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也说“家飞”

时间:2014-03-31 15:12:54    来源:    发表者: 《信鸽365》杂志       阅读次数:
也说“家飞”

本文刊登在《信鸽365》杂志第九期,转载请注明

林安福


      草长莺飞,大地回春。一年一度的立春过后,似乎是为准备春赛拉开了序幕。于是,不少进入赛鸽状态的赛鸽者也急于让笼中的鸽子提速进入比赛状态,他们强化家飞,驱赶鸽子早也飞,午也飞,晚也飞,大有厉兵秣马、等待比赛大搏一场之势,这让我想到“家飞”的正确作法和一些要切忌注意的问题,在此写下我的看法与广大鸽友切磋交流,以取得共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家飞”要因时而异。我认为作为物种的鸽子是物种大家庭的一员,是大自然“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的最最好证明。鸽子之所以能从岩鸽到家鸽生存至今、进化至今,无疑是适应了自然界客观条件的各种因素和变化,其中也适应了大自然的气候条件和变化。从大的方面说,我们和鸽子处于一个共同体的自然界的气候有春之和熙,夏之酷热,有秋之凛冽,有冬之严寒,这期间也伴生有暴雨、冰雹,有雪花霜雾;从小的方面看,因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时所经历过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各个位置上的日照不同而造成了地球上万物生长、气候变化的二十四个不同阶段,也即我们阴历通常所说的二十四个节气,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科雪雪冬大小寒。节气之中不仅有不同的气候变化,即使一天之内也气候变化无常,我们驯鸽家飞一定要根据一年四季、一年二十四节气、一天气候之不同而把握家飞的次数、频率、时间长度,比如三伏酷暑时,你不停地吆喝群鸽顶烈日排热流地家飞不停,霜重雾浓时你不分早晚地驱赶鸽子迎霜斗雾地频频飞翔,而且谓之曰“强化训练”、“魔鬼训练”,殊不知你这是在挑战大自然,背离大自然的“蛮干”,我们说既要训鸽也要惜鸽,鸽子毕竟不是金刚不败之身,也不是安装了发动机的飞机,它也是一种生物,是一种靠能量、营养维持生命的生物体,我们只有建立在这基础上去了解它认识它,从而训练它,才是明智之举。当然在放鸽史上有放飞二、三千空距迎雨破雾而苟延残喘而回的“神鸽”,也有飞越不毛之地从沙漠中逃生而回的“神鸽”奇迹,那绝不是我们平时不顾老本、舍其性命的家飞所训练出来的。当然在恶劣天气和不良天气下有时适当的家飞也是可以视情况而定的,但不管怎样说,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要把握一个度和量,密和疏,这才是适应自然、珍惜鸽子的正确表现,才是通过家飞训练出我们希望于鸽子的耐力、毅力的正确途径。当然有上述之误的常常表现在初养鸽子者的身上最为明显,这对于老有经验的饲鸽者来说简直不值一谈。
       二、“家飞”要因鸽而异。我们知道,鸽子是自然之物,蓝天使者,天地之子,有什么比让它自由自在飞翔、自由自在生存,让它依其本性而更惬意的呢?我们说,人有人性,鸽有鸽性,适性而生,违性而衰这是最简单的道理,“顺其自然,适其本性”,也是我们饲鸽者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就是这简单的道理,基本的准则都往往为个别急功近利的饲鸽者丢在脑后。就拿家飞来说,不同的鸽子有不同的身体条件和生理条件,处于不同的身体发育阶段,不同的翔飞状态,有的处于健康期、亚健康期,有的处于成熟期、生长期、幼鸽期,有的亢奋,有的娴静,有的躁动,有的怕热,有的畏冷,有的正怀蛋,有的正换毛,就见有些饲鸽者不分情性不论差别,一个劲地挥舞旗帜让鸽子疲于奔命地飞,还有的在鸽子耗尽体能要歇脚时点燃火炮朝天上爆,以惊吓驱赶鸽子不要鸽低飞,更有甚者谓之五条之一为“飞而气喘吁吁者杀”,这些大开杀戒的养鸽人不知刀下有多少冤屈之魂。最后见英国《生物学通讯》杂志发表的一项大黄蜂的研究材料称,美国怀俄明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动物学家试图证明大黄蜂的飞行高度是否会受到空气动力学和生理因素的影响,他们用我们四川地区3250米海拔高度饲养的五只雄性大黄蜂进行试验,把它们放在玻璃房中,通过一个手动泵模拟外界不同高度下的气压,结果显示,五只大黄蜂都能在相当于7400米高度的气压下飞行,其中3只能在8000米以上高度飞行,另外两只飞行高度甚至超过了9000米。然而这并不代表蜜蜂类的可以飞到珠穆朗玛峰。气温会随着高度上升而下降,5000米海拔高度以上就寒冷对大黄蜂来说是个艰巨的挑战。大黄蜂如此,作为同样生物的鸽子何尝不是如此,在不同的气压下大黄蜂有不同的表现,而作为同样飞翔的生物鸽子何尝不会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呢?还有的一种正好相反,即是个别公棚违逆鸽子爱飞的天性,幽禁公棚,作牢囚之徒不让飞,他们一怕鸽子长期家飞走失,二怕遇天敌无辜丧命。一种是不讲差异地统一要求训练家飞,一种是忽视鸽子飞的天性而不让家飞,这两种看似相反实则相同的失误之处在于无视鸽子的本能、天性,再说穿了无非都是急功近利的两种不同表现。
       总之,我们“家飞”既要“因时”而行,也要“顺性”而为,有些养鸽者合理的作法为一是按时家飞,他们家飞时开笼,既注意照顾鸽子的体能,又养成按时家飞的习惯,以养成比赛放飞时按时归巢的习惯。一种是自然饲鸽法,由鸽自由飞翔,不强加人为意志于鸽身,这两种饲鸽者照样有人夺金揽银拿冠军,夺名次,他们最大的取胜之道在于适性而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