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固先天之本

时间:2013-03-16 09:18:07    来源:    发表者: 云雾鸽苑        阅读次数:
固先天之本

  最近和鸽友们在一起,虽三句不离本行,但谈话内容都集中在配对作育健康崽子上,议良策,说妙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招数。咋样才能做到抓时令,作育优秀健康鸽?本人无形也启动了机器,开动了脑筋,掺和了进来。

  就本人所处的环境而言,接触得更多的是农村鸽友,相当一部分人,在作育上显得原始,认为配对就是雌雄放在一起,能产蛋就行了,缺乏新的做法与理念。正因为这些低标准的作育,才导致了他们出赛取胜的艰难。

  本人退休后,自迷上了养赛鸽,每日与这些难兄小弟们厮混在一起,不是集于鸽市,便是去东家串西家,钻鸽棚看鸽、侃鸽。哥们的厚道、朴实、真挚,每每都感动着我,可是就是有一点,养鸽作育随便凑合,让人实在担忧。据本人所碰到的一些情况,明明是沙皮蛋照样孵化;不够格、无质量的薄皮蛋依旧作育;更有甚者人工助产,从蛋壳剥除的崽子照常让种鸽呕喂。当你给他指出这样作不出好崽子,他们却认为种鸽血统好,这些不碍事。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心里总感到不说说就内疚。阳春三月春光暖,配对作育正当时,不妨在此一聊。

  农村人养鸽步步艰难,买鸽买料钱,都是靠平时一点一点节俭下来的,虽说都是取乐,但凑合作育,用不够格崽子比赛也是个花钱劳神事。花了钱,无成绩,有乐无趣;花了钱,有成绩,有趣有乐,双赢乐哉美哉。低标准作育碍事不碍事,不是口头说了算,实际赛事是最好的验证,在此,不说他人赛事成败的长与短,就我本人两例不精心作育,带来的失利后果,也让人够心酸。二零零七年我棚一对强强主血,其子代进奖率较高,当年秋出了一对崽子,因孵化过程吸收发育不好,破壳后双双长脐带,呕喂一月出窝,表面看健康、机智、聪明,正因为只考虑了好血统,将这两羽崽子交到了宝鸡鑫昊春棚。来年春清棚依在,每羽收三百,交了六百元,短训五十公里,就肉包子打狗,不见踪影。另外一例损失更大,去年春作育,急于求成,仓促行事,冬前未作系列调整,种鸽未到状态,腊月下旬来了个早配早搭对,加之产蛋后,又遇上十多天的倒春寒,幼崽出壳普遍缺乏活力,生长缓慢,给公棚交鸽时又忽略这些不利因素,挑选了一组交到了咸阳天禄堂公棚,结果五百公里决赛无一羽进奖,五千元参赛费白白打了水漂。由此可见,作育过程和环节丝毫马虎不得,必须坚持用优秀健康种鸽产的优质鸽蛋,再孵出健康幼崽。

  有了好种鸽,不等于一定能作育出好崽子,对于身置农村鸽友来说,更新观念最重要。配对作育要牢固树立鸽蛋上的健康新理念,只有这样想,这样扎实做,方可逐步迈上成功之路,在实际操作上千方百计让好的种鸽搭对,再产出高质量的鸽蛋。

  如何能在优质鸽蛋上作育出健康幼鸽?以愚浅见:

  第一之要,把种鸽雌雄养在状态上,只有状态鸽才能生出有质量的好鸽蛋。状态鸽难养好识别,雌雄到了求偶巅峰期,根本不存在配对难问题,“干柴见火即燃”,放在一起就亲昵,交尾踩蛋,这样生出的鸽蛋多为上品。要摒弃健康鸽就是状态鸽的旧观念,健康鸽只能说是无病鸽,无病鸽不等于就是状态鸽。雌雄在一起,无求偶欲望,虽都健康,但这却是一种典型的不在状态,应继续单养调整,不可用时间强配,“强扭的瓜不甜”,作为配对警句想来还是比较适用的。

  第二之要,种鸽下蛋育崽必须要有节制观。前不久,中信网发表了一篇题为《种鸽不是产蛋器》文章,本人读后很受启发。再好的种鸽无节制地产蛋孵崽,很难作育出优秀崽子,高名次冠军更是无从谈起。一个成功者对种鸽的利用十分重视稳、准、少的节制原则,他们始终把希望寄托在每年只出两三窝的鸽蛋上,真正体现了作育崽子要优生优育。对优秀种鸽不是无休止地使用,常年静养才是他们真正的好养功、好做法、好经验。“头窝金,二窝银,三窝作育不丢人”,这是玩家们的精辟总结,很值得我们农村鸽友借鉴。

  第三之要,大胆启用年轻种鸽。产好蛋,出好鸽,不可固守模式,抱住几对老种鸽不放,如是这样实属一种没出息的作育观。沙皮蛋、薄皮蛋,一窝只成一枚蛋,多数都源于高龄老鸽。不失时机启用一至五岁的年轻种鸽,作育出的崽子成功机率较高。年轻种鸽精气神充盈,所产的蛋质量好,崽子活力旺,这是自然造就的。本人曾作过对比,一至两岁鸽产的蛋,蛋皮格外光滑富有韧性,蛋黄蛋清粘度极强;六岁以上的老龄鸽蛋与年轻鸽蛋相比较质地差距十分明显,蛋皮既脆又薄,敲烂后,蛋黄和蛋清粘度欠佳稀松,用这种低质蛋孵出的崽子很难有强势活力。“自古英雄出少年”,玩赛鸽也应此理,少壮是万物强盛之源,疏不得,忽不得。

  第四之要,要想好鸽生好蛋,最终还要靠养功。养功不是一日之得,是靠学习、靠实践、靠顿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历练总结逐步提高。配对作育更要扎实的养功,种鸽雌雄的单养调整,驱虫防疫,胃肠定期保健,饲料的合理搭配,生蛋期间微量元素(上好的保健砂)以及钙的补充等,这些都要细细地观察到位。所提这些虽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只要辛勤付出,精心管理,抓源头,起好步,固先天之本,把幼鸽作育在高质量的鸽蛋上,或迟或早总会有回报,功到自然成,到那时我们农村人养鸽条件虽差,鸽子照样能飞好,照样玩得开心,赛得有趣。

  上述闲言碎语,仅供和本人朝夕相处的农村同道挚友参考,也算作为他们鼓励、呐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