会,有赛绩不一定永远有机会。”同时“名血出铭鸽,但铭鸽就不一定出名血”是同样的道理。

同时,不论何种事物,追求美好,这是每一个人的共同喜好。但就种鸽的论点上来说,外观的美好漂亮,并不代表其育种能力的优良,尤其是经过近亲血系交配后所留种的,外观体态或许不能尽如人意,但也不代表其下代将如何。终究还是要靠作出,让其有一展才能的空间,才能够论断其是否合乎所求。“漂亮美丽”常是关在笼中自赏的,也是许多鸽友心中的痛,“放也不行,杀也不甘”,花了大把的钞票,买回的是实用型的还是观赏型的,也只有冷暖自知,旁人无法加以评论。而且“漂亮也不等于好”这一观念一定要记得,才不会吃亏。因为要育出一羽漂亮的鸽子是很容易的事,而想要育出一羽优秀的鸽子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所以我们选鸽时要选择其遗传基因稳定,最好连续数代鸽神貌相似的为佳。笔者在刚开始养鸽时也曾经吃过这种闷亏,有的甚至还说卖给你的信鸽所育出来的后代鸽保证能得奖,这话你会相信吗?试想如果真如其所言,所育出来的后代鸽保证能获奖,那他为何不自己留下育出子代鸽参赛呢?所以建议各位引种时要特别注意,应向信誉良好的鸽友处引进才是正确的做法。同时也要在此多提醒想要引进种鸽的鸽友们多探听、多了解,即所谓“停、听、看”,若是本身没有优良的“品系鸽”,那首选应是本地已飞出不错翔绩的鸽系,这是快捷方法。

当然并非外来鸽系不好,而是适应性和本地不同的赛制等问题有关。若自认“功力”不错,可挑得适合自己所用的鸽系,那是最好不过了。若无任何的把握,还是先由血统、家族成绩作参考,再下定论,有更多的了解和知识拿来当武器也才能得心应手,要“打拼”也才能有足够的能力。记得不要奢望每羽鸽子都是万能的,也不要存有这种心态来选鸽,好天会快、坏天气也会回来的所谓万能鸽子,可能是万分之几而已。选购前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要它能合乎你的期望,那也就可以了。

记着,遗传是千变万化,只要能正确了解手中的鸽种是一个适合何种气候下的“那一滴血”,将其物尽其用,那是最佳的法则,也是成功的最佳快捷方式。

四、虚心请教和赛鸽“运气”

虚心地向一些前辈请教,相信前辈们也很喜欢将他们的宝贵经验传授给新进养鸽者。当然这些前辈的经验不一定是很管用,所以我们听了之后要加以筛选,留其精华,是相当有用处的。所谓经验是可以分享及传承的,任何事情都是要有经验的累积,相信这是不争和不可否认的事实吧!说实话饲养信鸽要想成功,实际没有什么秘诀存在,最快的方法就是如上所述“不耻下问”,取别人之长补以自己之短,饲养信鸽也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还有些鸽友认为赛鸽也要有“运气”,这的确是事实,不过其所占的比率相当低。因为信鸽在飞翔途中常常要躲过人们的袭击和网鸽,同时也要防患鹫鹰的追击。但只要我们把鸽子养得健壮,它们就会飞得高一些,自然而然能躲开这些灾祸。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句话应该可以作为从事赛鸽活动的鸽友们的座右铭。

最后再奉劝各位,参加比赛,依有经验和聪明的好手的谏言:“总是不遗余力地,努力地去寻找优良鸽种,和提高饲养技巧”。而愚蠢和自以为是的鸽友,才会到处施展“鸽眼”理论及“以貌取鸽”。

以上所提到的虽然是一些拉拉杂杂的话,不过是笔者的肺腑之言,与各位鸽友们共勉之,如有欠妥之处,也请各位不吝给予指教。谢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