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pigeon、dove)属鸽形目鸠鸽科,据考古学家发现鸽子和人类相伴而居已经有上五千年历史了。早在几千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当地的苏美尔人就开始训养鸽子。历史的车轮碾过之后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可能都不见或消失了,而鸽子却没有随着滚滚的时光长流而灭绝却反倒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当然和鸽子的习性有关,比如鸽子喜欢亲近人,能够得到人类的饲养;鸽子喜欢群居,可以躲避天敌的攻击;鸽子本身的生命力、繁殖力极强,不仅适应广阔的田园生活,对于纷繁复杂的都市生活也是乐此不疲毫不畏惧!我想最重要的是鸽子善于飞翔能够远距离归巢,这增添了人们工作闲暇、茶余饭后的乐趣!
早在十八世纪的比利时赛鸽运动便开始了,二百多年过去了赛鸽运动不仅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壮大。不仅演化出短程、中程、长程等不同距离的赛事,而且还培育出种类繁多的血系。仅以中国为例,公棚达200多家,每家平均4000只信鸽,那我国每年便有80万羽信鸽参数,加上地方赛事数量将达到200万!那么为什么这么多鸽友对赛鸽运动情有独钟甚至大有倾家荡产在所不惧的势头呢?笔者试图从赛鸽者心理的角度予以分析。
首先,养鸽活动的乐趣。鸽友能够在观看鸽子飞翔、哺育、竞赛、同鸽友交流接触等平常的养鸽活动中体味到很多乐趣可以陶冶情操!
其次,信鸽远距离归翔能力。鸽友在苦苦等待鸽子回家之后看到鸽子归巢时的心理体验是复杂而激动的!
第三,奖金名次的吸引。随着我国人民越来与富裕,可以用更多的闲散资金投入到赛鸽事业,以求获得些奖项。的却相对于彩票和股票,赛鸽活动的回报率可能会高些!尤其在各大公棚高额奖金的诱惑下,绝大多数鸽友们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投入进去。得奖后一定万分高兴,没得奖便会情绪低落,但持续不了多少天便有投入到新一轮的育种竞赛中了!
第四,由于信鸽的繁殖成熟时间短,所以鸽友的验证某个血系的时间也会很短,所以失败后不必痛心,引几羽从头再来即可。这个过程本身的情感损失很小!
最后,情感的寄托。在竞赛过程中,鸽友往往对鸽子给予厚望,期望它们都能够披荆斩棘快速归巢。因为鸽子成绩好是对自己的肯定,我们能够在赛鸽中体验到更多自我实现的感觉。
所以,从上可知,信鸽运动是从由于信鸽本身的特性,而演化来的种种能够满足人们内心需要的心理体验!我想这些心理体验也是促进我们更加喜爱饲养训放赛鸽的最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