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和一般性疾病的区别
传染病和一般性疾病有着很大区别,传染病均具有传染性,发病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表现为发病急、病势猛、传染快、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即具有群发性,而且某些传染病的发病时间还有一定的季节性。
传染病的发生,一般与饲料、营养没有直接的关系。发病后多数有体温升高的变化。
传染病中除了病毒性疾病可用有关抗病毒的免疫治疗剂和疫苗来防治外,细菌、寄生虫病等可用抗菌素或抗寄生虫药进行治疗。区分开传染病和-般性疾病很重要,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一鸽有病全棚吃药的弊端,最大程度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来保护好信鸽的肝、肾脏等内脏组织器官。
传染病均是由相应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因此,在其病灶或分泌物、排泄物中匀可检出病原体。而一般性的普通病均无上述这些特点。
一、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1、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也叫经蛋传递(抱括隐性感染)某一种传染病时,体内的病菌或病毒侵入蛋内部,传播给下一代。能垂直传播的疾病一般有: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霉形体病等。
2、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也叫横向传播,是指病菌或病毒通过各种媒介在同群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传播。其传播方式量大面广,媒介物也较多。饲料、饮水、空气中的飞沫与灰尘,粪便、运输的鸽笼、车辆或者昆虫、飞鸟等。以上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传染环节。
二、消毒方法
为了更好的保证信鸽的健康,鸽友们除了建造一个合理的鸽舍外,还要针对传染病进行鸽体、环境和鸽舍中的病源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进行消毒或杀灭,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这就是消毒工作。
信鸽的消毒工作是在第一时间杀灭病源微生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保证鸽群整体建康构筑的第一道屏障,这就是预防。
1、环境消毒
⑴百毒杀(双链季铵盐消毒剂)为广谱、低毒等优点的常用消毒制剂,对各种病毒、细菌及多种霉菌均有杀灭作用。水溶液无色无气味,无刺激性和腐蚀性,其消毒力长期保持,基本不受酸碱、粪污及光热的影响。它是低浓度瞬间杀菌,一般可持续7天的杀菌能力,穿透力强,对饮水、环境、器械消毒杀菌,口服、喷雾、冲洗均安全有效使用比例参见各种不同产品说明。
⑵福尔马林(36~40%甲醛溶液)5~10%该溶液(或加10~20倍的水)适用于鸽舍或舍笼的消毒。但室内应在喷洒后关闭门窗,才能发挥熏蒸的作用。甲醛溶液,对病毒、病菌都有很强的杀伤力。该药挥发性很强,其气体有刺激性和毒性,可将细微孔隙中的微生物杀死,故适用于熏蒸消毒,可熏蒸笼舍、鸽具等、公棚在比赛结束空棚时用此法效果好,使用熏蒸消毒应注意做好防护防止中毒。
2、公棚消毒
门前消毒池、鸽舍的事先消毒、饮水消毒、空气和鸽体消毒。消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消毒剂的浓度、温度、作用时间。对消毒药液的用量也不可忽视,一般对地面的每平方米应有0.5~2升药液;对墙壁和晒棚每平方米应有0.5~1升药液。公棚的出入口要建一个与门同宽、长1.5米的消毒池。消毒池内铺垫草或地毯,浸以有效高浓度消毒液,定期更换,强制来访鸽友工作人员或车辆进行出入消毒,而且要严格坚决的执行才有效。
为了取得最好的消毒效果,消毒顺序为:彻底清扫,铲净粪便→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消毒药物进行喷洒(要求被消毒地面和其他工具等保持潮湿20~30分钟以上)→用火焰喷射器对墙壁、墙洞等死角进行烧灼。
3、饮水消毒
在养鸽中饮水消毒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消灭饮水中原有的病毒和细菌,更重要的是使饮水保持一定的消毒力,当个别鸽发生传染病时,其口中排出病原能在饮水中被杀死,不致影响全群,所以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防病措施,绝对不能忽视。平时浓度不宜太大,以免破坏肠道正常栖居菌群。发生传染病时加大用药浓度只能是暂时的,一般在1周后应恢复正常浓度。
4、空气和鸽体消毒
为的是加强预防经呼吸道传染的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病、鼻炎、鸽瘟(Ⅰ型副粘病毒病)等。如通风较差,群体密度较大,天气炎热,应每天带鸽喷雾消毒1~2次,要求雾滴很细,呈悬雾状态,这样用药量不会太多,而且可以避免舍内太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