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育种名言

时间:2011-12-28 08:35:23    来源:    发表者: 转载       阅读次数:
育种名言

1.擅竞翔者层出不穷,长育种人万中无一
2.最好的鸽眼首推砂眼(珍珠眼),但好的砂眼远少于好的黄眼。
3.绿色眼志较灰白蓝眼志遗传性强,但把这两类眼志配在一起却是鸽家之大忌。
4.黄色眼志是一种可塑性,兼容性甚强的“万能型”育种鸽眼志。同时,他取决于上代是何眼志类型,又是最好的超远程和短中程速度型赛鸽眼志。
5.年龄越大,眼志越倾向于减少,雌鸽尤甚。
6.同巢两羽胞鸽,眼志如同为整圈宽边型有色眼志,且窝窝如此,其母鸽的育种价值一定不错。
7.在一对做种的鸽子中,雌鸽的眼志应当要求更好一些,这倒不是因为雌鸽一定比雄鸽重要,而是具有好的青种眼志的雌鸽实在是非常非常的少。
8.要想以最快的速度繁殖出好眼志鸽,就是利用如出一辙的长有理想眼志的同属一个父系祖先的雄鸽,与多羽期望能生出出色眼志的雌鸽交配在一起。
9.在对眼志的观察和划分的等级上,牛眼与任何其他颜色的眼睛是一样的。
10.眼志不好的鸽子可以育出出色的赛鸽,但不可能指望其做出最优良的种鸽,原因就在于他根本不具备生产基础种鸽的能力(遗传密码)。
11.即使配对的雌雄鸽都具有最好的眼志,也不要奢望他们孵育出的幼鸽只只都长有漂亮的眼志。除非你那对最好眼志的种鸽,一方或双方均由同种近亲繁殖而来。
12.以眼志判优劣的意义,就在于都是优良种出身的鸽子中,剔除不好的,选出最佳的,眼志理论在育种实践中,无论如何都办有极重要的角色。
13.所谓“外表不易识别鸽子的好坏”,实际是指有着出众外表的鸽子而言。明显在外观上给人不良印象的鸽子,根本连迷惑人的机会都没有。
14.银灰羽色,却长着一副深浓茶黄或紫气流云的眼睛,难得一见。
15.迅速可行的建立起自己的鸽系,从一开始就要注意通过对仅有几羽王牌雄鸽的限制性繁殖,以便不让那些不好的特性再呈现。长此以往,无论鸽子的繁殖发展再多,其质仍万变不离其宗。
16.把最好的雄鸽与另一杰出雄鸽之女配对,这几乎是名家保种留血的法宝。
17.买主30年功力抵不上卖主瞬间的真诚,这是因为再好的鸽子也许还有着隐藏在外表后的毛病;经验老道的高手尚无法在几个小时内判断出,只有饲训它多年的鸽主才晓得弊端。
18.天生粪便不好的鸽子,杀无赦。
19.天生不喜叼食大粒饲料鸽子,不足取。
20.育种何为重要?最明显的事实就是,任凭你买走舍中多少羽精英,都不会影响到他很快育出丝毫不逊于卖出之鸽的栋梁之材,故拥不拥有冠军并不重要,永远保留育出冠军的能力才是本钱。
21.得到最称心的鸽子别无它发,只有自己在漫长的时光中循序渐进,严格筛选一途。
22.不要怕好鸽的近亲繁殖,须知,只有如此,才能奠定今后的种对基础,才能保证整个群势的高水准。
23.久寡突配,且只取头窝,固然质量尚佳。但对育种来说,并不尽然,事实上,从留选后备种鸽的条件来看,外表各方面条件都理想的多不在前两窝,因此,是用于竞翔还是用于留种,决定了种鸽的作配次数,留雏多寡,即竞翔每对种鸽每年仅作一孵以足够,而留种则非10羽8只不可。
24.引进雄鸽的原则---要不本身有出色的比赛记录,但必须出自优良的品种鸽系或最有名的父母,要不本身具备完美无缺的种鸽外部条件,但必须出自有非凡比赛成绩的父母。
25.多留意鸽群中那些身材适中,脚看起来稍小,同时脚趾粗钝的鸽子,他们的骨骼肌肉一般都发育的很好。
26.任何时候都百抓不厌。千握不烦的鸽子,最终会留在鸽舍中。
27.机遇总是偏好有准备的鸽友。
28.住对了地方,夺冠有望,长错了脑袋,育种没戏。
29.贫人家一只迷失鸽,不高兴--很快你就会陪上一只;失一只心上鸟,无须烦恼--迟早另有爱羽重返故巢。
30.只晓得在自己鸽舍中选优,面太窄!与其说是最佳组合,配对,不如讲配是它不配也是它更确切。名家高手纵有千百羽良鸽在舍,却常为寻觅不到一羽理想的佳偶范难,俗凡吾辈尽管都底不过大户的零头,却全无忌讳只只可配,羽羽可生。
31.另鸽主最感沮丧颓唐的莫过于把一羽最优秀的雄鸽与另一羽最优秀的雌鸽配在一起,后代却从里到外,从飞到育毫无气候可言。
32.此生不敢奢望,唯求缘遇一羽好鸽,当富足无撼。
33.只有学会不轻易说好这个字,麾下之将才有机会以一当百,克敌万千。
34.驯养赛鸽是强者的事业,绝大多数人失败是一种很正常的结局。
35.大凡有着宠辱不惊,淡泊明定,宁静致远,扩大宽宏气质的鸽主,鸽运一定差不了。
36.愿意花精力去考虑饲料质量及完善鸽舍问题的人,成功总是伴他而来。
37.鸽技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提高,就是鸽主之间素质的品位差异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