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日本较早大批引进欧洲铭鸽,也培养出很不错的品系;后来的台湾更是疯狂的收购冠军鸽,在输赢落差过千万的赛事上,购买几十万一只冠军鸽又算是什么呢?而如今的我们大陆,更是有很多商界富人玩鸽子,出手阔绰,一掷千金。超一流的鸽舍,超一流的种鸽,超一流的教练,甚至可以做到“十年一屠城”。那么试问我们一般的工薪阶层能比吗? 每每想到这经济上的落差,总有些许感叹! 但也常在欧洲的名家中重新找回些许信心。 幕利门是一个农夫;霍夫肯是个屠户;就连乔思托内也是扫了十几年得鸽舍才有自己的鸽舍的。他们起步时并没有像保罗西翁、贺尔梅斯等那么有钱,但他们一样成功了。我想无论有钱没钱,最重要的是对鸽子的认知吧。 我们反问自己一句,赛鸽子有钱就能赢吗?我想如果信鸽比赛真是你的挚爱的话,只要对他足够了解、足够坚持,谁都可以成功。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