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刊登在《信鸽365》杂志 2013年第五期,转载请注明!
小小鸽舍
鉴鸽就鉴鸽呗,为什么要说传说中的呢?
中国现在有30多万鸽友,但是这中间有几个人真正懂得鉴鸽,能相的准的又有几人。不要看中信网上面鉴鸽方面的文章一大堆,什么“新手相鸽术”、“教你如何鉴鸽”、“鉴鸽实用放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天下文章一大抄,不外乎你抄我来,,我抄你,就看你会不会抄了!
那么有没有真正的鉴鸽术呢?答案是肯定的。
凡万事万物,必有其规律,很多养鸽时间长的鸽友,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对于如何挑选鸽子自有其一套经验,这就好比国人看天知晴雨一样,你非要他说个所以然,那么对不起,他只能摇头不语了。反之那些理论一套一套的人,你如果真哪一只鸽子给他,他还真就不知所云了。
我本人,养鸽也快三年了,但是说实话,什么看眼睛、看肌肉、看骨骼,甚至看翅膀、气囊之类的看了不少,试了不少,也许是所谓的天资愚钝 ,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所以啊,鉴鸽术对于我来说,也许对于大多数鸽友来说,都已成为了传说中的秘术了,呵呵!
但是选鸽、鉴鸽却是所有养鸽者都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那么像我们这些没有养鸽天分的,又偏偏无法割舍鸽子情怀的人,该怎么去选鸽子呢?
正所谓笨人有笨办法。我给自己想的办法就是:看血统书。
信鸽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而详细的血统书最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基因遗传情况。养鸽用心的人都会对自己鸽群的来龙去脉、繁育和竞翔情况有个记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其长辈鸽、同辈鸽、子侄辈的分析,从而大致判断该鸽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训放、比赛。我抛弃所有的花哨,专精血统书。为每羽赛鸽编制详尽的血统表。当然不是那种简简单单列举下父母、成绩的那种血统表,而需要仔细分析记录与之有关的历次比赛、作育记录,从中找寻遗传规律,从而增加选鸽的几率。
简单打个比方:
信鸽A——父鸽B——母鸽C——同辈鸽(雄D、雌E)
假设:B 擅长300-500公里 爆发力强
C 擅长700-1000公里 定位能力强
D 擅长中长距离,距离越远,名次越高
E 擅长短距离 距离越远,分数越低,超过500公里,速度剧降
由以上假设,我们可大致推导出,如果A鸽为雄鸽,可着重耐力方面的训练,以参加长距离赛为佳,反之则可以加强爆发力方面训练,以短距离赛为主。
当然,这只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情况。实际养鸽过程,要考虑到众多因素,一个不起眼的变化,可能都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论。所以说研究血统书,看上去简单,其实实际操作起来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你需要对你的鸽子的祖宗十八代都要摸个透,呵呵!
当然这只是个比方,根据我的经验,最多追溯至上三代也就差不多了。至于同辈和子侄辈的,只要关注血缘较近的即可,无需面面俱到,当然如果你自认为有这个精力、能力,我也不反对。
所以,对于“不懂鸽子”的养鸽者来说,关注的重点可以适当的偏向赛绩、作育记录、传承血脉等方面,而不一定非要死耗在研究怎么从鸽子的外形、怎么从鸽子的日常行为习惯上去判别鸽子的好坏!
若非资质异于常人者,凡事必先有一种觉悟,曰贵专精不贵杂博。在这里也希望每位信鸽爱好者,都能及早的确定自己的优缺点,从而确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而不是人云亦云,不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