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赛鸽快速归巢管理技巧

时间:2012-12-11 09:25:04    来源:    发表者: 黄伟鸽舍        阅读次数:
赛鸽快速归巢管理技巧

        人类利用鸽子异地归返的能力来传达信息或参加比赛。但鸽子不知道自己是在为我们服务或是参加比赛,它只知道要尽快回到自己的家里,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它要快速回家呢?
  饥饿、恋巢、恋配偶、恋鸽卵、恋幼仔等都是促使鸽子快速回家的原因,其中饥饿才是诱使鸽子归巢的最主要的原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食物是人类及动物生存的最根本需求,只有在满足了对食物的需求后才有对其他的追求。人类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是不会先去追求名车、洋房等奢侈品,鸽子是低等动物,它的追求是比较简单的,在满足了对食物的需求后,就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没有其他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鸽子经过人类几千年的驯养进化,已经习惯于人类为其提供食物。在其巢里如果有稳定的食物来源,鸽子一般不会到外面打野寻找食物,在鸽子的看来“家”是可以为自己提供食物的唯一地方。所以鸽子在比赛中使其保持强烈的饥饿感,才能促使其快速归巢,鸽子不知道它是在比赛,只知道赶紧回家就会有食物吃。
  有人说饲养信鸽技术就是“饿”的艺术。“饿”可以培养鸽子与人的亲和力,对手抓鸽、打鸽钟报道有利。“饿”可以使信鸽日常家飞驯养管理得心应手,鸽主一个口令,鸽子一个动作,鸽子绝对不会养成散漫的坏习惯。“饿”可以使鸽子在比赛中“归心似箭”、“奋勇向前”。
  之所以说养鸽子是“饿”的艺术,关键是掌握一个“饿”的度,饿过了头会使鸽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比赛当中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支持,而无力飞行。而如果喂得过饱,平时家飞驯养就会不好管理,比赛时鸽子带着满嗉囊的食物,一、是鸽子在放鸽车里产生应激停止消化,产生涨归现象;二、是满嗉囊的食物影响鸽子飞行,就像如果运动员在参加跑步比赛前先饱餐一顿就上场,那他一定不会取得好成绩,甚至还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三、鸽子在没有饥饿感的情况下,身体机能一定不会处在最高峰,鸽子和所有动物一样,也包括人类,只有在饥饿状态下身体运动机能才能发挥到最大。动物在饥饿状态下为了获取食物,才是最凶猛的时候,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至今也还保存着这种特性,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空腹进行,处于半饥饿状态才是身体机能的最佳状态。鸟类在大自然中,飞行是为了去寻找食物,只有在饥饿状态下鸟类的飞行能力才是最好的时候。
  赛鸽在比赛时,如何使其既保持强烈的饥饿感,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能量支持?这才是最关键的。饥饿感是归巢的动力,能量是归巢的保障,所以赛前最后一餐的饲喂时间、饲喂量、饲料营养成分就非常重要,最后一餐喂的早了、少了,鸽子在比赛时虽有饥饿感但没有后劲,影响冲刺阶段的速度;喂的晚了、多了,鸽子比赛时没有饥饿感,归巢动力就会受影响。
  300公里以内赛段,在交鸽当日上午8点至10点饲喂最后一餐,约八成饱就可以了,水全天供应,这样到晚上六七点钟集鸽时,赛鸽嗉囊里的饲料已消化十之八九,基本程空腹状态,所储存的能量足够应付4小时左右的比赛飞行。500公里左右赛段的最后一餐,可安排在中午11点至12点期间饲喂,八成饱,水要供至下午四、五点钟集鸽,赛鸽嗉囊饲料充分吸收水分,呈半消化状态,所储存的能量和水分可应付七、八小时的比赛飞行。
    700公里以上级比赛,开笼前或中途会喂食喂水,所以最后一餐按平时饲喂时间就可以了,饮水里最好加一些葡萄糖,帮助赛鸽多储存一些能量,来应付漫长的比赛飞行。具体操作时还须根据天气预报,开笼当日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如果预报比赛日天气不是很好,赛鸽归巢时间会延长,那么最后一餐的饲喂时间要适当后延,饲喂量也应适当增加,使赛鸽有足够能量应付恶劣天气的飞行。
  赛鸽比赛是赛鸽子更是赛人,好鸽子加好的管理技巧才能造就好的赛绩,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