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主年近50 浓眉大眼,因过早发福而大腹便便,所以我们平常称他胖哥。他那头大脖粗的外形与其农村厨师的职业很是般配。据说手艺十分了得.烧得一手好菜,可惜的是我们没有这口福,因陆续到来的有很多“大师级”的鸽友(大约十位),加上自己不胜酒力,所以先行告辞。
鸽主的种鸽阵容不敢恭维,大部分为天落,有少数是鸽友赠送支援的。但他注重种鸽的个体,只要眼沙好.身体肥胖健壮的鸽主就用。管它有脚环无脚环,借来出两窝再归还,也不管是龙是虎,想配就点鸳鸯谱。
欣赏完冠军和其它三羽进入前十名的奖鸽,其特征是:骨架粗硬 肌肉很丰满且有弹性,性子烈 握在手里扭个不停,但其后身不是很好,平衡感较差。总结其夺冠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 严把幼鸽关。
不管白天有多忙,晚上在鸽棚一呆就是两小时,发现种鸽敢夹窝蛋.幼鸽没有喂饱就用事先泡好的豌豆填喂。鸽主告诉我们:有时要逐羽填喂两斤用水泡好的豌豆,隔离到赛鸽棚的幼鸽如果晚上没有吃饱也要填喂,营养品 保健丸统统上。计划下礼拜参赛的赛鸽每天晚上填喂五六粒用水泡透了的花生米,另加两粒高峰丸。
二 药品.鸽食舍得投入。
我曾见他一次用三轮车一拖就是几百斤好鸽粮,千儿八百的购赛鸽保健药品更是不在话下。他曾对我说:城里的有些鸽友十块钱.二十块钱也在买鸽食,哪怕比例一样其质量未必一样,特别是赛前换料更是赛鸽的大忌。
三 强训。
每天上午二小时.下午二小时家飞,有时飞到2.5小时,50公里路训也很频繁。在他的鸽棚旁有两根竹竿,一根是常用的红旗,一根是拴着黑色塑料袋的恐怖旗,还有炮竹。有一次他的鸽子飞了1.5小时,旁边一小鸽友说:行了吧,鸽子已经很累了。可他却说:还早!继续摇旗呐喊.鸣炮助威。他说:鸽子的运动量一定要达到,否则进食就少,晚上要摸到鸽子吃的鼓鼓的就行了。
说心里话:胖哥的种鸽充其量只能算二流,但却能达到一流的表现。这再一次证明:归不归论血统,快不快论养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