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收藏文章

赛鸽的日常管理及调养方法

时间:2015-02-04 14:35:34    来源:    发表者: 昆明逍遥鸽舍       阅读次数:
赛鸽的日常管理及调养方法

  一 、种鸽调养期

  种鸽在没有配对产蛋前,雌雄应分棚饲养。如借用别人的种鸽,至少应提前两个月入棚,熟悉环境(尤其母鸽)。饲料以清淡为主,避免提前发情、过胖。影响日后配对高峰。
  种鸽饲料:
玉米 (小粒) 6 青 豌 豆 1
小 麦 6 黑 豌 豆 2
大 麦 10 黄 豆 1
高 梁 4 绿 豆 1
稻 谷 12 白 花 籽 1
糙 米 2 麻 子 1
共47台斤

A 每年在春季育雏和秋季育雏前,需实施体内驱虫。即蛔虫、节虫、毛细线虫、盲肠虫及开嘴虫等。
措施:《必克虫》每羽一粒。隔天《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2~3天。

B 每月需定时实施球虫、毛滴虫的驱除工作。
措施:《球王精》预防,每支泡水2000 cc 供饮2~3天。
治疗,每支泡水1500 cc 供饮2~3天。
隔天保健,《神液》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
隔2~3天《滴虫灵》每包泡水1000 cc供饮2天。

  C 每月需定时实施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措施:《克痢达》预防,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治疗,每包泡水1500 cc 供饮1天。

D 每月需定时实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措施:《喉益强》预防,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治疗,每包泡水1500 cc 供饮1天。

E 每三天固定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在换羽期。
措施:《宜而壮》种鸽专用品,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F 每周固定二天日常保健。
 措施:《神液》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
 《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1天。

  二、种鸽配对前一个月

  为提高种鸽受精率、孵化率及蛋壳品质,需在种鸽配对前一个月开始准备,充分提供种鸽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提升和保持种鸽高峰。

  种鸽饲料(配对前1~2个月):

玉米(小粒) 10 青 豌 豆  2
小 麦 3 黑 豌 豆 3
大 麦 4 黄 豆 2
高 梁 5 绿 豆 1
稻 谷 4 白 花 籽 3
糙 米 6 麻 籽 2

  共45台斤

  A 每三天固定调养一次。
  措施:《宜而壮》种鸽专用品,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三、种鸽配对期

  配对第一天需特别做好大肠杆菌及沙门氏杆菌的防治,防止日后种鸽通过鸽蛋传染给仔鸽,如仔鸽持续下痢、肠炎等,皆因种鸽本身带菌及并发其它疾病所引起。

  如果种鸽发生水便、绿便、禁便或捉鸽时其粪便快速排出,且粪便恶臭,这就是说种鸽已感染了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或二者一起发生,此时鸽友需尽快处理治疗。

  措施:《克痢达》预防,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治疗,每包泡水1000 cc 供饮1天。
  A 注意巢箱、窝垫的清洁卫生。
  B 防止抢巢打架,消耗体力和受伤。
  C 保证棚内空间,使种鸽交配不受影响。

  四、种鸽产蛋、孵化期
  
  种鸽从配对成功至产蛋约需七天,在这七天内需持续加强补充微生素及矿物质,以提供鸽卵发育所需的营养及提高蛋壳品质。

  措施:《宜而壮》每三天一次,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神液》每周一次,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2天。

  鸽蛋的孵化约需18天,这时种鸽生活空间变得狭窄,体温升高,易造成紧迫,应激反应大,容易禁排粪便而发生疾病。

  A 孵化9~10天时,做消化道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及呼吸道疾病(如微浆菌、气管炎、鼻炎)的防治。
  措施:《克痢达》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喉宜强》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B 在18天的孵化期内,每周固定提供预防保健用品。
  措施:《神液》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
《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1天。

  C 做好幼鸽的血统和出生登记。

  D 提供充足的盐土,并保持干净清洁新鲜。

  E 对发育不良和有其它缺陷的幼鸽及时淘汰。

  五、育雏期

  出壳后8天内,由于亲鸽会喂给雏鸽鸽乳,向雏鸽提供足够的营养,因此这8天内不需对雏鸽采取任何措施,但对亲鸽的营养要持续供给。

 育雏期饲料:
玉米(小粒) 2 青 豌 豆 3
小 麦 1 黑 豌 豆 5
大 麦 1 黄 豆 3
高 梁 5 绿 豆 1
稻 谷 0 白 花 籽 6
糙 米 8 麻 籽 4
共39台斤

A 雏鸽长至第9天后,就需做消化道疾病的防治及开始提高营养补品。
  措施:《克痢达》每包泡水2000 cc 雏鸽每羽灌饮15 cc 亲鸽自由饮用1天。
隔天《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2天。

