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育雏期的管理和注意事项

时间:2011-03-14 12:35:05    来源:东勇鸽舍    发表者: 东勇鸽舍       阅读次数:
育雏期的管理和注意事项

    春季是作育选手鸽的最佳时期,大凡参赛鸽友都在尽量完善这其间的种种细节,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培育出优质幼鸽而各显神通。

    本舍今年第一批小鸽再过一星期就可断奶,综合去年的作育就育雏期的管理及注意事项谈一些粗浅认识。

    我舍育雏是在县城好友处,去年配对迟了点,今年根据情况提前了个把星期。大家都知道育雏的前提是鸽子雌雄要配对成功。我和好友是分两步走,准备配对的雌雄鸽事先都是分开单养,原配对暂且不说,但复对的地方要是它们的固定地方。新配对的要事先多考虑一只雌(或雄),这样有回旋的余地。正常情况雌雄合在一起都很快配对,有个别情况不很快配,那就用备用雌(或雄),也就迎刃而解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前有固定巢格的雄可新配雌入,而新配雄与雌最好另分巢格,千万不能随雌原有的巢格。

    我和好友年前的十几对鸽子在间隔三五日都配对成功,十日内都前后生齐蛋抱窝。一般情况大家都认为鸽子生蛋抱窝就等小鸽岀壳了,其实这期间是最危险的时候。表面上大家都相安无事,一旦配对雄从蜜月中醒过神来,它就会留意其它的母鸽,雄鸽都有争地盘的欲望。在我们一大意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以前有过配对的雄会跑到前妻的巢格中搞得鸽飞蛋打,前妻的丈夫这时大多不能与之抗衡,而雌鸽一般情况不会发生这种事。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太关心配对鸽的鸽蛋情况,经常去打搅抱窝的鸽子也有可能损失鸽蛋,这期间尽可能不去做得不偿失的事。

    今年我们鸽子抱窝的情况比去年好,去年在第一轮孵化期间损失几窝蛋,今年吸取教训防来防去,最终还有两窝损失。我的好友是这样操作的:在确定每对鸽子生齐蛋抱孵其间,晚上下好巢格门,雌在窝中,第二天上午雄鸽在巢格外吃食喂水,雌在巢格内喂食水,中午打开巢格门,等雄鸽替换雌鸽后关上巢格门,下晚喂食水给自由活动的雌鸽后打开巢格门让它们交班。虽说烦了些但成习惯了,雌雄鸽配合得很好。在此说一下每年新一轮配对的第一窝蛋(除正常的营养,产蛋前要加大钙质的补给,我们有很简单的方法是把鸡蛋壳清洗净放入微波炉中烤去水份再弄碎给它们食用及可)我认为只要蛋的要求过关都可出雏,我看到有文介绍每年的第一轮蛋弃之不用,后面的蛋才去作育怎样怎样,这都是无稽之谈。相反在第一轮的蛋中就能有伟大的种鸽。相对而言,每年的第二轮蛋所出雏鸽优于第一轮,但不是绝对的。

    在等待了十六天后小鸽出壳,我们可不能松懈,如说在抱窝其间损失鸽蛋是失误,那在小鸽出壳后再有损失那就是人为了。最关键的是小鸽出壳十日期间,如发生成鸽间的打斗,百分之百的雏鸽会命归黄泉。而这一切的发生将对父母鸽有极大的伤害,也对第二轮蛋的潜在遗传有很大影响。最直接的是这一配对与其它配对相比,雏鸽的数量大打折扣,为后来的秋赛有不可预见的损失。

    就我们十几窝出壳雏鸽中还是有一窝损失于成鸽打斗中,真是防不胜防。在后来的日子相对好管理,雏鸽的不断长大,亲鸽们忙于哺育,就是有个别打斗雏鸽也不至于损失。这期间要保证成鸽的所有需求,好友在保证饲料的前提下加大保健砂的投放,四种品牌的混合在一起,定期还做毛滴虫的清理。我们认为雏鸽期间毛滴虫的预防非常有益,雏鸽通过亲鸽的哺喂相得益彰。

    我们的第一轮雏鸽都是亲鸽自己哺育,第二轮后可交于保姆代孵。这样有益于成鸽的稳定,又可保证它们的健康。

    第二步我们引进鸽在舍中适应一段时日,大龄种鸽出仔都在这步实施。正常是前面一轮雏鸽断奶开始进行,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是雏鸽同期批量产出,便于管理。二是控制住大龄种鸽的产蛋量和引进鸽的遗传稳定性。

    成功的育出雏鸽到后来的下窝这期间是每个养鸽者的心血付出,也为日后竞翔奠定了基础,愿大家都获得成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