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刊登在《信鸽365》杂志第八期,转载请注明!
涂俊明
冬闲时令,几位圈内鸽友相聚到一块儿叙旧。见面少不了要说一说身体健康状态,聊一聊一日三餐,侃一侃饮食起居。说着聊着,不约而同地侃到那些现代人的“通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在场六十出头年纪的乡村鸽友几乎1/3患有“三高”症状,有的人经医院检查指标还高得惊人,甚至已是服药多年的“三高老汉”了!
江苏《新华日报》报道说“启东市农村20多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比例超过1/3,高出城镇老年人口。”来自启东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药物,连续多年高居村级卫生站日常用药榜首,农村已然成为高血压的“高发区”。
这些被人们称之为“生活病”、“富裕病”、“时髦病”的现代病状,咋就如此悄悄然“缠”上这些我们这些曾经的“庄稼把式”、“飞天鸽友”呢?
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与思考,小心翼翼地走进他们当下的生活里,细致考量原委。公棚里外的“飞天鸽友”这样说道:“现如今日子好过,食品好吃,身体好壮,一不留神,长肉增膘,粗腰赘肉大胖膀,血压计读数‘蹭蹭’朝上蹿,着实地让人心焦嗨!”
现代病粘上咱们这些常年在田野风中奔忙的牧鸽人,而且“三高农民”队伍在扩大,从农村农家生活境况里究其原委,不外乎这“三多”,养成了这些“三高鸽友”——
食油多。农舍小家里的厨灶如今烹饪做菜,常常图的是好吃、有味。于是乎,在厨房烧制食物时,经常加大油料使用,增加食品的口感、味觉。不少鸽友的习惯食物思维就是:“油多放,菜好吃”,久而久之的多油菜肴食用,嘴巴超剂量吃油,便使入口食油量不断增加,造成大量油脂堆积于体内。每个人肌体对油料的消耗毕竟有限,体内循环系统中就慢慢地积累起那些多余油料,攒积成郁,渗进血液,粘附血管,增加血脂,影响血液管壁内“交通”,造成超重负压,令好端端顺溜溜的血流受阻遭压,渐渐地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理现象。
吃盐多。不少鸽友常常从事着体力活,风里来雨里去的,体能消耗大,体内养料处理分解快。从某种角度说问题,他们的食欲感总是比那些非体力劳动者强烈。于是,他们的口味倍重,稍微清淡些、味道单一点的食物,总是会令他们“厌食”。 许多人就是这样喜欢吃咸和腌渍品,日久天长的“口重”吃法,体内的食盐量成倍大量超标。更多的鸽友内屋主妇们深知堂前食客的舌觉口感,每每“重盐”相加,追求口味,多盐重咸,越吃越咸。这是造成不少鸽友兄弟高血压的又一要素。
猫窝多。鸽业驯养放飞大多是在野外劳作,而且季节性明显,忙闲分明。每到空闲时节,鸽友“闲秋蹲炕”、“猫冬悠闲”者居多,而闲冬腊月里的鸽友更是休闲,由此便“心宽体胖”起来。在现代农村生活不断改善的今天,不少人常常“猫窝”在室内已成积习:或长时间打牌、搓麻将,或电脑上玩悠闲、看长剧。经常整天整宿“足不出户”、“身不离炕”。生活好,食物优,运动少,日复一日,日久天长的“蜗居静态”宅生活里,便“猫”出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富贵病”来,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如今,鸽友们食物过于讲究“美味”,口感过于强求“重味”,体力消耗减少,身体运动颇少,形成乡村“三高”新一族,给这部分鸽友兄弟自身与家庭健康生活闪烁着“红灯”,确实是个不可小觑的“高压问题”。
鸽友同仁兄弟,切莫让“三多”养成“三高”!作为鸽家主妇,请下厨“手轻”:克扣些用盐、用糖;作为“贪吃”鸽友,请多了解科学养生保健知识,注意养生,注重运动,有效防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偷袭我们信鸽人的健康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