B 雏鸽长至第9天后,每2天补充(填喂)1粒《宜而壮》,1粒《腹益菌》。

  C 雏鸽长至第20天后,可实施巴拉米哥病毒疫苗的预防接种。

  六、出巢期

 因幼鸽出巢后换了新的环境,造成紧迫,除了引导其吃食、喝水、洗澡、亲和外,还要加强出入棚的训练管理。

  出巢期饲料:
玉米(小粒) 6 青 豌 豆 1
小 麦 2 黑 豌 豆 3
大 麦 4 黄 豆 1
高 梁 4 绿 豆 0.5
稻 谷 7 白 花 籽 1
糙 米 3 麻 籽 1
共33.5台斤

  A 出巢后第1天不给饲料,只补充电解质及营养液。
   措施:《神液》每支15 cc 泡水2000 cc供饮3天。

  B 第2天不限制食水。同时可实施鸽痘疫苗的预防接种。接种后1周内,勿让鸽水浴,避免感染发炎。

  C 第3天以后按正常情况提供食水。

  D 第7天后预防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
   措施:《克痢达》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喉宜强》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撑归头:(台湾俗语)即幼鸽出巢初期采食时,应尽量把嗉囊撑大,对幼鸽日后生长发育,恋巢及快速入棚极有好处。

  在幼鸽出巢这一阶段开始,结合日常家飞训练,采取饲料控制的办法,使幼鸽的嗉囊尽快发育撑大,同时利用抢食, 训练恋巢及快速入棚的好习惯,为日后竞翔打下基础。此时饲料中粗料及淀粉质较多,脂肪及蛋白质较少,所以需补充微生素、矿物质及其它必需营养。

  A 早餐每羽固定7公克,晚餐不限制,直到鸽子不太要吃时,停止投喂。
当每羽晚餐达到25公克时,再从早餐开始不限制,直到每羽鸽子吃到18公克。即在幼鸽出巢15~25天内,完成每羽早餐18公克,晚餐25公克。注意:每羽每天饲料递增不超过2公克。

  B 每2天补充(填喂)《宜而壮》、《腹益菌》各1粒。

  C 每月固定提供《神液》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1天。

 D 如幼鸽厌食或食欲下降,可喂以清除饲料调整,然后再继续撑归头。

  清除饲料:
小 麦 2 大 麦 3
  高 梁 2 稻 谷 1
糙 米 2
 共10台斤

  七、换羽期

  这时鸽友最应注意的是赛鸽的营养补给、吸收和肝脏功能的维护。一般从七月至十月,为赛鸽换羽期。这期间天气炎热,鸽体虚弱,易感染疾病。应针对性地进行防暑、营养、肠道保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使赛鸽换羽后羽毛柔软光亮,羽质厚重及翼骨粗勇有力,为日后比赛打下基础。

  换羽期饲料:
玉米(小粒) 6 青 豌 豆 2
小 麦 2 黑 豌 豆 3
大 麦 4 黄 豆 1
高 梁 4 绿 豆 1
稻 谷 6 白 花 籽 4
糙 米 3 麻 籽 2
  共38台斤

  A 每2天补充(填喂)《宜而壮》、《腹益菌》各1粒。

  B 每周固定提供《神液》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1天。

  八、操练前总调理

  鸽友这时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各种除虫及疾病的防治。
  A 先做体内虫的预防与驱除工作。
   措施:《必克虫》 每羽1粒,投药2小时后再喂食。
   隔天《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2~3天。

  B 接着实施球虫的预防与驱除工作。
  措施:《球王精》
  预防,每支泡水2000 cc 供饮2~3天。
治疗,每支泡水1500 cc 供饮2~3天。
  隔天早上,《肝王精》
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排除多余抗生素。
  晚上每羽1粒《腹益菌》保护赛鸽肠道健康。

  C 再实施毛滴虫的预防与驱除工作。
 措施:《滴虫灵》预防,每支泡水2000 cc 供饮2~3天。
治疗,每支泡水1500 cc 供饮2~3天。
 《神液》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可每羽灌饮15 cc 。

  D 定时实施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措施:《克痢达》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可每羽灌饮10~15 cc 。

  E 定时实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措施:《喉益强》预防,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治疗,每包泡水1000 cc 供饮2天。

