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入会参加比赛以来,本人经受了养鸽的悲伤。特别是2012年秋季700公里的赛事,此赛事我参赛的爱鸽14羽,一星期后归3羽,满月后归2羽,共归5羽。
过后思过:一部分原因是500KM比赛归巢后没有认真对待下一场比赛,没有做到疾病预防及营养的补充,700KM的赛事上笼前4天鸽子的姿态开始退落,主要的症状是:减食、拉水状粪便、家飞时间大大减短。恰好这四天出差外地,只能做到电话询问家人喂鸽子时的情况,直到上笼时都没有见到鸽子、也不知道鸽子的状态就叫鸽友帮忙集鸽了。
比赛开笼后我的心情不是很好,一直等六天早上才见两羽归巢(其中一羽于当天中午死在鸽棚)、第八天归巢一羽、第三十天归巢两羽。剩下的四羽中的三羽回来后一直拉水粪便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正常,对这三羽病鸽起过“杀心”,但最后不忍心。因为回来的鸽子都是我最喜欢的选手鸽并决定留种的,所以只能隔离继续观察。
对于一个刚进入赛鸽圈的新手来说确实难以承受如此的打击,前两年因为每次赛事都碰到疾病不能正常飞出赛鸽的水平而不能鉴别出种鸽配对的优劣。2012年我总结了经验,自鸽子开家日起实行了预防为主、营养调理为辅的方法管理了赛鸽,结果500KM赛事前的赛绩很满意,但在500KM归巢后刚碰到预防鸽病的鸽药正好用完而没有做到预防疾病,没有时间调理赛鸽体质,参赛鸽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参赛造成“准零”归巢的结果。大家试想:赛鸽运动的真正的奥秘是什么?开始我养鸽时有人说赛鸽运动赛的是种性;也有人说赛鸽运动赛的是天气等等。我的个人感受是鸽子赛的是时间,鸽友赛的是心态等。
我经过两年的养鸽之旅发现短短的两年内两广的赛鸽总是发生大面积的疾病,如此发展下去试问:最后赛鸽运动可能发展到赛的是鸽子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的水平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