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用一生参悟鸽子——邓文敏

时间:2013-11-12 09:45:45    来源:    发表者: 广西追风鸽舍       阅读次数:
用一生参悟鸽子——邓文敏

邓文敏养鸽从13岁到53岁。如今的他,依然每天做着喂养、训放甚至打扫鸽舍这些具体的事情。他说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他离不开鸽子,只有和鸽子在一起时,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存的价值。他说,如果说13岁时我养鸽子只是出于好奇,那么53岁时鸽子已经成为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再分开,如果上苍肯再给我40年,93岁时或许我可以参透鸽子乃至生命的真谛。

少年鸽迷

  在邓文敏眼里动物是有灵性的,尤其是鸽子,在他看来,鸟能回家,这实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每当有鸽群响着鸽哨从他头顶盘旋而过的时候,他就会问自己,它们从哪儿来?哪里又是它们的家?孩子们要回家,是因为那里有他们的父母兄弟,鸽子们要回家,难道就是为那一撮小米,一杯清水吗?它们又是靠着什么记住回家的路呢……有时他也会幻想着,如果我也能像鸽子一样在天空飞翔,那该多好啊!

  姑姑家的院子里住进了一位中学教师,随着这位骆老师的到来同时也住进了一群军鸽,从那时起,邓文敏也成了姑姑家的常客,每次缠着父母到宝坻去看姑姑,一进院门,他就直奔骆老师的鸽棚,盯着那些白的、灰的、彩色羽毛的鸽子看得出神,好像要从那些鸽子充满了火红、金黄的眼砂背后看出鸽子们的思想和情感,找出他对鸽子们那所有不解和困惑的答案。一次,骆老师把鸽子们带到唐山去放飞,当他看到鸽子们从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地方一只只飞回的那一刻,他彻底地被这些神奇的“鸟儿”吸引了,他确定自己再也不能离开这些小精灵。

  骆老师早看出了他的心思,挑了一对鸽子送给他。邓文敏像宝贝一样地把这一对鸽子抱回了家,可父母并不像他那样喜欢这些小东西,甚至勒令他下一次去姑姑家时一定要还给骆老师。在大人们看来,只有不务正业的孩子才会喜欢玩儿鸽子,而他们希望儿子好好上学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邓文敏拧不过父母,嘴上答应着一定把鸽子还给骆老师,但心里却盘算着如何把这对小鸽子养得胖胖的。

  自从有了这对鸽子,邓文敏的学习就更用功了,他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喜欢鸽子的人不一定都是不务正业的人,他想用自己的好成绩说服父母让他留下这对鸽子。就这样邓文敏开始跑鸽市。处处要强的他,即使是玩儿鸽子也希望玩儿个明白。他喜欢到鸽市上去听大人们谈论鸽子。鸽市上那些对鸽子的眼睛、鼻子、羽毛以及性情特征的品评,让小小年纪的邓文敏大开眼界,原来养鸽子有这么大的学问!从此他常常在鸽市上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一条街走下来,一个笼子一个笼子地观察,看那些鸽子们不同的眼砂,不同的体型,不同的神态……看大人们如何挑鸽子。回到家他也常常是在鸽笼前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看他痴迷的样子,父母更加担心他因此而玩物丧志,但是,每次的考试成绩以及学校里老师们对孩子的评价,又都让做父母的找不到理由阻止他养下去。

  渐渐地邓文敏的嘴里竟都是养鸽子的行话术语了。鸽市上有一位南方来的老者,很多人都到他那里去买鸽子,邓文敏也常常到他的摊位前去看看听听。一次他对老人说,我想要您那一对脸上有杂色羽毛的鸽子。老人问他:“别人都挑纯色的,为什么你却要这对不纯的呢?”他说:“因为那些纯的都出自这对不纯的。”老人很惊奇地看着他:“那你说说为什么?”他指着那对不纯的鸽子说:“它们脸上的羽毛不纯,但它们的下身没有一根杂色羽毛,所以它们出的鸽子一定都是纯的。”老人更加吃惊,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邓文敏从老人惊讶的神情中看出了赞许,他想老人一定以为他是养鸽世家子弟了,于是他告诉老人:“我父亲不养鸽子,他也不让我养鸽子。”从那儿以后,老人对他以兄弟相称,这让邓文敏感到自豪,同时也给了他自信。

  转眼中学毕业了,他被分配到了天津港务局,当家里人都为他高兴时,他却自作主张和班里的一个被分配到邯郸的同学调换了工作,老师不同意他这样做,可他说:“他父母身体不好,而且家里只有他这一个孩子,他应该留在天津。我希望能有更辽阔的天空任我自由飞翔。”作为家里的老大,父母也不舍得他走,他对父母说:“我是鸽子,飞得再远也会认得回家的路,我会归巢的。”