  九、操练期

  一般操练时间要保证1~2个月,幼鸽从45天开始。

  操练的目的是训练出懂得规矩的鸽子,而不是训练体能。操练是以规律性的飞行为原则,而且是有赏有罚(食物)的重复训练。不论赛鸽飞行1小时或10分钟,一旦着陆,3~4秒钟之内入棚的赏与食物,在外停留时间长,不进棚的就不喂食(不必担心其挨饿),这样在较短时间内,鸽子就会明白,只有越快归巢入棚,才可能吃到越多的饲料,否则就要饿肚子。在这种食物控制法的训练下,每只鸽子都会有极高的归巢意识,同时鸽群密集归巢的现象也会出现,而这正是鸽友所期望的。

  鸽友在实施食物控制法时,不要以换料或减少食物的方法来达到训练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变动饲料的成份。即初期淀粉饲料多一些,脂肪及蛋白质饲料少一点,继续撑大归头,提高赛鸽储存食物(营养和能量)的能力,为以后比赛快速稳定地归巢打下坚实的基础。

  操练期饲料:
玉米(小粒) 8 青 豌 豆 1.5
小 麦 3 黑 豌 豆 3
大 麦 5 黄 豆 1.5
高 梁 4 绿 豆 1
稻 谷 8 白 花 籽 1
糙 米 3 麻 籽 1
  细豆及菜籽每羽不超过1公克,共40台斤

  A 天气不良时,要注意防治赛鸽的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
 措施:《克痢达》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喉益强》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B 每周固定提供《神液》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
《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1天。
《腹益菌》每2天补充(填喂)1粒。
《宜而壮》固定二天 每次1粒。

  C 要注意对晚入棚,没有吃到足够食物的赛鸽进行调教和补充营养。

  十、训练期

  赛鸽在完成归巢进棚操练以后,放飞训练期就开始了(1~2个月)。由于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及强烈紧迫的训练,鸽子本身除了需要适应这些天气、环境、地理的改变以外,还要付出更大的体能消耗甚至体能透支,竭尽所能,正确判断归返目标,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所以在这阶段,鸽友更需细心饲养管理,并加强专业性用药处理。

  为提高鸽子归巢的胆量与信心,刚开始训练的前三天,要在约20公里的同一地点,实施早晚放飞训练6次,先3只一起放飞,后单只放飞。

  达到要求后再在同等距离的其它地点(至少7~8个),重复训练。训练合格后,即选手鸽已能正确判断飞行方向、路线和目的地。

  此时,可加大距离至40公里训放或参加鸽会组织的鸽车训放。

  训练期饲料:
玉米(小粒) 10 青 豌 豆 2
小 麦 3 黑 豌 豆 3
大 麦 4 黄 豆 1.5
高 梁 5 绿 豆 1
稻 谷 6 白 花 籽 1.5
糙 米 4 麻 籽 1
  细豆及菜籽每羽不超过1公克,共42台斤

训练时要特别注意赛鸽的营养补给及疾病防治工作。
  A 每月固定实施消化道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措施:《克痢达》预防每包泡水2000 cc供饮1天。如发生排便恶臭、水便、绿便、禁便等,治疗每包泡水1000 cc 每羽灌饮15 cc 。
  《喉益强》预防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如发生流行禽流感或微浆菌,需立即治疗每包泡水1000 cc 每羽灌饮15 cc 。

  B 平时保健:《宜而壮》每3天一粒。
《神液》每周一次,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天。《肝王精》每周一次,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1天。《腹益菌》每2天补充(填喂)1粒。

  C 与鸽会合笼训练时,因与其它鸽子同笼,难免感染一些疾病,训练归巢后当天:
 上午《克痢达》每包泡水2000 cc供饮,防止下痢及和消化道疾病。
 晚上《喉益强》每包泡水2000 cc供饮,防治微浆菌症及呼吸道并发感染。
 隔天《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1天。

  D 如归返时间较长,训练强度大,则需先供饮《神液》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以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及营养的直接供给。经1~2小时后,给予少量淀粉质清淡饲料,如高粱、糙米、大麦、小麦等。

  E 如赛鸽回来,发现肌肉组织较黑,需使用《肝王精》每支泡水1000 cc 供饮,以强肝解毒,迅速消除疲劳,活化及红潤肌肉组织。晚上恢复正常喂料。

  F 如发现赛鸽水便,要立即供给《克痢达》每包泡水2000 cc 饮用,严重者每包泡水1000 cc 每羽灌饮15 cc 。1~2小时后再供给《肠益康》,防止下痢和消化道疾病,用以整肠使赛鸽恢复体力。

