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鸽子的命运之适者生存

时间:2012-03-06 11:41:52    来源:    发表者: 河北新华鸽舍       阅读次数:
鸽子的命运之适者生存

周末,带者儿子去公园游玩,湖面已经结冰,就像一面大镜子。几只鹅在冰上面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儿子高兴得拍着手唱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时突然身边闪过一个黑影,一只红色的鸽子落在鹅的附近,只见它身体瘦弱,羽毛凌乱,双脚粘满污垢。我倍感亲切,记得原先公园中有一个小动物园,里面养了几十只鸽子。后来,小动物园拆了,鸽子也没人喂了,成了“野鸽子”,最后只剩下几只。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杂粮递给儿子,儿子高兴地把杂粮洒向冰面,这时又有几只灰色的野鸽子飞了下来,它们顿时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吃了起来。

    我突然想起了我养的30多只赛鸽,现在它们正在舒适的鸽舍中享受着大餐呢,它们难道真的比这些野鸽子幸福吗?我看未必,它的命运可能更悲惨,一只赛鸽从出生,就开始了它坎坷的一生。在训练中,疾病,天敌等危险如影随行。好不容易千里迢迢从战场上归来,如果没有好名次,就会成为人们的盘中美味。我们每年孵化的幼鸽数量庞大,但能活过一岁的,估计不会超过20%,能连续几年参赛的也就10%,能传宗接代的更凤毛鳞角。

    我们养鸽人难道都那么残忍吗?我不由想起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它的核心内容就是“适者生存”。在野外,只有强者才能生存,野生动物只有适应了周围的环境,才能生存。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很多物种从地球消失了,很多物种却不断繁衍至今,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野生世界。难道大自然很残忍吗?没有大自然的优胜劣汰,我们恐怕也就灭绝了。

    鸽子在自然界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种类繁多。人们发现了野生岩鸽可以从异地迅速归巢的习性,利用鸽子的习性进行书信传递。后来信鸽成为运动员,开始竞翔,经过人们不断定向培育,不断淘汰,涌现了许多名鸽名系,形成了今天的赛鸽世界。

    没有“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环境,所有生物包括我们人类无法生存。这同样适用于赛鸽的培育,我们只要飞速快而且稳定的鸽子,那些不适应这个“环境”的鸽子很快被淘汰了,只有少数精英才能繁殖后代。这看似残忍无情,实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