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第一章 探索信鸽血统的意义

时间:2013-08-21 11:09:46    来源:    发表者: 基尼斯之最中国1号       阅读次数:
第一章 探索信鸽血统的意义

注:本文刊登在《信鸽365》杂志 2013年第三期,转载请注明!

有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请注意这些话是指生物本性而言,绝无社会意义),这些话是铁定不变的定律。而我们养鸽者所养的鸽子之优劣也是完全取决于血统,这也就是血统的重要性。但当我们养鸽者热衷于各种的偏方选择种鸽前,请别忘了这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血统。
   回顾19世纪末卡尔.伟奇崛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此时欧洲鸽坛已极具规模和水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大陆因为是主要的战场,几乎一切都被破坏殆尽,当然已有相当水准的一些鸽子也亦难逃一劫,所以有许多好的铭鸽、铭系也从此在鸽坛上消失掉,因此为后辈的我们,也无缘去体验上代铭家们所繁衍出来的种系之威力,唯有凭借残缺不全的方式来想象。也幸亏战后硕果仅存的少数几位铭家,能再将其手上的有限之鸽子努力繁殖育出,及至今日才有现在蓬勃发展的全球性的赛鸽活动面貌。
   在数十万名的养鸽家中,有些是名垂青史,但大部份则是默默无闻,这其中是牵涉到养鸽家本身的竞翔能力和育出的功力,如果能在这两点都有杰出的表现,那么他也将在鸽坛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当今因拜科技之赐,有许多的养鸽者可透过媒体的宣传,一下子得到名利双收的目的,但毕竟不能持续很久。我们鸽友可由30年、20年甚至10年前靠广告打响知名度的鸽舍(这里所指是以不实的广告者而言,如是以真实的资料广告,则是有助鸽友们得到更多的信息),又有几个还是今日当红的鸽舍呢?想这种情形也将会在国内出现。因靠广告打响知名度者,在风光一阵子之后,这些所谓铭鸽舍都会消声匿迹了。毕竟没有真正实力的鸽舍,或许在能藉媒体美丽的包装流行一时,但绝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鸽界中永续留存下来。同时坚强的竞翔能力是来自经验的累积,以及对鸽子本身的了解。具有雄厚的育出功力也是来自经验的累积,当然,详实的育出纪录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西欧鸽坛战后的第二代养鸽家(大约鸽龄在2030年左右)中,许多享有盛名的鸽舍,都是在无意中养到一对『黄金配对』而成功的。所以在西欧的鸽界中,我们可认识许多所谓的『黄金配对』,但在这些著名的『黄金配对』下代中,大家可否轻易地指出许多名声更盛于上代的黄金配对呢?1羽或1对优秀的种鸽,可以育出数代的优秀鸽来,但其血统终究会逐渐的减少的。因此,唯有经过有计划的繁殖育出,才有可能使这些优秀的血统延续下去。西欧战后的第二代的养鸽家中,能用心去钻研血统的鸽友幷不是很多,所以大部份的铭家其声名幷不能超越前一代。
   但要如何地去育出好鸽子呢?在本文的开头已提及,当然最最重要的是牵涉到血统的问题了。既然血统重要,那么作为身份证明的血统表就是必备的条件,可是血统表的制作是出自人的手,当然其间不免有不实或伪造的,所以我们养鸽者的判断就要极为的小心。可是在竞翔比赛愈来愈激烈的今日,国内大部份的养鸽者并没有详细地去记录鸽子的血统,我们常常碰到很多的鸽友均是凭记忆或鸽子的外表来作判断,甚至还有不少的鸽友连血统表都看不懂,大家想这样的情形养鸽的水准是否会进步呢?
   也有鸽友会提问鸽子的血统表有那么的重要吗?但您是否知道要书写一张详细又正确的血统表要花费多少的时间吗?而鸽友们您可曾经仔细地去分析血统表中的含义吗?它又为您透露了多少讯息?有些鸽友们喜欢引进冠军鸽或获奖鸽当种鸽,这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其结果也是有很多是令人失望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该冠军鸽或获奖鸽的血统有问题,到了这一代其优势遗传已中止了。这种鸽子当然也就毫无引进当种的价值了,鸽友们您认为对否?。
   什么是鸽子的血统呢?此乃指某1羽鸽子之父、母缘由,当然该鸽的父、母鸽自身也有它们的各自的来源,如此延续多代,这就是所谓鸽子的血统。所以这一切都以它们的出生,而逐一的记录下来为依据,如果没有正确的记录,那么这羽鸽子的血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此处所谓的价值,是指我们养鸽者从这羽鸽子的血统表(书)上去判断它的实际价值(是指好、坏及育出上之性质而言),而不是指能卖出多少价位之表面价值。
   在前面已提及过:鸽子的血统是要经年累月一一记录下来的,但是其前提是『绝对的正确性』,如果记录不正确的话,那所费的功夫也就是白费了。或许会有鸽友们会说他的鸽子是没有血统的,或说血统并无用处,他拥有的是所谓『再来系』(除原来的岩鸽外,即使是再来系它原来的祖先也是有血统的外来系鸽子),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所谓的『再来系』的鸽子并非没有血统,只是我们养鸽者不知它们父、母的来源,不知道其血统与没有血统完全是两回事。您的鸽子因为没有详细的作出记录,导致日后它们的血统不明,这可说完全是育出者的疏忽,而非鸽子之罪也。
