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刊登在《信鸽365》杂志 2013年第二期
许志海
我之前跟一位鸽友聊天得知,他在比赛期间对选手鸽“用药”之狠,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步。当然,他的选手鸽最终比赛结果并不是太理想的,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通常对于选手鸽的调理是通过,“练习-休息-食补-练习”这样的循序渐进的训鸽过程;而用大量的激素类药物来刺激选手鸽的状态,一但遇着恶劣天气和拉长比赛距离结果可想而知。大量的使用药物,也对很多选手鸽内在影响很大。我认识的一位鸽友就是大量的使用药物让比赛回来的雌鸽从此不生蛋了。
是什么让部分鸽友如此着迷于“用药”呢?理由很简单就是希望可以跑到高位成绩,但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合理的”用药”是在鸽子本身体质好的情况下,一种”锦上添花”的做法,并不一定是取胜的关键之道。
如果“用药”是万试万灵的取胜之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鸽友去引进他国的冠军鸽回来,而不是拼了财力去买药啊?鸽子飞不飞要是全取决于用药,那大家全是高手了,没有不会的,只要按照厂家的说明书你就可以成为鸽界的“高人”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种才是关键所在。试想一下,你把自己的鸽子送公棚里的比赛,你如何“用药”?这就是完全不可行。在公棚里没有人可以帮你“用药”,还是要靠鸽子本身的素质才可以取胜。
所以,那些想着能够凭借“用药”取胜的鸽友应该清醒一下。我们还是要清楚认识到自己棚里的种鸽素质,千万不要让“用药”毁了自己多年的信鸽竞翔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