  就这样,他作为天津应届毕业生的领队到了邯郸的天津钢厂。在那里他是一名好工人,不论是工作态度还是技术能力他都是顶尖的,他也因此而上过报纸,但是人们却不能理解,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怎么会对养鸽子如此着迷,因为他在宿舍的楼顶搭建了鸽棚,每天一下班就呆在楼顶看他那些鸽子,他还找到了当地养赛鸽的人们,参加他们的活动,学习他们养赛鸽的经验。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在追求个性中的自我,在放飞鸽子的同时,也释放心底的狂野。

  邯郸工作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段经历。后来因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他这只远翔的鸽子终于归巢。

青年鸽狂

  从少年到青年,邓文敏说,他得益于鸽子给他的人生启示。他亲眼见过战胜千难万险拼死回家的鸽子在归巢的那一刻累死的情景,他敬佩鸽子的这种精神。他说他与鸽子之间已不仅仅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天津也是重灾区,天一亮,看着家人都搬出了房子,不会再有危险了,他便骑上自行车直奔宝坻骆老师家,他不放心骆老师,不放心他的那些鸽子。

  当他大汗淋漓地站在骆老师面前的时候,骆老师落泪了,见骆老师没事,邓文敏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接着他问:“那些鸽子呢?”骆老师说还在屋里。“我去把它们搬出来。”“不行,太危险了。”

  然后,骆老师说:“房子已经震坏了,而且还有余震,不能进屋,你歇一会儿,我去到邻居家借些面来给你做面条吃。”

  骆老师一转身,邓文敏就进了屋,他不能眼看着那些鸽子被困在屋里经受危险的考验。他从屋里一笼笼地把几十只鸽子全都搬出了危房。等骆老师回来见鸽笼都搬到了院子里时又是一阵惊喜,但他也很后怕,他说:“这余震不断,万一你被砸在里边,我怎么向你的父母交代呀!”接着骆老师看着邓文敏说:“看来你才配养这些鸽子啊,它们是你救出来的,你把它们都带走吧!”邓文敏知道这些鸽子都是老人的心爱之物,他不能没有它们。于是他只选了一对,说:“骆老师,这些鸽子其实也是您的命根子,但如果我不拿您也不会让我走,我就拿这一对吧。”

  从邯郸回津后,邓文敏开始养赛鸽,他是天津市信鸽协会的第一批会员。那时他对鸽子的痴迷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业余时间他几乎都用在了对赛鸽的研究上,在他看来,赛鸽能不能在竞翔中飞出好成绩,鸽子自身的条件很重要,养鸽人是否付出了心血同样重要。他说对于赛鸽,必须一年365天,一天不落地对它们进行精心照顾,给它们喂食喂水,打扫驱虫,还要替它们清理呼吸道,保证它们健康……但是只是精心照顾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用心,只有用心,你才会在喂养和训放过程中,观察和发现每一羽鸽子的外形特征,并在与鸽子的相处中发现它们性情与气质的差别,与它们建立起心灵的沟通,从而感觉鸽子的内在素质,并在日后的饲养与训放中加以区别对待。

  为了能够掌握鉴别鸽子的能力,他开始学习遗传学,那些年里,他要上班、饲训鸽子,还要抽出时间去向专家讨教遗传学方面的理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对鸽子的鉴别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他对鸽子的痴迷却吓跑了一个个看中他人品的姑娘。所以当他现在的妻子第一次走进他的生活时,他撒了谎,妻子问:“那些鸽子是你养的吗?”他回答:“不是,是我弟弟养的。”但是从他看鸽子的眼神里,邓文敏的妻子看出了他对鸽子的爱,她坚信,一个爱鸽子爱到痴迷的人,对生活的理解一定是深刻的。

  邓文敏说:“有一个理解并支持你的人在身边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结婚后,妻子不仅理解他,而且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打扫鸽舍几乎成了妻子的专职。不仅如此,妻子还和他一同研究赛鸽的饲养与训放。邓文敏讲起那件发生在1986年的事情,依然是感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看中了一羽鸽子,回家后像是得了相思病,总是念叨那只鸽子,后来我外出公干,回来一进家门,妻子就拉我到阳台上,说给你一个惊喜,我一眼看见了那羽我想了很久的雌鸽,我以为是别人拿来让我鉴别的。妻子笑着对我说,它是你的了。后来我才知道,自从我想上了那只鸽子,妻子就一直关注着它,我不在家的时候,妻子听说那只鸽子要出手,就跑去花三百多元买了下来,当时三百元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一刻我真是很感激她。”

