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幼鸽多关赛归巢鸽的调理

时间:2014-12-24 11:52:10    来源:    发表者: 恒远鸽舍       阅读次数:
幼鸽多关赛归巢鸽的调理

  鸽多关赛,虽说在全国各地还不是很普遍,但在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以及一些公棚赛中还是很盛行的。其中以台湾最盛,也最为普遍。笔者所处的地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福州市,这里所实行的赛制也基本上是属于多关赛的。为什么说基本上是多关赛呢?因为较之台湾的多关赛而言,福州的多关赛还是搞得不彻底的。台湾的多关赛是每关都计成绩,最后算出综合成绩。而我们这里的多关赛却是以第五关的决赛关来分出名次的。就这一点来看,又有一点类似北方的单关赛。但又有所不同:前四关都必须要跟鸽会训放,如有一关不参加者即以失格论。各关相隔一周,空距翻倍递增。如决赛是600KM的,第一关是60KM,第二关是120KM,第三关是240KM,第四关是480KM,最后是决赛600KM。福州目前比赛空距以600KM和700KM为主。500KM以下和700KM以上空距的比赛较少进行。因为这里的鸽友认为500KM以下的比赛太容易了,当天归巢率太高,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报满,这样缺少刺激性,不够过瘾;而700KM以上的比赛,因福建是处于山区地带,不但当天难见鸽,而且归巢率也偏低。如2006年秋季的三会联赛,入关时集鸽数约为13000羽,经四关的训放(淘汰),进入决赛的羽数为5000多羽,结果是司放当天不见鸽,最后仅归巢几百羽,大概是连5000多羽的零头还没有吧。700KM的比赛尚且如此,何况是700KM以上呢?所以我们这里的鸽友对于700KM以上的比赛都存有畏惧的情绪,或说不感兴趣。

    以上对本地的赛制作个粗略的介绍,以便于下面结合本地的赛制谈一谈幼鸽多关赛的调理问题。
    第一口水和最后一餐
    一、第一口水
    
    赛鸽归巢后第一口是给水还是就喂饲料呢?这个问题对于有一定养鸽经历的鸽友可能不是个问题。因为绝大多数鸽友都知道,当赛鸽私训或公训归来后第一口是不能让鸽子就吃饲料的,那怕是小麦、燕麦、糙米一类的精饲料也不可急于饲喂。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人会处理不清楚。一种是新上路的鸽友,因为还搞不懂马上投以饲料的危害性,所以走出第一步错棋。另一种是心太软的鸽友,这部分人可能与鸽子打交道也有时日了,也分明懂得其中原理,但看到那一群从远道历经千辛万苦归来的爱鸽围着他的脚跟团团转时,心就软了,所以也走出错误的第一着棋。既然不能喂食,那只能是先喂水了。
    在这个个问题上,我发现又有三种做法:

    一种人认为只给清水。有一次我与一位高手(在鸽界可称得上高手,自然是其鸽子很争气,为其得奖多多,一屋子都是奖杯和奖状了)交流这一问题时,他说,鸽子外训归来后,我都是只让它们喝清水的。我听后有些茫然,心想很多鸽友都说要先喂含有电解质的水,他是不是连这一点众所周知的小问题都搞神秘呢?后来静心一想,这或许也有可能的。因为很多事情说话人的背景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的。假如说,他的鸽子平时训练有素,加上外训的路程又不是很远的话,只供给清水也是未尝不可的。

    另一种人是主张在清水中要加以整肠一类的药物,因为大凡鸽子外训归来后都会出现拉水便、绿便一类的问题,所以认为有此必要。但我以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而没有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东东。因为这时出现上述拉水便、绿便的问题,并不是因为鸽子患了某种疾病而引起的,而引起的原因则主要是应激的反映。就是说是因为外训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开头一二次外训)、笼中的挤撞和打斗、空中飞行时急切归巢而产生的剧烈的运动等原因而引起的,所以此时让其先饮电解质水才是恰到好处的。原理是电解质水,能起到调节平衡、化解应激反映的作用。赛鸽归巢后,第一口先饮电解质水,这可能已成为绝大多数鸽友的共识。