   同时我们鸽友中也常会有鸽友问您所养的这羽鸽子是什么鸽种或什么鸽系?在此我们先来将『种』或『系』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此『种』或『系』是狭义的鸽子专有名词,而非生物学上的分类。在养鸽圈中,我们养鸽者所谓的系,大概是指某人所养的鸽子,通常我们鸽友都以饲主的名字来称呼之(唯日本有特定命名的鸽系,例如北辉系、渡海系……等),像詹森兄弟的鸽子,我们通称为詹森系,但事实上他们的鸽子是由史库特斯.克莱曼斯及华普利的鸽子所组成的。安得烈.凡布利安娜所饲养的鸽子,我们称之为凡布利安娜系,而实际上它们的组合更是复杂,较早期的不讲,稍后再加入凡林贝尔坚博士、列巴尔兄弟、司翠克尔波特……等人。虽然我们所谓的『系』是以某人所饲养为称呼,但是每个系的确在个性及外表上都有其固定的雷同点。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呢?试想当您想引进1羽鸽子时,您所挑战的外表是否投您所好?所以引进的外来鸽,其外表一般也都是雷同于您目前所拥有的鸽子相似。个性的要求也是一样,加上鸽舍内原有的鸽子数目较多,外来鸽只占少数几羽而已,因此一旦交配繁殖下去,经过几代后自然融入您原来的鸽群了。此种论调的适应范围有两个前提:第一是饲育者的历史必须久远;第二是所饲育的鸽子不能太杂。经过如此一来,其外观、个性才能趋于一致,然后将它们称之为一个特定的『系统』才不会太过于离谱。
   又因为每个人对于鸽子外表的喜爱的观点程度各有不同,再加上所居住环境的相异和赛程的不同,所以虽是系出同源,但日久之后,鸽子的外表当然也产生一些的差异。明显的差异例如詹森和克拉克、J.B恒得利、烈斯美特.马太依斯……等等皆是如此。
   几乎所有的育种专家及竞翔家都有一个论调——鸽子的血统愈纯、系统愈少(也就是不要太过于复杂)愈好,其成功率愈高。这个理论仍然是很多鸽友们视为成功的不二法门。可是也有相当多的铭家的饲育经验,则持另类的看法,也给鸽友们一个思考的空间。纯种适合当种鸽、异血杂交适合于竞翔比赛,此一观念延伸到上述之论调。此一观念之形成自有其时空因素,因为早年鸽子得来不易,尤其是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几乎一切破坏殆尽,所留存下来的鸽子很少(对于众多需要的鸽友们而言)。因此鸽友们都尽量利用手中有限的鸽子去繁殖育出下代,好鸽子极不容易获得,所以一些铭鸽的直仔、姐妹与他人鸽舍中的铭鸽血亲交换的例子十分的普遍。而交换入手的鸽子,往往又为鸽主再育出满意的铭鸽来,尔后以此铭鸽为主轴,在融入自己原有的鸽系,经过二、三代以后又成为鸽舍内的主流。在客观的环境下,造就今日各鸽舍的繁殖育模式来。
   早年西欧的铭鸽搜集家并不多,而且他们也不致力于竞翔比赛,是大量集结下来的铭鸽,其下代也无太大的好成绩出现。但自80年代之后,像德国的赫曼斯集团、荷兰的艾伊亚康普家族,他们都大量引进铭鸽,今日在西欧的杰出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种强而有力的事实证明,似乎可以推翻前面的“种系要纯、要少”的理论。当年大家没有畅通的管道、没有充裕的金钱(同时因欧、美国家养鸽纯是在消遣娱乐的性质,奖金不大,所以也很少有买卖鸽子的行为,现在这种养鸽者还有很多,笔者曾经多次去参观欧、美的一些赛绩极佳的鸽友,一提到要向他们买鸽子,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会说他并不卖鸽子,因为不卖鸽子,所以也当然没有媒体的炒作,外界就不认识他们),那么纯种理论以另一个角度来看,是否可视为环境妥协下的产物呢?
   若像比利时的传奇铭舍,无疑故路易斯.彼柏曼肯定是其中的一员,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首度于Malines建了第一座鸽舍,及至1968121过世的最后拍卖会截止,在这短短的20年间,他成就了大部份鸽友们所不能达到的辉煌成果。单单在1956年—1968年间(1963—1964年因鸽舍迁移的关系中止比赛),总共获得74次的冠军(这项记录是单一计算而不重复)。但您可知道?路易斯.彼柏曼的鸽子完全是杂交育成的,无论是当种或参加竞翔,都同样得到令人十分满意的结果。当然他死后的拍卖会中,其鸽子的拍卖价格也创下了空前的高价。这个血统的鸽子自70年代也开始引进到台湾,其下代至今无论是陆上竞翔比赛或海上的竞翔比赛都有相当好的成绩表现。

   所以这一另类的模式,其遗传是来自其上代,若是能够全部都是经过筛选优秀的种鸽,再经过多方的交配,那么无论其下代遗传是来自哪一上代,都不致会育出太差的后代,这项理论已经过多年的实践,其结果倒也是令人有满意的成果。笔者也引进不少的路易斯.彼柏曼系的鸽子饲养,也同样学他以杂交方式来繁殖,其后代不只在台湾有好成绩表现,送到国内的少许此鸽系的鸽子也同样飞出成绩来。

b5e4114c8d9360ae45bedcb5afd2775f.jpg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