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调整赛鸽高峰的两个必然阶段

时间:2014-11-11 20:37:56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玖伍鸽业       阅读次数:
调整赛鸽高峰的两个必然阶段

  假如一羽具备某种能力的鸽子,如果是在你的训练手段上失去了它原有的本能,那么这个错误应该算是谁的呢?因此,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和了解一些鸽子的自然情况,就显得极其重要。你做到了你应该做的,你做到了你应该掌握的,鸽子的成绩依然上不来,那么,你就知道了不是你的原因,是鸽子的自身原因了。鸽子虽然有品系的区别,也有个体的差异;短距离的品种、长距离的品种、耐力型的、爆发型的;在我们的掌握下,要使其在任何情况下的比赛上发挥出它的最大极限,那就需要我们充分掌握每羽选手鸽的个性,加以个别的特殊的训练,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因此,要想把一羽赛鸽具备获奖的赛鸽充分发挥,我们必须需要掌握一些训练的方法以及一些恢复的规律。

鸽子在自然的训练、自然的恢复情况下和特殊的训练以及特殊的恢复情况下,发挥的结果是孑然不同的。鸽子在你每天安排的训练计划中的完成表现,也是它日后获得成绩的证明。一般,一羽正常的赛鸽,在正常的家飞训练和比赛前的短距离训练中,完成的训练强度以及恢复的手段,是有限度和规律的;要么怎么能有短距离、中距离和长距离的区别呢?这个由短距离到中距离以及长距离的体能恢复和能力的提高,就是你对其训练和恢复安排的结果;你安排的训练强度不够,恢复的手段不科学,那么最后的结果当然不同。完成300公里的飞翔后,再去迎接500公里或600公里甚至于1000公里,这是由短距离到中长距离的转换过程,也是对鸽子体能极限的挑战,在挑战体能极限的时候,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是我们安排给鸽子的;怎么安排鸽子做好这个准备,就是每个鸽友对自己鸽子的认识和掌握;转换好了继续获得优异成绩,转换不好、方法掌握和运用不当,别说成绩,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这是我们自己的责任造成的,绝非鸽子无能。

参加过比赛的鸽友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你的鸽子顺利的完成了300公里前的一切训练计划后,在300公里的比赛上可能还会有一定的成绩表现,但到500公里以及500公里以上的600公里或700公里的比赛上,就显得力不从心,总是被其它鸽友的鸽子甩到后面,你还以为是你的鸽子品种不行,你检讨过你自己的问题吗?

鸽子是不会用语言和你沟通的,它在完成300公里或500公里的比赛后,在进入下一个比赛的时候,它的体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要靠你的观察来掌握的;它行和不行你都得送它上笼去参赛,其结果当然就不一样;越是前一站表现好的鸽子,它的体能消耗的程度就越大;因为,它具备的归巢欲望比其它强,它的速度自然就比其它快,它所付出的能量自然就比其它多;你如果认为它比其它快,体格好而忽视了对它的恢复,那么,它在下一站的表现自然就会下降;因为它在出赛的时候还在处于体能的恢复阶段,它哪来的多余能量来完成这次的飞翔任务啊!并且也在这次的比赛上,不但会消耗掉了刚刚恢复的体能,还会把它本身的维持正常生存的能量消耗待尽;因为它在强烈的归巢欲望驱使下,还要回到它的可爱的家,所以他会拼出性命的往家飞;它不知道它是在比赛,它只是在完成它的本能的使命----归巢;如果你发现你的一羽迟归鸽,在完成一相比赛任务后,体制消瘦,那么,你就要好好检讨你自己吧。排除它自身的条件(鸽子是运动员,所以需要具备运动员的天生条件;骨骼结构、膀条形状等不合格的因素外),只能是我们这个教练的原因了。

在赛鸽比赛中,我们常会遇到赛鸽会有一站快,一站慢的成绩现象,大部分鸽友认为这是鸽子的自然现象,今天我告诉你,你说对了;但这个现象是赛鸽自身的一种自然恢复现象造成的;有这样现象的出现有两点可以证明,一是证明这个鸽子具备快速鸽子的天生条件,二是证明它是在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出赛的;所以从这个结果上看,恢复是多么的重要。具有快速恢复能力的现象叫超恢复,这个具备超恢复的本能是个别的现象;在完成一次5小时以上的飞行任务后,鸽子的自然恢复时间最少需要两周,这就是我们在公棚的成绩上很少看见预赛快而决赛依然快的鸽子了。这是因为,在公棚参赛的鸽子,不可能单独的为哪羽迟归鸽给予特殊的恢复的,这就是集体和个体的区别;除非两种天气(预赛天不难,决赛天还顺)或此鸽具备超恢复的能力(只有个别鸽子具备)或人为帮助恢复才有的结果。