  从兴趣爱好到参加比赛,一直到1985年,邓文敏参赛的鸽子开始拿名次了。第一次参加比赛他就夺得了天津市500公里的冠军,飞到1500公里时是北方9省市的第8名,它连续飞累计达一万公里,所以这只鸽子轰动了很多省市,因为像这样的鸽子是很罕见的。这只鸽子的父亲在天津也是很有名气的,它叫蛤蟆头,也得过500公里的冠军。当时邓文敏的这只鸽子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名字,他就叫它蛤蟆头的女儿。1987年天津市举办了一次“鸽友杯”比赛,要求是:只要是获得过冠军的鸽子,不论是哪一级别,哪一赛季的比赛都可以参加,由鸽子的主人自点三只鸽子。比赛当天气候十分恶劣,结果,邓文敏参赛的三羽鸽子分别获得了第1名、第3名和第12名,这次比赛使邓文敏的名声大振,在随后的天津及全国的比赛中,邓文敏的鸽子不断在各种级别的比赛中获奖,在他的家里摆满了金光闪闪的奖杯和奖章。邓文敏说,这些都是鸽子们给我的回报。一开始是人借鸽名,鸽子有了成绩,人们会问这是谁的鸽子。这样比赛次数多了,奖杯拿得多了,人也跟着名气大了起来。从此全市、全国乃至世界前来找他索要鸽子,请他鉴别鸽子,与他探讨养鸽经验的人越来越多,各地来求鸽子的人很多,他都会以诚相待,尽量满足。很多年里,他送出的鸽子不计其数,有一次,天津召开信鸽研讨会,全国各地的鸽迷来了很多,在一天之内,他就送出了32羽,都是他鸽棚里最好的鸽子。帮他养鸽子的朋友急了,说:“你再这样送下去,你的鸽棚就空了。”邓文敏淡然一笑说:“以鸽会友,情谊重于一切,当初如果不是骆老师送给我一对鸽子,我也不会有今天。”为了这份友谊,邓文敏每送出一羽鸽子都会连同这只鸽子的优缺点以及性情一同告诉鸽友,他说他最怕送出的鸽子飞不出好成绩,白白浪费养鸽人的精力和财力,那样对不起朋友。

中年鸽神

  邓文敏送出的鸽子几乎在全国各地的比赛中都获得过好成绩,于是鸽友们送匾给他,“封”他为“鸽神”。自己真的能对这个“封号”当之无愧吗?几年前他还不敢当,现在他可以很自信地说:“虽然我还算不上神,但是能把鸽子和人贯通了看,把生物学的、遗传学的东西都融会贯通,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如果你只是就鸽子而研究鸽子,那么你的高度总是要受限制的。现在我敢说,把我眼睛蒙上,只用手去摸或者把鸽子蒙上只露出眼睛我就能判断出这只鸽子的好坏,它能飞多远,速度如何,能延续几代;在鸽棚里,几百羽鸽子放在一起我看上一眼就能找出最好的一羽。但这个工夫不是一两天练就的,也不是学了一两门知识就能达到的,需要长年的积累以及众多门类的知识的贯通。”要看过多少鸽子才能一看就准,摸过多少鸽子才能一摸就准呢?也许只有邓文敏自己知道。


1987年,当他做了裁判员之后,他有机会接触更多优秀的鸽子。每次裁判工作结束后,别人都去吃饭了,他却不肯离开那些获得了好成绩回来的鸽子,在他看来,难得见到这么多的好鸽子,所以他通常是在别人去吃饭的时候守着那些鸽子细心地观看,观察它们与普通鸽子到底有什么不同,而且会逐个用手去摸一摸,体会它们的细微差别。十几年来他都是这么做的。他说,只有看得多摸得多,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好和坏是比较而来的,你看到的都是好的,对坏的就没有认识,你看到的都是不好的,而从没见过好的,那你会把坏的也当成是好的。所以鸽子的每一个部位有分毫之差,在他眼里就是天地之别。他常说,养鸽子观念很重要。养鸽子和做其他事情甚至是做人一样,能不能成功,要看你付出多少,一个人如果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做事情,那他绝对不会成功。一个人做事情总是满足于现状,同样也不会有发展有进步。

  为了验证自己,也为了开阔眼界,引进优良种鸽,1998年起,他开始拜访世界各国的鸽界名人。其中包括詹森、胡本、慕利门、赫伯特、万侯、诺马利、汉斯·威利里奇等,引进了很多世界优秀的种鸽,也留下了他神奇的传说。之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在那里,在这些世界鸽界名人的眼里,他感受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如今邓文敏养鸽40年,从爱好者到“鸽神”,从一个简陋的鸽子笼到现在正规化、国际化的鸽城,他把业余做成了专业,把爱好做成了事业,他的下一个目标是通过培育世界名鸽优良品种,通过举办世界名鸽大赛,把天津变成世界名鸽之都,进而普及和提高赛鸽文化的认同度,吸引更多的国人喜欢鸽子,爱护鸽子,关注信鸽赛事,鼓励赛鸽高手为中国人争得荣誉,让中国的赛鸽骄傲地飞翔在世界名鸽的赛场。让中国人培育出的鸽子为全世界、全人类带来永远的和平和圣洁。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