    不过近来,我在网上还看到有人主张要过15分钟后再让鸽子饮用电解质水。开始我看到这一做法时,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但细想又觉得此举是否过于谨慎呢?因为很多鸽友的鸽子家飞一小时或一小时以上,也没有说让鸽子再休息什么十几分钟后再投食的,而是马上吹起哨子让鸽子进笼马上喂食,此时鸽子或许吃得还是含有很多粗饲料的饲料,过后也没出现问题。而赛鸽外训归巢后,饮用的还只是水,只是含有电解质的水,又何妨呢?
    二、最后一餐

    这里所说的最后一餐,是指各关上笼前给鸽子的喂食。我觉得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

    其一,喂什么饲料?喂多少量、何时喂?

    个人主张要喂以易消化的饲料,如稻谷、小麦、燕麦、糙米一类;不可心太软让其吃得过饱,大约让其吃到三四分即可;何时喂?这要看放的空距有多远,以正真上笼车子开动后,鸽子腹内所剩只有二三分食物为宜,总之在这个问题上也一样不可心软,而要宁其饿勿让其饱。正如鸽谚所说:饿能飞,饱难归。饿了顶多是多消耗一些体力,只要有那一滴血就能飞回;而吃得过饱了则有可能会断送其性命的,孰重孰轻?现在台湾流行的做法是各关上笼前不喂食,只喂水,目的是让选手鸽第二天一早开笼后,能身如轻燕快速归巢为其主人夺得名次,其理由也是来自“饿能飞,饱难归”的。

    台湾的多关赛,各关都记成绩分名次,同时还要求各关要在规定的分速内归巢才不致于失格。所以其做法更狠一点也是不无道理的。但是,由于本地搞得只是类似的多关赛,即各关不计成绩,也没有分速上的规定,只要能赶得上下一关的训放都可以(一般是在一周内)。所以,个人认为也不一定要生搬硬套台湾的那一套做法。

    二是各关的喂料、喂量、喂时是不是要有所区别?