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公棚的鸽子只能任命靠自然了,但家里的比赛我们就可以自由的掌握了。我们在完成一项训练任务后,需要仔细观察鸽子归巢后的表现,特别是一次艰难的训练;总体的、个体的都需要观察,这是考核一个教练是否合格的一项标准;假如发现一羽个别的鸽子,它比其它鸽子更显疲劳,那么你就要给它特殊的恢复时间和营养补给;假如你还是让它和其它鸽子一样,那么,它只有疲劳积累,最后达到疲劳过度。

目前,国内正常的比赛制度,都是每周一赛,而这每周一赛,正常归巢的鸽子,在家里只有六天时间给你准备下一站的比赛,这六天的时间你怎么充分利用?这六天时间鸽子会经过几个阶段?怎样才能让鸽子从一次的比赛到另一个比赛(多关赛),都能达到出赛时是最佳状态?怎样改变鸽子的正常恢复期的规律?

在长期的比赛中,通过对鸽子比赛的观察,结果的总结,对鸽子的恢复过程,体能上总结出两个阶段:一是"养精蓄锐"阶段;二是"再造高峰"阶段。状态上有两个阶段:一是高峰阶段;二是低谷阶段。(见图)

自然的时候,鸽子在每个"阶段"都需要几个过程才能度过这个"阶段",这是必需的,每个过程都不能省略,而每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根据个体的不同,完成的时间也不同;如果靠鸽子的自然完成这些"阶段",那么,很难在下一个比赛日达到理想的期望;所以,我们怎么充分的利用这短短的六天时间,让鸽子顺利的完成正常的几个过程呢?这就靠我们怎么安排鸽子快速的走完这几个过程。达到统一的恢复,个别的调整,统筹的安排,具体的实施,才能理想的实现。

六天时间,顺利完成体能上的两个阶段;状态上的两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需要固定的时间来完成;每个阶段、不同时期、固定时间怎么掌握?是个关键的问题。
体能上的两个阶段

一、"养精蓄锐"阶段,分三个时期:1、兴奋期;2、疾病潜伏期;3、疲劳显象期。

二、"再造高峰"阶段,分三个时期:1、疲劳恢复期;2、营养滋补期;3、能量储存期。

对应的状态上也有两个阶段

一、高峰阶段,经过:营养滋补期、能量储存期、竞技状态高峰期、兴奋期和疾病潜伏期。

二、低谷阶段,经过:疾病潜伏期、疲劳显象期、疲劳恢复期、营养滋补期。

这只是一个模拟式,理想的鸽子体能状态调整图,能否达到理想状态,得靠我们的掌握和实施;它能帮助我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调整方法。每个阶段、每个时期、每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扣不上,哪个环节扣不好,结果肯定不一样。

在比赛的过程中,有时我们会发现,在某一站的比赛当天鸽子归巢后,第二天早上开始正常家飞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鸽子仍然家飞疯狂,走势良好,兴奋的不得了,还到处炫耀,看我的鸽子,第二天放出去还"嗷嗷"飞;可到了第三天、第四天甚至第五天、第六天鸽子马上到交鸽上笼的时间了,无论我们用什么方法撵鸽子家飞,鸽子就是不飞了,甚至还出现乱落的现象,气的够戗,狠不得抓住鸽子摔死,埋怨鸽子不听话;实际这是我们的错误造成的;我们就是没有掌握鸽子的这几个时期,没有控制好鸽子的时期顺序;这个现象是鸽子的兴奋期和低谷期转换失误的表现,疲劳充分显象的结果;你想鸽子能爱飞吗?试想,你刚完成1000米的激烈运动后,初始你还没有什么感觉,三天后你恐怕抬腿走路都困难,再让你跑,那是什么结果?你自己体会一下就知道了。

还有,鸽子归巢后的第二天,你发现鸽子的粪便很正常,忽视了或根本就没想给鸽子做次预防;到了第三天或是第四天,你就会发现个别鸽子的粪便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了,这个时期鸽子马上面临上笼了,你会急的不知所措。这就是疾病潜伏后的爆发。

这些都是影响鸽子下一站比赛成绩的因素,所以要想获得综合赛的好成绩,使鸽子得到正常的发挥,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应该清楚了吧。(待序:调整体能高峰的具体实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