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建棚至今,只要参加比赛,训练就是一件劳神费力的工作。本人关心过许多地方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台湾省的高强度幼鸽赛训练方法,也在这几年的训赛过程中不断的改变训练节奏与强度,加上对训练过程中的观察,对本棚的训练有了一些体会。
训练与恢复是一对矛盾,只训不恢复,鸽子很快就会疲劳,而高强度的训练辅以准确的恢复手段,能够提升鸽子的竞技状态进而提升飞速。
我将训练按程距分为短程、中程、长程(5~30km为短、30~80km为中、100~200km为长),按一周拉出去训练的次数分为低频、中频、高频,两项指标综合考虑,可以准确的判断鸽子的训练强度。比如一周内在10km内训了三次,我认为这是低频短程,强度值为低。而一周内进行了十次10km的训练,强度值就是中等了。训练还要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去年春赛训练时值大雾多日,计划一周训10~20km四次,结果每次训练都因大雾而迟归,有时会第二天归,一周下来,失鸽5羽,大部分赛鸽都现疲态,由于天气不好,将一周强度值为低的训练周变成了强度值为高的训练周,接下来只能停训进行恢复,这种恢复是被迫进行的,应该算作训练中的大失误。
这里又有了一个主动恢复与被动恢复的概念,如前述,当鸽子训到疲态可观察到了再行恢复,这种叫被动恢复,这是赛鸽身体产生运动伤害后的恢复,这种恢复事倍功半。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根据训练与比赛强度的不同,辅以相等的恢复手段 ,掌握鸽子的生理节律,使鸽子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高强度的训赛中恢复到正的身体状况中,这就是成功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