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有很多公棚都出现了推后比赛时间的现象,2011年11月8日立冬,细心的鸽友不难发现,在立冬前打完比赛的公棚几乎寥寥无几,恰恰有绝大部分的公棚都是在11月8日,即立冬之后进行的比赛。
在北方,很少在冬季进行比赛,尤其是500公里级别的赛事更是少见,主要是天气情况不允许。故而,北方鸽友手里很少有符合打冬季比赛的鸽子。但是,今年我很“幸运”,已经连着参加了好几场“冬赛”了,获奖就更不敢想了,还有一个很小的希望,就是明天尼尔森我还有一羽300公里迟归,孤军奋战决赛,实话实说,如果换了秋天比赛,我还是有信心的,但是明天,自己心中也没底了。
就以上现象,笔者有以下几点感触,整理以后,供各位鸽友茶余饭后消遣之用,还望各位多多点评、指点。
1、鸽友的选择;
有很多鸽友,在选手幼鸽时,首先要看公棚的规程,规程中有一项是必须要看的,那就是比赛时间,鸽友会根据比赛时间,结合自己鸽子的特点、品系选送幼鸽,同时预估鸽子比赛时的换羽情况。
但是,很多公棚的比赛时间一推再推,完全打乱了鸽友们前期的考虑和预期,所以,在此笔者觉得,我们玩公棚其实就是在“瞎玩儿”,好多时候都没有规律可循,异常情况多于常规现象。故,鸽友们在选择公棚的时候,务必关注一下该棚往年实际比赛和规程的符合程度,然后再选择公棚。
2、公棚的承诺;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棚的规程可视为合同(其实从法律角度上说,不是合同),那么公棚就应该履行合同的约定,严格按照规程约定执行,要形成修改、变动规程的一套机制,然后按照约定进行修订、更改。公棚的规程上一旦注明:“解释权归公棚所有”的话,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霸王条款了,但是有很多鸽友都不了解这一信息。
目前,公棚已经成为一个行业,一个产业,每年涉及的奖金金额高达数亿元(不完全统计)。如果公棚想做成一个品牌、一份基业的话,还望公棚能从点滴出发,了解、关注鸽友们所关心的问题,只有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公棚才能做大、做强、走远。此处省略一万字吧!
3、监管单位的职责;
和公棚打了多年交道,总能看到一个名字---监管单位,在此,我弱弱地问一句,监管单位的职责到底是什么,监管的范围又是什么?诸如公棚修改规程之事是否在监管范围之内?还有很多公棚出现的异常情况,监管单位的身影和声音又在哪里?(此处请不要对号入座,其实有很多监管单位也做了很多工作),难道就是为了几万元的监管费吗?
广大鸽友需要的是一个干净、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平台,其实这点儿需求真的再简单不过了。在此也希望监管单位,能代表广大鸽友,能推动建立三公、干净的竞赛平台,早日消除公棚所出现的种种“乱象”,同时,也希望这样的平台早日多起来。
4、一点启示;
通过数年和公棚打交道,参加比赛,得到一点启示,在此与各位鸽友共同分享,面对复杂多变的公棚,我们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选棚需谨慎;选送幼鸽的结构最好提前琢磨一下,送一些快的、吃天的、长距离的等,以应对异常情况的出现,在目前的公棚行业中,没有不可能的字眼,所以,一定要以不变应万变;既然送了,说白了,鸽友就没有发言权了(最起码现在是这样的),鸽友就相当于“案板上的一块肉,任凭公棚处理了”,所以,剩下的就只有靠鸽子了。
以上拙见,切莫见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