G 如发现赛鸽喉咙有痰,要及时供给《喉益强》每包泡水2000 cc供饮,严重者每包泡水1000 cc 每羽灌饮15 cc 。防治微浆菌症及呼吸道并发感染。

  十一、比赛前调节高峰期

  比赛之前我们需对赛鸽做赛前总整理,即通过对各种疾病防治的实施,以及饲料配方、营养保健品的人为控制办法,使赛鸽达到情绪高峰和体能高峰。

  情绪高峰;采取配对、追蛋、孵蛋、育雏或其它刺激性方法,达到情绪兴奋的目的,但很难持久控制。需要一定的技巧。

  体能高峰;一般以食物控制为重点,强化训练,并配合营养保健药品的护理,使赛鸽体能始终处于充沛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比赛。

  这两种高峰同时出现时,赛鸽呈现:

  1 肌肉丰满、健壮、有弹性,活力四射。此为先决条件。

  2 鼻头粉白洁净,口腔粉红无粘液。

  3 “三色”艳丽可人。
  即皮肤颜色:胸部皮肤紧而薄,皮屑逐渐脱光,肤色粉红,皮肤中毛细血管开始以点、线、网状形态出现,皮下肌肉鲜红,双腿、爪发红有温热感。
  眼砂色彩:不论黄眼、砂眼,其面砂极具活力,眼砂抖动,收放频率增加,力度增强。
  羽毛色泽:不论什么羽色,全身靓丽、鲜洁,油亮水滑。

  4 追逐、打斗、欢叫不歇。

  5 喜飞、长翔不落。

  6食量增加、粪便干结成团。这也是判决一羽赛鸽能否出赛的标准。
  比赛期饲料:
玉米(小粒) 13 青 豌 豆 3
小 麦 3 黑 豌 豆 4
大 麦 3 黄 豆 2
高 梁 5 绿 豆 1
稻 谷 2 白 花 籽 2
糙 米 4 麻 籽 1
  细豆及菜籽每羽不超过0.5公克,共45台斤

  A 赛前28天做好驱虫、清理消化道及呼吸道等疾病防治工作。

  先做球虫的防治工作。
 措施:《球王精》预防,每支泡水2500 cc 供饮2天。这时一定要强迫息,
以利高峰调节。隔天早上,《肝王精》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排除多余抗生素。晚上每羽1粒《腹益菌》保护赛鸽肠道健康。

  接着实施毛滴虫的防治工作。
 措施:《滴虫灵》预防,每支泡水2000 cc 供饮2天。
 《神液》每支15 cc 泡水1000 cc供饮1天。

  再做消化道疾病的防治工作。
  措施:《克痢达》每包泡水2000 cc每羽早晚强迫灌饮10~15 cc,其余自由饮用。

  最后实施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工作。
  措施:《喉益强》预防,每包泡水2000 cc 供饮1天。
治疗,每包泡水1000 cc 供饮2天。

  B 赛前25天改喂比赛饲料,加强营养。注意赛鸽肠道的消化吸收,这是关系赛鸽体能高峰和爆发力的关键所在。掌握这个重点,不管赛鸽打几关赛,不怕没有体力。此时训练可以较缓和。
  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提供《神液》、《肝王精》、《宜而壮》、《腹益菌》、《肠益康》。

  C 赛前15天,更加注意赛鸽的肠道吸收。每天早晚每羽赛鸽各喂一粒《腹益菌》。

  D 赛前10天,比赛饲料中的细豆及菜籽去掉不喂,早晚施以短距离安全训练,即30~40公里,加强速度及归巢性。

  E 交鸽前最后一次训练,若发现赛鸽仍有余力,不进棚,在外逗留时间过长,则把饲料减少,只喂5~6成饱。如赛鸽飞回后直接入棚为正常。

  这时,整批赛鸽要调到状态和肉质一致,握在手中很有活力,它身体的各部分都在向
你透露着可以参加比赛的信息,决战的时刻来到了。

  十二、入关

  赛鸽由于参赛剧烈飞行,回来后切勿直接喂给饲料。先供给《神液》,以补充电解质,防止紧迫脱水及稳定情绪。排除代谢物后,再喂给少量糙米、红花子、麻子等奖励赛鸽。经1~2小时缓解后,再喂给较易消化的淀粉质饲料,晚上供给《肠益康》,防治消化道疾病。

  A 如发现赛鸽胸肌较黑,需使用《肝王精》以强肝解毒,迅速消除疲劳,活化及红润肌肉组织。

  B 如发现赛鸽水便,要立即供给《克痢达》,1~2小时后再供给《肠益康》,防止下痢和消化道疾病,用以整肠使赛鸽恢复体力。

  C 如发现赛鸽喉咙有痰,要及时供给《喉益强》,清理呼吸道,隔日供给《神液》。

  D 比赛期间,每周不少于两次,饲喂由鸽友自己配制的特种饲料:500克比赛饲料中添加:10克啤酒酵母;1克高级蒜粉;1克降脂强肝散。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