    就本地的赛制而言,个人以为前四关喂食的品种、所喂的量以及喂食的时间,大致上可以不要有很大的变动。而在决赛关即最后一关如何喂是个值得讲究的问题。首先要指出本地虽说决赛一般都只在600——700KM。这样的空距在北方平原地区一般是第二天即可开笼,而在天气良好的状况下,司放当天便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报满。而在本地的决赛关一般是集鸽后的第三天上午才能开笼,尤其是700KM的决赛。所以我们这里的鸽友都说福州的700KM的比赛相当于北方的千公里赛,我觉得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无论从飞行的难度,还是开笼的时间以及当天归巢率来看都与北方的千公里赛极为相似。所以决赛关的最后一餐的喂法是可以参照北方的千公里赛和国外隔日赛的成功经验的。考虑到路途的遥远,加上隔日才能开笼,这一关是可以让爱鸽畅开肚皮吃个痛快,而且也不仅仅用清除饲料,亦可加上玉米一类的粗饲料,还有花生或白花子等脂肪类的饲料。因为这时你的爱鸽已经过四关累计约一千公里跟鸽会群体飞行的经历了,也经历了几次在笼内挤撞打斗等磨练,再加上10到15次私训,那么更可大胆做此动作了。当然,如是一般的工薪鸽友没有太多时间私训的,我看还是要保守一点为好。即采取折衷的办法,仍是喂清除饲料,但可喂至七八分饱,当然水则是可让其自由饮用了。如有“无敌丸”一类的保健品亦可塞上几粒送其踏上征程。
    消化系统的调理
    在给关赛归巢鸽喂了第一口的电解质的水后,还要间隔一定的时间再投以少量的清除饲料,本人一般是用红土谷、糙米、燕麦或小麦。至于间隔多长时间,这也是要根据训放的空距远近而定的。原则上是越远间隔的时间越长,而不是相反。在此时鸽友的心一定不可太软,切不可被爱鸽乞求的眼光所欺骗,而过快喂食或喂食过量。笔者就曾因心太软,上过鸽子好多次当,结果带来诸多麻烦。最常见的是引起鸽嗉嚷炎。要知道多关赛的鸽子,一旦得了病,轻者难以得名次;重者反而害了卿卿性命。鸽子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息后,第二天便要进一步进行消化系统的调理。本人的做法是在饮水中加入活性菌一类的微生物药品,给归巢鸽作消化系统的调理。使用活性菌要注意,如用自来水,一定要放置24小时以上。大家都知道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而漂白粉,则是由一种气体元素——氯气制成的。而氯气具有杀菌作用的。所以自来水不经过24小时以上让氯气自然蒸发掉,那么我们在自来水中放入的有益的活菌就会被氯气先杀掉,而所剩下的依然是清水一壶。这样的话,我们就达不到利用有益菌杀灭有害菌的目的。调理赛鸽消化系统的药物如今多如牛毛,各人喜好不同所用药物也不同,不必拘于一端。但本人以为运用较为先进的微生物药品是颇为上算的。因为这一类药品较之抗菌素药品而言,最大的好处是副作用少。用药之后也不要再用什么“肝精”一类的排毒化毒保健品,既省钱,又不浪费时间。省钱倒是小事,在多关赛的调理过程中能赢得时间则是最宝贵的。因为下面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呼吸系统的调理
    对于关赛归巢鸽的呼吸系统的调理,过去我一直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原因之一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归巢鸽的消化系统问题所困挠;而原因之二是鸽子的呼吸系统的问题不易被察觉。因为它不像消化系统出问题来得直观,有积食厌食、拉水便绿便等明显的症状。直至最近向海上一位赛鸽高手讨教后,对这个问题才茅塞顿开。当时我说,最近我在考虑是不是每关归巢鸽都要进行一次呼吸道的清理。对方即刻回答说,这是不用考虑的。一语拨开一团雾,我豁然开朗:这问题提得实在有点嫩。鸽子在空气中飞,而空气中自然有灰尘一样的杂物,加上又是远程急剧的、有时是超负荷的飞行,其呼吸系统必然会引起感染。这是明摆着要做的事,所以说是不用考虑的。接下来是用哪一类的清理呼吸道的药,用多少量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位鸽友也是各显神通的。个人认为,以用中药为主,以西药为辅。如鸽子能在正常的飞行时间内归巢的话,那么只须用中药类的清理呼吸道的药物。而对于非正常时间内归巢的鸽子,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仍然可用中药类的清理呼吸道药物进行慢调。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只好用西药类的,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其呼吸系统中的垃圾。至于用几天药,一般说来对于在正常时间内归巢的,只需用上两天;如是非正常时间归巢的,则要酌情增加用量用时。
    饲料和保健品的供给
    在进行消化和呼吸系统的调理时,其实就已开始投以各种饲料了。如上所说,赛鸽归巢的第二或第三天,如大便已成型,精神状态也得以恢复,那么便可恢复正常的投料。但此时,仍要注意所投饲料的量和品种尚宜有个渐进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有15只鸽子参赛,平时早餐供食三分之一杯清除饲料,晚上供食一杯综合饲料。那么开始正常供料时,还要适当减少一些,要逐渐加量,不可看到鸽子呈现出很有食欲的神态就放松了警惕性,而不加节制地任其吃饱食足。这样的话有可能会前功尽弃,又一次上了鸽子的当,而使个别肠胃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鸽子又患上嗉嚷炎一类的疾病。虽然,这只是个别的现象,但会在这不经意中而又波及全棚。这样细微之处是不是也要有所顾及呢?所谓养功的粗细在此亦可见一斑。因为目前大陆绝大多数鸽友还不能达到像台湾鸽友那样:一只鸽子一个巢,平时喂食是每只鸽都是开“小灶”的。何况尚有不少工薪鸽友鸽舍平方有限,种赛鸽无法分棚饲养,或是不同赛季鸽龄不一的鸽子无法分棚饲养。这种由少变多,相互影响的问题是有必要值得考虑的。

