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老鸽正常产蛋窍门

时间:2012-11-27 09:18:27    来源:    发表者: 衡水欢喜鸽舍       阅读次数:
老鸽正常产蛋窍门

        昨天和大哥说起种鸽育种的问题,有的朋友包括我自己,有的种鸽六七岁就不下蛋,或者下蛋无精。电话讨论了半个多小时,基本总结了以下几点,现在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一般咱们自己家的鸽子用来做种前,都是经过实战的考验。就我而言,经过几场比赛,没成绩的不会留做种鸽的,一般都是以脚理论,只有取得过好成绩的,才会移驾种鸽棚。有此观点的朋友,一定要掌握好鸽子放飞的频率和强度,有的朋友只要一次跑得好,就次次都放,没有给鸽子足够的休息时间。如果遇到恶劣的比赛环境,鸽子体力达不到,也许能够归来,但身体的器官受到损伤,有时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导致以后比赛不快,并且留种后直接导致蛋无精,或不下蛋。
  二、现在由于比赛的频率高,奖金大,有的鸽友乱用药,天天是呼吸道、毛滴虫、球虫、体内虫、兴奋剂,把鸽子养成药鸽子了。老话说,是药三分毒,乱用药导致鸽子免疫力下降,并对肝脏肾脏造成损伤,使种鸽的使用寿命缩短。本人主张,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乱用药,要用最好是中药,对鸽体损伤较小。
  三、就是一对好鸽子出的鸽子成绩不错,就拼命不停地下蛋,有的甚至都想从鸽屁股里抠蛋,导致种鸽过早的身体损伤。过去有本书上说种鸽,特别是母鸽,一辈子下多少蛋是有数的,虽无从考究,但我觉得有一定道理。过频的下蛋不但种鸽身体下降,出的幼鸽素质也不会很好。记得有一位前辈说过,要想养好鸽子,必须会饿鸽子。要想配好鸽子,必须学会单鸽子,我一直觉得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建议一对种鸽一年下蛋的数量是三对,最多不能超过四对。

 

    四、有些鸽友为了提高种鸽的纯度,过度的近亲交配,导致鸽子虽然纯度高了,但个体的素质差了。这个要从遗传学考虑,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只知道果,说不出原因,但身边此类事经常发生。
  五、种鸽最好能外出自由飞翔,这样能提高身体素质。有些朋友是高价引进的,怕丢失,那就给它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它在棚内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保证矿物质的充足。如果真的还不行,就狠心让它们活条,也许有奇迹发生。我有一朋友母鸽十岁了,下几窝蛋都无精,把它放开了,由于搬家它又回到以前的住处,正好送人的公鸽子回来一只,在原来的棚内自由恋爱,也无食水。有次朋友回过去住处,发现外面有飞的一对小鸽,窝里还有一对在嗷嗷待哺,甚喜,竟靠打野育出四只子代。于是带回现住处,换一羽雄又成了一窝,以后再不下蛋。
  我有一个朋友前几天去他那看鸽子,公鸽十六、七岁了,还能成蛋,过去听说这老雄早不成蛋了。问其如何做到,他讳莫如深,开始还不想讲,后来酒桌上还是经不起我死缠烂打,终于道出实情,他一般不给鸽子用药,这次他用中药刺五加片,配六味地黄丸连喂半月,没想到竟有奇迹发生。
  对与不对,仅供大家参考,如觉得本人这都是无稽之谈,一笑而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