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中国人根本不会养鸽子!(三)

时间:2014-04-17 21:50:27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dongguo教授       阅读次数:
中国人根本不会养鸽子!(三)

  (续)中国人根本不会养鸽子!

第二点 养鸽经验
大家知道养鸽经验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大家都得学习,靠悟性,也靠运气。翻翻世界养鸽史,国内外确实也没出现过几个养鸽天才,有天才也暂时出现在欧洲,不然我们就会停止买欧洲鸽子了,而成功的那几个欧洲养鸽天才,也是靠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继承别人的鸽子而成功的,有哪个不是呢?他们所有的养工养技都是从别人那里学习来的,首先他们帮助别人打工,铲鸽粪,从粪味中悟出点东西来,而后自己起棚,然后又加进自己的一点东西,然后加入比赛去验证自己实验,然后别人认可了他了,不是吗?

因此可以下结论,闻不够鸽粪味,是养不好鸽子的。我们许多人完全可以从鸽粪中闻到健康、闻到疾病、闻到小病或大病、甚至闻到冠军!曾经有个厉害的鸽友到了他的朋友鸽棚,一闻就说:“这个赛季冠军是你的了”。果然他就是冠军了!得冠军的鸽友问及此事,说你怎么看出来的,预言者说:“气味芳香,鸽子安详”。此后该预言者又到另一个朋友的鸽棚,还没有走进去就说:“你怎么养了一棚病鸽子呢?这个赛季你算彻底完了,别放了!”后者不听,硬着头皮放,真的大部分回不来了,小部分回来就挂了,剩一两只老是焉着。失望的鸽友问,你怎么看出来的呢?预言者说:“气味异常,鸽子惊慌”。我们大部分鸽友中一定有人靠鼻子就能闻出鸽子的三长两短来,不是吗?

虽然我们中国人养鸽历史很长,但是养赛鸽的历史则较短,没有欧洲长,于是养赛鸽的经验起初都是照搬的,搬比利时、荷兰、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养法,也就是向欧洲人学习,李梅龄也不例外,任何起步学习的鸽友起初都有盲目性,都要犯错误,并且永远都是在探索,连詹森那老头从来也不敢说他会养鸽,他只是抱着他那小短手笑眯眯的,因为他知道败给别人的次数多着呢,不是吗?

1980年后,大陆改革开放了,终于可以公开养鸽赛鸽了,于是很多鸽友当然很是崇拜台湾鸽啦。1980时代,台湾鸽和台湾养鸽法确实够强悍了,因为他们已经学习在先了,已经犯错误在先了,已经总结经验在先了,他们已经在过河了,我们也得摸着石头过河呀。于是只得照着台湾鸽友过河的脚步去,因为欧洲太远,文化交流也不易,所以照着台湾走过的路,不是很实际吗。于是什么饥饿法、魔鬼训练法、亲和力法、刺激法、黑暗法、嫉妒法、药物法等等,当然台湾的养鸽法也是学来的,无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台湾同胞走在了前面,他们所取得的经验是在大海中埋葬了数十万数百万只鸽子获得的,这一点用不着睁眼说瞎话吧。

但是,因为大陆的气候和地貌丰富,地域广大,后来大陆各地区的鸽友才悟出“一定要因地制宜”,于是加进大陆自己的东西,悟出各种赛鸽和赛鸽法,例如平原赛鸽法、黄土高原赛鸽法、东南丘陵赛鸽法、西南山地从林赛鸽法、青藏高原雪域赛鸽法等等。当然海南省也在摸索海翔赛,于是还也有了海翔法。可是台湾赛鸽家们也没闲着,不是吗?因为回老家的门开了,家乡父老兄弟们欢迎他们回家来了,于是他们纷纷到来,踌躇满志,要施展各自的才能,大展宏图,甚至在最难赛鸽的云南照样有探索者获得冠军和好名次的!

当然有些台湾鸽友看到了商机,他们抓了住机会想发点财,这是可以的。老邓也说过,“先让部分人富起来嘛!”不会养鸽子,但是会买卖欧洲鸽子也行,其实会买卖也代表着会养,起码你得知道什么是好看的鸽子和什么是健康的鸽子,不就正好说明他们没骗人嘛,因为他们卖的鸽子也全是进口鸽或是进口鸽的后代呀。

当然,我们此后也悟出那了些大铭鸽的后代,100只中可能有99只会是废品。例如笔者曾经买过北京凯特琳的鸽子,折腾了两三年,上了200公里就很难了,凯特琳也说,要看它们的孙代。事实上买鸽确实得有经验的,而无论是什么铭鸽,它们的后代只有通过试飞,才知道结果,无论多铭的后代,大部分也差。不是有的鸽友已经悟出了:“不管多有名的鸽子,其后代也是差鸽多”。

如今我们广大鸽友还是懂的不多,买了好多鸽子都不行,因此,应该有一种平静的心态,买十只鸽子如果有一只行的话,就算很幸运了。笔者曾经见识过一个大款鸽友,买100只也只有一两只行,而且每只鸽子买的时候都上万元。此后每赛季拿200-300只鸽子起放,放到300公里就只剩3-5只了。为此养鸽总是在摸索,大家都如此,台湾鸽友也还在摸索。


前不久有一位谦虚的专栏学者说,大陆只有两个人会养鸽子人,笔者吓一跳,难道就这么少吗?但细细一想,也许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因为个人对养鸽的认识起点不同,大陆只有两个人会养鸽子,是他个人的界定,他一定是养鸽认识极高的学者,会养鸽子的人是谁呢?我们没有权利,一看到他的理论就骂他呀。

广东还有位谦虚的学者,笔者从他那里引进过鸽子,折腾了近十年,仅飞出三只500公里前10名的鸽子,笔者也够满足了,因为只能怪自己的经验不足,不能怪人家的种鸽不好,不是吗?

因此人与人之间养鸽经验只能是相对而言,因为世界上真正会养鸽子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要是个个都会养鸽,赛鸽就太容易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奥秘了。而我们大家都认可,养鸽的乐趣就在于探索鸽子的奥秘并共享养鸽的知识和经验。在台湾鸽友那里难道真的没什么可值得学习的吗?

(待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