    赛鸽的消化系统的调理和饲料的供给是相互相成。饲料供给的合理,实际上也是在进行消化系统的调理,而用药物调理只不过是加快进程而已,这是多关赛一个重要的特征——要让归巢鸽尽快恢复,尽快适应下一关的增倍空距的不可落下的训放或比赛。所以用药的问题,对于参加多关赛的鸽友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成为多关赛养功的重中之重。大约经过三四天,快者一二天,归巢鸽如能在各方面都恢复正常后便可按正常供量或加大供量。至于关赛期间的饲料的配比,原则上是蛋白质类要逐渐下降,碳水化合物类要逐渐加多,而脂肪类则是根据比赛难度作适当的调整。请注意这里措词中的两个“逐渐”和一个“适当”。而只提一个原则,这是因为关于饲料的配比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专题,同时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非三言两可以述尽述备的。我想如能将上述问题的各个细节都处理到位,是不是要再添加保健类药品已是无关紧要的了。当然有条件的或说还不放心的话,适量用些保健药品也是有益无害的。切记进补务必在归巢鸽恢复正常情况下进行,不可求成心切,否则“虚不经补”,适得其反。
    让鸽子休息和再度私训
    对于关赛归来的鸽子,休息是最为重要的调理。休息能使细胞的代谢活动得以正常运作,关赛归来的鸽子如未能获得充分的休养,将使因剧烈运动已失调的消化和排泄系统进一步加重,紧接下来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致免疫系统也相继失调,病魔便会趁虚而入。一般说来,关赛期间赛鸽要是得了病,很难在短期内得以完全痊愈,拖着病后的躯体参加下关的训放或比赛,要想进名次,几乎是不可能的,能顺利归巢就是一种侥幸了。所以,有人曾在网上撰文提出,对于关赛归来的要休息,休息,休息。

    但我见到我周围的鸽友大多数不是持这样的看法的。他们总认为要多训狠训,尤其是大户,因其参赛的羽数多(一般是大几十或上百,而一般的工薪鸽友都只在十几二十只左右),加上有时间,又有私车,所以他们参加完鸽会的训放后,又会另外加“小灶”外出私训。而工薪鸽友对此只能自叹弗如,但有不少人不甘落后的,就只好加大家飞的力度。如用驱赶的办法强制家飞。在跟鸽会训放归来后,以大户为主的外私者,一般是在鸽子只经过二到三天的调理后,就又让鸽子上路。以跟鸽会训完第一关(60KM)后居多,这时的私训的空距一般是在100—60之间。因为每关相隔只有六七天时间,所以他们都是见缝插针、紧锣密鼓地训。有人会一天训两趟,也有人隔天一趟。此外,再度进行私训的时间,一般是在第四关(预赛关)归来后,因为这时离决赛的时间有十天,所以又有人见缝插针、紧锣密鼓地训。这时训的空距不等,有人只在近距离(60KM以下)多训,而有大胆心急者,则是训至500KM以上,即比第四关的空距远,但又比决赛(600或700KM)近一些的空距训上一次。
    对于上述在关赛之间的再度训练,本人持怀疑态度。其中在关赛归来后仍用强制家飞的手法,最不敢恭维。而对于再度外训问题,也要慎重实施。其实,就本地的赛制而言,只要踏踏实实做好各关归巢鸽的各项调理,即便不再另加“小灶”,徒费时间和精力,去做吃力不讨好的再度外训,只要你的鸽种有那一滴血,也未必就会输人一筹。因为每关空距倍增的鸽会训放,本身就是强度和难度很大的训练了。这一点对于工薪鸽友来说,尤其要冷静、理智对待。万万不可在这一点跟大户做攀比。如果最后的结果是败下阵来,要总结原因的话,我看未必就是输在没有像大户那样狠训狂训上。而关键是你的鸽子那一滴血不如人家或在其它细节上没有处理妥善。反之,大户的胜出也未必就仅仅是在狠训狂训这一点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