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病伯感染途径和致病的因素
鸽病的感染途径分成直接感染(鸽子传染鸽子)和间接感染(由污染的环境传染给鸽子),例如鸽子的沙门氏杆菌症, 上述两种感染途径都可能发生。直接感染发生在鸽子间经嘴的接触、成鸽喂食乳鸽、甚至经由卵而感染;间接感染则因健康鸽子吃入感染鸽子所排出的沙门氏杆菌所污染的饮料或饮水而感染发病。
鸽了感染病原体后会不会发病,要根据病原体的种类、数量、病原性、毒力之间的关系而定,几个重要因素如下:
1、毒力
当病原体感染感受性高的鸽子时,其毒力往往会增加,此时该病对鸽子会变得更具侵略性,对鸽群也较危险。因病鸽排出的病原体数量多,一些抵抗性较高的鸽子也会因为无法抵抗大量的病原体的感染而导致发病。
2、病原性
指病原体致病的能力,通常病原体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才会引起疾病。
3、感受性
鸽子本身对某特定病原体的感受性往往是决定感染后会不会发病的重要因素,例如鸽痘病毒通常只感染鸽子(高感受性),其它的鸟类很少感染鸽痘(低感受性),而其他动物如狗和猫根本不会感染鸽痘(不具感受性)。
4、身体状况
此因素是决定鸽子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的重要因素。身体的抵抗力往往会因紧迫而减弱,紧迫因素有可避免的紧迫,例如鸽舍过于拥挤,饮料营养不平衡或不足,这些可以通过饲养管理的改善而避免,但也有无法避免的紧迫,例如鸽子的换羽就是一种天然的紧迫,脱掉旧的羽毛,长出新的羽毛要耗掉鸽子极大的代谢能,因此在换羽期要慎重用药或者选用毒、副作用小的产品。因为有的药物将会加重换羽时所造成的紧迫,而使鸽子无法适应,抵抗力降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5、紧迫因素
(1)、可避免的紧迫:分为非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两种,非感染性疾病例如:营养不良,过度繁殖及竞赛而耗费太多体力,鸽舍的保温不良或通风不良,鸽舍过于拥挤,饲料中毒;感染性疾病,例如:潜伏感染沙门氏杆菌、滴虫、黴浆菌、球虫等病原体,外寄生虫感染,内寄生虫感染。
(2)无法避免的紧迫:分为由饲养情况所引起和自然引起两种,饲养情况所引起例如:换鸽舍,新鸽入棚,因竞赛(装笼、运输、鸽群拥挤、饮水不良、飞翔)消耗体能;自然引起,例如:交配,孵育乳鸽,换羽、换行换毛,气候变化,年老体弱,流行病(如新城疫、鸽痘等)时,
对抗紧迫最好的办法是改善饲养管理、合理免疫预防,尽量去除可避免的紧迫因素,使鸽子有足够的体力来对抗不可避免的紧迫,同时要了解鸽子的生理数据,健康状况,等等,更好地科学健康养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