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悟性与感悟

时间:2012-06-06 10:33:44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帝王鸽舍       阅读次数:
悟性与感悟

作者:帝王鸽舍魏富春 来源:原创 发布者:帝王鸽舍

     有的人悟性好灵感强特别聪明,爱动脑筋,脑子特别好使,一点就透、一学就会、无师自通,这与他的天赋和智商有很大的关系。这样的人想像力特别丰富,而且虚心好学,遇到同样问题他的领悟、灵性、悟性和感悟跟一般人不一样,他有他自己的高超见解。领悟特别快,灵感性特别强,悟性特别好,感悟特别深而且非常到位。

     另有的领悟、灵性、悟性较差,想学就是学不会,你就是手把手的交他,他也弄不出所以然,更谈不上感悟,一生养鸽几十年却与冠军无缘。还有的不动脑筋,不结合实际,想入非非的胡乱感悟。下面就举几个实际例子,以便对鸽友特别是年轻鸽友有所帮助和启发。本文即没有夸奖谁,也没有吹虚谁,更没有夸张宣耀自己和贬低谁的意思。悟性和感悟是两个基本相同的概念!

     这位年轻鸽友,就特别聪明,爱动脑筋,灵性、悟性较好,而且虚心好学。有一天他拿着一雄一雌两只鸽子,让我给他看看是什么鸽子(品种),合不合配。雄鸽灰砂眼(05年北京) 左侧翅膀已断过,是只较典型的詹森鸽子,眼砂较粗立体感较强,荡前角不明显属隐型眼志;雌鸽浅雨点黄眼(05年安徽)是只典型的黄钟(种),淡黄眼细满砂不规则全眼志,内线口(品型圈)较宽;两只均为天落鸟,从外观看为上乘难得的好种鸽。

     我在全面审视过两只鸽子后,认为非常合配,就问他你为啥让它俩这样配?他说:品种我吃不准,让它俩这样配还是你以前讲过的,粗砂配细砂,鸡黄配桃砂,全配隐,宽配窄,大配小(指体型),老配少...。我说:好小子你把我讲的都学走了。他很虚心的说:我怕它俩不合配,让你再给掌掌眼。我说:即然是这样你就让它俩配,不会让你失望的。它俩的这一组合果然成为现实,在1997年春季竞翔赛中,同窝俩一举夺得500公里亚军和17名,该小伙因上大学停喂几年。毕业后2003年重操旧业,05—07三年连续500公里三连冠。

     有位年长鸽友,长我7岁(他68岁)。这是1989年的事,有一天他到我单位找我谈鸽经,他说:你别笑话我,我养鸽时间可不短了,可我不知道啥叫内线口?长在什么地方?我说:哪能,咱共同研究互相学习,不会笑话你的,我以为他是在有意考我,我说不会吧?你真不知道?他说:真的不知道,我看老兄很诚恳。我说:那好吧,我就给你讲讲,我也不一定能说好,我就把从书上学到的粗浅理解讲给他听。

     内线口又叫品性圈,位于眼砂内圈边缘,底砂下与瞳孔外交接处,呈棕褐色的环状圈,分规则和不规则,有锯齿状、荷叶边状、算盘珠状,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赛程的延长而变的又宽又厚,远程超远程鸽较为多见。它是选留种鸽的必备条件,反之没有内线口(品性圈)的鸽子不宜做种(有的人不认这个只认血统,没错每位养鸽者都是血统论者,笔者通过20多年的留意观察论证,凡是飞出好成绩的前名次鸽,其上代均具备这个条件,不是他们不认这个而是他们没有细心留意)。

     接着我从抽斗里拿出一本杂志,上面刊登有较为明显的鸽眼内线口彩色画面,给他看给他指在什么位置,随你怎么讲可他就象听天书,他的领悟、灵感就是没反应,还是听不懂看不见。我说这样吧,你先别着急回去后如有看鸽眼用的鸽眼放大镜,你先慢慢看慢慢感悟,如还是不行你瞅个晴好天气到我家去,我拿只内线口较为典型的鸽子现场讲给你听。事隔两天他到了我家,我就把棚中的镇棚鸟83-2001(宝鸡4名)6年老雌(该鸽89年6岁整)拿给他看讲给他听,而且给他用上鸽眼放大镜,他还是看不到认不出。

