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想必很多朋友们都看过,李幼斌主演的,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个性情暴烈,一意孤行,总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但是他总能打胜仗,这个就讲究策略了。我近期重温了一下这部电视剧,突发很多感想,是不是能把剧中李云龙身上发生的事,说过的话运用到我们养鸽子身上呢,下面是笔者自己的一些观点。
李云龙带兵打仗能力是非常棒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想想独立团当初他接手的时候的战斗力是多么低,而在他的带领下成为战无不胜的王牌部队,这都是有原因的。李云龙本身就是一个领导力很强的人,他的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他深得人心,以及他有一股领导者的特质,那就是人格魅力,他能让他的部下即爱他又怕他。
爱是因为他体惜部下,关心部下,能和下属同甘共苦:平时跟手下开玩笑,讲笑话这就有了有亲和力,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鸽友思考的,如何才能在饲养过程中更好的培养人鸽之间的亲和力,我们是不是要在饲养、训放上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培养鸽主与鸽子的亲和力对于所有的养鸽人来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亲和力这个词说起来简单,但要与鸽子培养亲和力却是需要下大力气的,不是喂喂食、扫扫鸽舍,上上手就可以轻易建立起来的。为了培养与鸽子的亲和力,鸽友作出了很多尝试,有些方式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比如说有些鸽友每天会定时给鸽子放放音乐,陪着鸽子一起度过一段轻松的时光;有些鸽友会在夏季,不怕热、不怕苦,经常到鸽舍为鸽子驱赶蚊蝇,添食加水,如此等等。可以这么说亲和力的培养,不是什么技术活,没有什么可以投机取巧的,就是靠日积月累的悉心照顾培养出来的,鸽子有灵性,他知道谁对他们是真的好!
我们中国人用人策略讲究一个恩威并施,只有恩没有威,常使人恃宠而骄。人如此,鸽子也是同样。有恩无威,最后可能培养出来的只是一只有灵性的宠物,而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战将。
对于不能很好的完成训练任务的鸽子,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比如缩减食物供应,加大训练力度,对于优秀完成训练的鸽子则可以给与适当的奖励,以激励他们下次做的更好。当然对于失利的赛鸽我们也不要对其敌对态度,要给他们做出单独的训练,单独奖励,让他们加油。
其实管理鸽子和管理部队一样,奖罚分明,使部下畏威而怀德,则能爆发强大的战斗力。当然战斗技巧还是要精熟的,呵呵!
“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就把他的优点全部给否定了。”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好比爱因斯坦,他无疑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如果你非要让他成为一个将军的话,那么他的部队,有很大的可能全军覆没。鸽子也是一样,有的适合飞晴天、有的适合飞阴天、有的短距离爆发力好、有的耐力强,还有能飞全天候,有些能飞所有的赛程,我就听说过浙江杭州有两只从100公里到1000公里都飞过冠军的,只是这样的鸽子都是稀有品种,有时候运气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自己的鸽子只有自己了解他们的情况,他适合飞什么样的距离、什么样的天气,飞300公里能夺冠的去挑战耐力要求特别高的千公里,那样无异于缘木求鱼!
李云龙的部队可谓是人才济济,他的主要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拜服于李云龙的个人魅力,主动投靠的,比如和尚;二是通过层层锻炼,脱颖而出的,比如张大彪;三是外部引进的,骑兵连的孙连长就是典型。和尚本是国民军的,一听说是李云龙,就马上同意跟他干;张大彪是在战斗中表现很好,提拔起来的;骑兵连的孙连长是用五挺机枪换来的。
在这里,注重讲的是第二、第三种对于选种、引种的借鉴意义。
自己培养的鸽子,赛前的训练情况,比赛中的表现,通过严格的筛选、考验,只有达到要求的才能选做种鸽;对于外部引进的鸽子,我并不反对重金引进优秀的种赛鸽,但是引种的时候,首先必须与自己原来的品系契合,不能买回来的鸽子却没有相应的配对鸽,这就好比花大代价挖了人才回来,却发现他擅长的自己用不上,自己缺的他不会。清朝时期的张之洞办汉阳铁厂的时候,就做过这样的事情,最后损失惨重,还一直被人引为反面教材。再者,引种也要先选好鸽主,了解鸽主之后再去买他的鸽子,现在的鸽界,说实话挺乱的,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等等劣迹都不鲜见。所以如果鸽主人品好,那么他至少会让你物有所值,否则的话,可能会拿几十块钱淘来的鸽子充名家名血高价卖给你。所以养鸽交友也很重要。
从长远来说,信鸽运动将会越来越普及,赛事也会越来越激烈,那么要在其中脱颖而出,你做好准备了吗?种养训做到位了吗?养鸽子是一个不断学习、总结的过程,为什么会失败,怎样做才会不失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个人拙见 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