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善于模仿,纵观鸽界,有许多成功的赛鸽家都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娴熟的运用着模仿的技巧而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目前中国赛鸽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鸽友们经过了几年的引进,棚中都不缺乏各种名系种鸽。许多鸽友经过几年的做育,比赛,检验出一些理想的种鸽和配对,作出了许多在比赛中发挥优秀的赛鸽,但几年下来,随着这些理想种鸽的年龄增长,已是廉颇老矣,再想作出优秀的赛鸽已是力不从心,毕竟每个鸽友棚中理想的种鸽和配对都是少之又少。这时,一些鸽友就模仿掌握的育种方式来做育,或用理想配对的雌雄个体的平辈重新组对,或用一些高位入奖的赛鸽近亲回血做育等等,来模仿以往的理想种鸽和配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使成绩得到了延续。
还有一些鸽友,在常年累月的比赛中仔细的用心观察,观察散赛和公棚高位入奖赛鸽的所有细微特征,做到对某一路品系的细微特征胸有成竹。等到新一年戴特比,送公棚的时候,就模仿往年入奖赛鸽的特征来戴特比,送公棚,来增加赛鸽入奖的概率,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模仿是创造的初级阶段,也是比较容易的阶段,但在育种上,模仿需要的是悟性,而悟性又来源于常年累月的比赛的里,模仿往往可以成为走向成功的捷径,但模仿觉绝不是邯郸学步,照猫画虎般简单。没有一定的育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往往更会功亏一篑,输得一败涂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