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养鸽八年之建棚路

时间:2012-01-03 17:10:12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半山鸽舍       阅读次数:
养鸽八年之建棚路

从2003年秋季养鸽到如今已经八年多了,期间一共建棚四次。我想从我四次建棚经历和大家聊聊,希望新入行的鸽友从中可以吸取教训和经验,少走弯路,早日走上成功的道路。
初养鸽是纯粹的爱好, 只是喜欢,那时的我对一只信鸽价值成千上万感到不可思议。说来不怕大家笑话,那时养鸽只是为了口舌之欲。可想而知当时的棚多么简单,几根角铁,用电焊机简简单单焊了一下,铺了几块在收购站买的破网子,朋友家求了几只鸽子,就这样起棚养鸽了。
随着对鸽子逐渐的了解,渐渐喜欢上了它,并对赛鸽这项运动从最初的不了解,到以后的迷恋。显然第一次的鸽棚不能适应赛鸽这项运动了,心里萌发了建舍的欲望,趁着假期,我买来水泥黄沙,自己动手干了起来,那时要考虑经济,找工人干,代价太高,就这样忙碌了好多天,新鸽舍建好了,鸽舍占地六平方,晒笼六平方,地方不小,可惜太简易了,上面只是用石棉瓦简单盖了一下,记得那年夏天的一个早上,起床出门发现天上有鸽子飞,赶忙跑到楼上,一看,鸽舍的顶棚没了,大风把石棉瓦刮到楼下去了。好不容易坚持到秋赛结束,重建鸽舍势在必行了。好在咱有点个小运气,当年秋赛赢了一点奖金,这位咱申请重建鸽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包括后期的引种经费问题,都有了大大的改善。嘿嘿!
第三次建舍是有了两年养鸽经历才建的,考虑的比较全面,买来材料以后找专业工人施工,充分考虑了大风刮顶棚的问题,上面用的是专门请人加工的水泥板,一块接近200斤,新舍占地六平方,悬空离地六十公分,用钢筋和镀锌钢网加工的地网,没有做晒棚,只在前面做了一个象鼻子,大概一平方左右,室内自己做的简易栖架和巢窝,这个棚从2006年用到现在,总体感觉还不错,只是偶尔有点碰头,略微矮了一点。
社会在进步,咱养鸽人也要进步,当然鸽舍也要进步。随着养鸽时间越来越久,见到的鸽舍越来越多,心里又有了再次建舍的想法,这不机遇来了,今年秋季鸽子又赢了一点奖金,这次鸽舍采用的是泡沫夹芯板这种新型材料,请工人,买材料,忙活了好多天总算是完工了,这次的鸽舍面积加大了,鸽舍十二平方,晒棚四平方,悬空离地60功分,地网和原来的棚一样,平均高接近两米,考虑到了碰头的问题。棚是建好了,还有室内的装潢没有做,预算有点超支,唉。
四次的建棚,前后花费一万多,有时想想,唉,想了不如不想,谁让咱喜欢上这小精灵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