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彻底根治家飞丢失问题

时间:2012-03-22 10:28:33    来源:    发表者: 内蒙梦幻鸽舍       阅读次数:
彻底根治家飞丢失问题

 作者:北京宏亮鸽舍  来源:转载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真是一点错都没有,放在信鸽身上也是非常的贴切。每年春天,是我们认为繁育幼鸽的最佳季节,那时候的种鸽经过一冬的休息调整,已经进入了繁育幼鸽的最佳状态。我们用心呵护种鸽,从配对开始到产蛋到孵化过程到幼鸽破壳的那激动时刻,直到它能展翅翱翔,这个过程是何等的漫长,我们为此又付出了多么大的辛劳。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几乎让所有鸽友感到头疼,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相对应的一句是,一天之计在于晨。我想大家每天无一例外要做的事情是鸽子的晨练,也就是早晨的必备课,家飞。随着幼鸽翅膀越来越硬,我想很多鸽友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就是春季幼鸽常常家飞时间很长,表现的很有活力,打开跳门后,鸽子一拥而出,在天空盘旋30分钟左右,问题就出现了。去年的赛鸽逐渐降低飞翔高度,逐渐靠近鸽棚,准备降落,而当年的幼鸽却直奔某一方向而下,也不知道是去飞了?还是去打野了?这个问题我想不仅困扰我,同样困扰着很多鸽友,因为此时的幼鸽一般一去就是2个小时左右,甚至时间更长,接下来便是幼鸽无故丢失,早晨出去20只,等回来的时候可能会少1只,2只,甚至更多……什么原因?无从查起,那我们怎么办?关起来?不家飞?幼鸽时期是成就一羽蓝天英雄的起步阶段,必须强化它们的羽翼和肌肉,所以不家飞是不可能的事。针对以上问题,我这几年做了细致的调查,下面来跟大家分享下如何应对以上问题,仅供参考!

  首先,几年前我同样遇到了上面的问题,都是名血后代,精心呵护后产出的希望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消失了?谁也接受不了,我倒不是多在乎损失的钱,而是在乎我的鸽子到底哪去了。我一定要证实是我的鸽子不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于是在一天早晨开棚后我特意找了附近一个制高点进行观察,发现所有幼鸽都奔着一个方向下去了。于是我出了家门直奔那个方向,终于让我找到了,幼鸽开始确实是在飞,可是后来……我不止看到我的幼鸽,还有很多其他家的,大概一共100只左右的鸽群,而且还有一部分在打野。紧接着,大概有3-4只老鹰直奔鸽群而去,当时就看见几只鸽子掉了下去。

    到这里,原因找到了,幼鸽飞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每天早晨家飞的鸽子很多,而幼鸽辨别能力又比较差,所以导致迷飞,被其他朋友家的鸽子带走,遇到好心的会导致幼鸽迟归,遇到心不好的,则会导致永远迟归。第二,打野,有一部分幼鸽会随大群而落地打野,从而导致被网或被夹。第三,鹰抓,绝大多数幼鸽是被鹰抓,有些能死里逃生,而有些被抓失去飞行能力而落在野外或别人家里,有些就只能成为鹰的食物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自己的做法是:首先,我定做私人足环,为我的幼鸽每只佩戴私人足环,上面留有我的电话,或者可以刻电话号码印章。这样,不管鸽子是被鹰抓伤,还是被网,还是飞入其他朋友家中,或者因伤落野被人抓住,都会有人通知我。即使是不懂鸽子的人,抓了去鸽市卖,那些鸽贩子也会给我打电话。如果排除被鹰抓伤和被网的可能性,那么我可以确切的判断这羽幼鸽就是一只不太优秀的幼鸽,游棚,且游而忘返,这样的幼鸽屡次出现我会考虑淘汰种鸽或拆对重配。还有,我给每羽幼鸽的期限只有三天,三天过后,如果有人给我打电话,我首先要问他,那羽鸽子是否健康状态下被抓,他如果说是,那么我的回答是,您留着吃吧,我不要了。一羽健康的幼鸽三天内,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还找不到自己的家,留着它做什么?

  还有一种方法是,尽量控制放飞时间,如果大批量放飞幼鸽的话,我觉得在傍晚比较合适,有些朋友建议中午开棚放飞,可经过试验我发现即使中午开棚,虽然幼鸽会因为天气炎热而减少活动量,但打野等情况确依然发生。因为春季的幼鸽都比较活跃,所以只有傍晚的时候幼鸽才会因为恋巢和天黑而略微有所收敛,不要担心这样无法锻炼幼鸽的肌肉,羽翼,骨架等。一般幼鸽到3个月以上就会有所改变,此时幼鸽绝大多数是随老鸽飞翔,且恋巢性已经比较强烈,此时就已经不太喜欢飞离鸽棚太远,即使飞远了,此时的它们也有了一定的野外飞翔经验,可抵御天敌,不会过于留恋野外而尽快归巢。家里幼鸽年龄差距较大,可分批放飞,每天早晨只放飞老鸽和三个月以上的幼鸽,傍晚放飞所有信鸽。

  有些朋友采取的是饥饿法,在此我要发表些意见,此法我认为只适合楼房养鸽或职业养鸽者,因为农村平房养鸽,对于才接触外界的幼鸽,外界的吸引力远大于粮食的诱惑。幼鸽时期也很难分清敌我,甚至会随意去其它地方进食,况且即使归巢后,幼鸽也比较喜欢在院子里四处走动而不愿进棚。对于此类问题,一定要制定准确的进食时间,且每次喂食的时候一定要发出口号如哨声等,每次刺激幼鸽的条件反射能力,时间久了,哨声要比粮食好用。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愚见,如有不当之处,请多发表您的新观点,谢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