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公棚永续经营的生命线

时间:2011-06-15 17:39:32    来源:    发表者: 飞翔鸽舍       阅读次数:
公棚永续经营的生命线

自1994年国内出现公棚赛形式至今十七年来, 大环境上国家没有鼓励但也没有禁止和限制公棚业的发展, 加上良好的地域优势, 众多的会员支持, 公棚在国内已迅速发展至四百余家。几年来大大小小的公棚参与及参观其多,纵观国内公棚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突破! 每年也都会有公棚走向穷途末路, 第一届就成为最后一届的公棚是屡见不鲜! 一家公棚倒下去, 多家公棚又站出来, 前赴后继! 年年岁岁鸽相似, 岁岁年年棚不同! 非正常飞行、卷款、莫名失鸽, 黑公棚层出不穷。公棚失信于鸽友, 让鸽友心寒, 鸽友们叹息公棚不公!

    公棚老板们也在哀叹保证奖金制度的重压难以喘息, 鸽友的参赛费不到位公棚无法维持、举步维艰!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 在中国当今, 每年的足环发行量超千万枚, 会存在鸽源不足的问题吗? 以玩鸽人的经济状况和豪赌的心态, 会存在奖金太小的问题吗? 火热的赛鸽市场, 百万身价铭鸽的炒作, 会存在奖鸽流拍的问题吗?

    公棚老板! 你是否检讨过开家损失的原因? 你是否检讨过疫情失控的原因? 你失否检讨过训放过度失鸽的原因? 你是否检讨过未到决赛已是寥寥无几的存棚的症结所在? 你是否理解鸽友送鸽公棚无缘比赛的心境? 鸽友都想拿冠军, 但理性的鸽友能玩到最后已是知足! 到决赛30%以下的存棚率80%以上的鸽友一年的期待化做乌有, 心理上无法接受, 来年如何再赢得支持? 鸽友骂公棚不会养鸽! 公棚埋怨鸽友不可爱! 老板入不敷出, 亏空本钱后挖空心思搞明堂。陷入恶性循环!

    鸽界整日在抱怨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赛制不合理! 公棚老板们, 你们是否扪心自问你搞好内部管理了吗? 国内各省市连续经营超过五届的公棚又有几家? 一个企业五年只是个开始, 又是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了呢? 各家公棚无可挑剔的硬件设施及优厚的地理环境, 又是谁在无休止的浪费资源与肆意糟蹋呢? 有没有哪位公棚老板在检讨自己经营管理的不善及经验上的不足呢?

    公棚的自身管理才是公棚永续经营的生命线。

    公棚的运作管理要做到安全工作制度化、管理工作标准化、团队组建专业化才是一家公棚赖以生存的基础。

    公棚的经营与运作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安全不仅限于防火、防盗的狭义理解! 除消防、监控等必备的硬件设施的配备与维护外, 公棚的饲料、保健砂、药品的评估、进检、验收、储存、使用和管理; 赛鸽防疫流程的规范和落实; 外来人员的管制; 外训和比赛期车辆安全的管理; 非正常飞行的防范; 赛鸽数据管理及报到系统的维护; 意外停电的紧急应变等等, 事无巨细, 均需建立并逐步健全规章制度。安全的前提在于预防, 预防的根本在于制度。公棚的运作管理需事事定规, 凡事有据可循。

    国内大到国际化公棚小到县市级公棚为赢得鸽源及信任, 鸽友随意参观不限制; 饲料、保健砂、药品、消毒器具同储一室, 且人人可随意擅动! 媒体也经常曝光赛鸽健康问题或使用质量不良鸽药造成大批失鸽、死鸽及后遗症的惨况; 外训车辆的意外交通事故造成比赛不得不终止的遗憾的发生; 决赛突然黑屏或停电的滑稽场面的出现! 一切一切均呈现了公棚内部管理的混乱。没有前瞻的预防机制, 没有忧患的应变措施, 只能在竞争的环境下成为过眼烟云。

    安全工作是前提, 标准化的管理是核心。工作标准化,就是在各个工作环节中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工作、活动制定共同的、可重复使用及有提升空间的规则。没有标准, 就没有可遵循的依据, 则无从评估; 没有标准, 也就没有改善。要打破目前国内公棚一个教练打天下的管理模式, 众多公棚教练即是营养师、又是饲养员、清洁工、赛鸽医生, 一个教练掌握成千上万羽小精灵的生杀大权, 公棚的命脉全部控制在一个教练的手上。工作没有进一步的细化、分工、制订标准; 防疫用药没有既定的规范、频率; 喂量及饲料的配比没有科学的依据和控制, 外训没有合理的套路与计划, 各环节均无明确具体的要求。工作关键指标如: 开家损失率、清棚存棚率、外训失鸽率、预决赛上笼率等没有科学量化的标准, 没有基础数据的汇集, 没有总结分析差异, 没有逐年的改善提升。出了状况没办法确认问题的根源, 无从下手进行预防改善及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

    公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运作管理过程中不允许有丝毫失误的产生。各个工作环节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标准化设定, 必须转变思想, 纠正以往经验主义的管理模式。并要求管理人员进行必要、有效的监督从而强化执行力, 让公棚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否则, 一个细节上的疏失, 不仅仅是造成经济成本损失, 时间和感情成本的损失是无可挽回, 失去了公信力, 也就颠覆了你的“天下”。

    公棚制度化、标准化管理的主体和基础依托专业化的团队做后盾。搞个一亩三分地, 想方设法拉鸽源之后, 不惜一切降成本。老板是业务、老板娘是财务、从未养过鸽子的老爷子是总管、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的养“鸡”模式是这个行业的畸胎、丑角与配角。

    科技时代赛鸽竞翔朝向精致化管理、专业化用人的方向发展。管理者要明确公棚的发展方向、社会责任, 同时改造鸽界文化,让赛鸽运动与社会发展的脉动相结合。赛鸽的竞翔培育是一项集遗传、基因、营养、动物医学、动物心理、运动等综合多学科的专业化的系统工程,赛鸽研究也进步到学术化的层面。公棚赛鸽的饲养训练、卫生防疫、竞翔策略等都需要专业化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赛鸽教练、营养师、赛鸽医师、裁判等职业人才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公棚必须以岗选人、适才适用, 组建分工明确的专业化的团队实现科学化养鸽、养鸽科学化的要求。各项制度、标准也必须依赖有知识、有技术、懂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去设定与执行。公棚的健康、规范、有序的发展, 全仰赖公棚管理者的文化、思维、智慧和决心。

    市场会决定行业的发展方向, 发展过程中会经过阵痛的调节, 唯有具备先进的管理制度的公棚才会有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要想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则下取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公棚必须建立一套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为一体的, 能促进公棚发展的管理体系。一家企业可以改变一个行业, 正由摸索与竞争并存的发展过程, 推动行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强化公棚的内部管理才是公棚永续经营之根本。

    公平、公正是公棚老板执业的道德准则, 公开的实质是透明化的要求。相差无几的硬件设施鸽友通过参观可一目了然; 公棚的日常运作管理: 自赛鸽入棚直至比赛的全过程、赛期的各项监督机制、各项绩效指标的实际达成状况也都需要透明的展示、公示给参赛鸽友。事实和数据的力量会提升鸽友的信赖性、增强公棚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公棚依靠鸽友以“老板为人厚道”的评价为招牌, 籍由鸽友口口相传的口碑来维持经营的尴尬局面。当前公棚必须强化内部管理才不会成为发展过程中阵痛调节的牺牲品, 中国公棚会有新的出路和方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