     我说:老兄啊!这么典型这么宽的内线口不用放大镜就能看得见,你真的看不见,这我就没办法了。其实,这只老雌是李鸟中较典型的荷叶边状内线口,而且又宽又厚,该鸽曾为我棚繁殖了一系列的子孙后代,成绩显著,名列前茅,而且非常稳定 ,是我棚德高望重的老祖宗,所以,被列为镇棚之鸟(在我棚生活了18个春秋,2003年死去,到目前为止也是我们商丘鸽界年龄最大的一只老雌鸽)。通过这一事例说明,有的人悟性、灵感、领悟不好,感悟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有的人一生养鸽几十年与冠军无缘,问题就在这里。

     我对这位老兄说: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啥叫内线口(品性圈),位于什么地方,什么型状,什么颜色,有无做种价值和意义。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本上海信鸽杂志上看到有篇文章,只说到内线口也没表明内线口就是品性圈,位于什么地方,什么型状,什么颜色,有无做种价值和意义,没有介绍或者根本就不介绍,可能是作者处以保守不愿把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告诉别人。

     好像那时的文章都是这味,在80年代初期的翱翔杂志有篇文章说到提纯复壮,只是说说表面绕绕圈就不往深处讲,什么叫提纯?怎么提纯?什么叫复壮?怎样复壮?一概不讲。自己去感悟吧!要是现在再有人写这样的保守弯弯绕的文章,恐怕会没人看的或者说这人的写作没水平。其实,说白了提纯就是回血,就是亲缘交配,复壮就是杂交,就是异血交配。当时,我对内线口(品性圈)也很茫然,在那个年代有本杂信鸽杂志看就不错了,也别嫌文章内容介绍的不详了。

     那时,即没有鸽眼照片所示,更没有鸽眼放大镜。也找不到名人讨教指点,全靠自己的悟性、灵感、领悟、感悟、最终去破解。就是有实物(鸽子),也不容易判断,那时,我经常吃饭睡觉都在想,都在研究揣磨,当时,凭借自己对鸽眼内的初步了解,即底砂、面砂、外封砂、眼志、瞳孔、结晶体等,决心一定要找到答案破解难题。它叫内线口并不是方口型状物,不能让这个口子所迷惑。

     它一定是一个绕在瞳孔外与底砂边缘下的环状物,就在这一煞那间感到心里一亮,有说不出的高兴感觉,灵感与感悟随之形成,没错就是它。我把让别人从外地捎来的鸽眼放大镜,放在鸽眼上对着亮光一眼就看到了它。是它,就是它。它就是内线口(扣)又叫品性圈,位于眼砂内圈边缘,底砂下与瞳孔外交接处眼志下,呈棕褐色的环状圈。当时,我非常高兴,因为是自己的正确判断,找到了答案,破解了难题,能不高兴吗! 

     下面这位是个养鸽老手,却做出较愚蠢的行为。这个还是那位用肠虫清两片,给鸽驱虫的鸽友,看到早年杂志上介绍,对幼鸽剪条负重训练,比赛时宜取得好成绩的文章,其实此文我是最早看到的(因当时订阅杂志都是在我这集中订阅),文章介绍的不详这是实情,只说幼鸽两边对称剪去三根条,没说是一个月,两个月还是三个月(不到一岁均为幼鸽),是从初羽隔一根剪一根,还是靠着一下两边剪掉6根,或者先对称剪掉一根飞一段时间再剪,此文没作介绍。而这位鸽友不作分析,不作判断,不去领悟文章实质,而是马上照搬照套。

     把刚起飞上房的6只幼鸽两边,从初羽第一根对称齐根剪掉三根共6根,一下剪了个大豁口。他的鸽棚在四楼阳台上,当时马路东侧是一片空地。那时我的鸽舍在马路东侧空地南侧五层楼顶,离他有30米左右,他每天放鸽我都能看到。因阳台面积有限他共养了十几只鸽子,头天晚上把条剪好,第二天早上放鸽时,十几只鸽子往外一冲,成鸽起飞而6只刚剪过条的幼鸽,一下掉到马路东侧空地里,我看的清清楚楚,我说唉!快下楼捉去吧!我也连忙下楼去帮他捉鸽,你这又是从杂志上学的?多么愚蠢的做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养鸽实践过程中,每位养鸽者都会有自己的悟性和感悟,想像力丰富这是好事,但是一定要结合实际,理论和实践得出的感悟,是最有价值的。不结合实际想入非非的胡乱感悟,是要吃亏的,是行不通的,是要跌跤的。别人的好文章介绍的好经验好方法,有的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可以学习和借鉴,但一定要有表及里去伪存真,多动脑筋用心领悟,用自己的灵感和悟性,从中感悟出适合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要生搬硬套。像本文中介绍的真人真事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去讲而且篇幅太大,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就到这里吧!

                                    2008年10月29日拟 2012年6月6日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