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邬志明谈危害赛鸽深部真菌病(原因分析与预防)

时间:2014-06-20 23:04:40    来源:    发表者: 邬志明鸽舍       阅读次数:
邬志明谈危害赛鸽深部真菌病(原因分析与预防)

深部真菌病是一种以危害赛鸽呼吸系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常真菌广泛地存在于赛鸽的羽毛、皮肤、粘膜上,是一种条件致病性菌。在赛鸽体质健康时,不会引起赛鸽发病。但是,根据近几年的记录来看,这种发病率不高的疾病有向多发病转化的趋势。
  深部真菌病是由真菌属中的曲霉菌、致病性酵母菌等一类真菌引起的内脏感染。最近还有由黄曲霉素引起该病的报道。真菌的繁殖、散播和生长有以下特点:繁殖不同于细菌一样以一分为二的方式繁殖。真菌可以一次释放大量的孢子,孢子的多少因菌种不同而不同。真菌的孢子非常细小,可以长时间地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着风飘散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真菌病在全世界都有发生的一个原因。此外,真菌的适应性非常强,可以在多种不同的有机物上良好生长;在外界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时,例如在干燥或低温的条件下,真菌便进入休眠状态等待潮湿、温暖时再萌发,真菌可以休眠很长时间。
  当真菌通过呼吸道或者通过伤口进入赛鸽身体以后,虽然在温湿度条件上非常适合生长,但是赛鸽体内的免疫系统会抑制其生长。同时,粘膜上的有益细菌也会抑制其生长,所以健康的赛鸽是不会发病的。只有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真菌才有可能开始生长。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经过了解和分析,导致发病的原因分为两大类:
外部原因主要有:
  1、在引进赛鸽时没有严格进行身体检查或者收留了因为患病而迷途的赛鸽,这些病鸽在鸽棚中不断将大量真菌的孢子排出体外,污染空气、饮水和食物,直接感染了其他健康赛鸽。健康赛鸽在不间断地大量感染真菌孢子的情况下,发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遇到天气突然变化、飞行疲劳、饥渴等不利因素时,赛鸽体内的抵抗力会因之下降,便可能发病。
  2、鸽棚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使得含有真菌孢子的污浊空气在鸽棚中停留过久,还能使真菌孢子越积累越多,从而使赛鸽感染孢子的概率上升。
  3、鸽棚卫生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赛鸽的健康,试验表明,大量的尘埃可以附着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提高它们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也就增加了被赛鸽吸入体内的机会。真菌可以在潮湿的粮食和草垫中大量繁殖。实践证明,卫生条件差的鸽棚也是疫病的高发区。
  内部原因主要有:
  1、赛鸽自身的免疫力是抵抗真菌最有力的武器。一旦免疫力下降,真菌就会卷土重来。所以凡能够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都可以间接导致真菌病的发生,幼鸽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老年赛鸽的免疫系统处于衰退阶段,故而发病较多、较急,多数呈急性发病且死亡率较高。壮年鸽免疫力较强,即使发病也常常呈现慢性过程,死亡率较低。
  2、赛鸽粪便在腐败过程中会释放出氨气,氨气的刺激可以使呼吸道表面粘膜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为真菌孢子的感染提供了可乘之机。
  3、有些赛鸽是在同一品系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回交培育而成的,由于是纯种培育,许多携带缺陷的隐性基因也就显露出来。其主要特点是抗逆性差,同样条件下,纯种赛鸽的发病率高于赛鸽,这就需要更加精心地抓好预防工作。
  除了上述两种原因,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原因--滥用药品。在诊治的病例中发现,许多赛鸽主人为了保持赛鸽的健康,经常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生素,经常是没病少用,有病多用。停下这种换上那种。这种不良的保健习惯不但使赛鸽处于慢性中毒、抵抗力下降的状态,而且抗生素不加选择地杀灭所有细菌,造成微生物环境真空,为真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还有一部分赛鸽的主人为了提高赛鸽的飞行成绩,长期大量使用促进糖代谢的激素类药物,造成粘膜的糖代谢紊乱,真菌便乘虚而入。
  一旦潜伏在赛鸽体内的真菌遇到合适的环境,就立刻开始生长,多数从呼吸道粘膜开始。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在肺、气囊形成病灶。这将影响病鸽的呼吸功能,造成体内组织供氧不足,进一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为其扩散和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侵入创造了条件。赛鸽在患病初期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行为的变化,飞行的持久能力下降;不爱活动容易疲劳;食欲减退。当赛鸽外观上可以看出明显的消瘦、体重减轻、咳嗽、流泪和呼吸困难时则表明真菌已经开始向全身扩散了。
  要正确诊断深部真菌病,就必须将它和其他症状相类似的呼吸道疾病区分开来,目前的诊断技术完全能够准确地做出诊断。经常使用的诊断方法有实验室检查、体内探察、尸体解剖和X光检查。最好在进行诊断前,先将相关的信息了解一下,例如赛鸽的年龄、性别、病程长短、食欲、运动量、鸽棚的卫生状况等,这将有助于后续诊断。
实验室检查是通过检查病鸽血液中因为真菌感染而刺激免疫系统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和血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变化,从而确定是否患有真菌感染。主要采用抗原凝集试验,优点是诊断准确。但由于实验室检查的仪器设备和检验技术要求比较高,只有专业实验室才可以进行这种实验。
  体内探察是一种操作简单比较直接的诊断方法,具体方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使用胃窥镜,经过赛鸽左肋下的切口插入后部气囊,直接观察体腔内的情况,但是可能出现漏检或和其他类似病症相混淆。第二种方法是用无菌的棉拭子直接插入赛鸽的气管或者后部气囊,采取粘膜分泌物涂片进行显微镜检察或者进行细菌培养。以上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赛鸽必须在麻醉状态下进行。
  X光检查可以作为上述诊断方法的补充手段,使诊断依据更加充分。
  尸体解剖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诊断方式,因为深部真菌感染有独特的病理特点,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做为重点介绍给大家。在进行尸体解剖前工作人员一定要带好口罩和手术手套才能开始解剖工作。首先观察尸体外表毛色是否有光泽,是否消瘦(有条件可以称一下体重),这可以做为急性或慢性的依据。然后切开胸腔进行观察,急性死亡的病变部位多集中在肺和上呼吸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分岔的地方,粘膜上附着奶酪一样的增生物,肺里镶嵌着黄白色小米大小的真菌结节(要和结核区分开)。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原来的病灶不断变大,同时真菌开始向气囊蔓延,这时的气囊就像一块涂满奶酪的三明治一样,赛鸽的呼吸功能被大大削弱,真菌已经占据了整个呼吸系统。此刻真菌开始透过肺和气囊侵害相邻的其他内脏,经常可以见到肝和肺、肌胃和肺粘连到一起,内脏上长满黄色的圆斑或灰绿色的绒毛,伴随出现的还有肝脏和脾脏的水肿、坏死(如图所示)。感染导致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很有可能还继发有其他疾病,一定要注意。解剖后的死鸽必须深埋或焚烧。解剖诊断的不足之处是即便确诊,也错失了治疗时机,只能作为诊断其他赛鸽的依据。
  赛鸽一旦确诊患有深部真菌病后,必须马上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在鸽群里蔓延开来,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可以选择的药物有两性霉素、酮康唑、制霉菌素等药物,一般连用5天。如果确实有必要可以再连用一个疗程,但是此时病鸽的肝功能很可能已经由于药物的的毒性作用而严重下降,一定要添加保护肝功能的辅助用药,如肝泰乐、维生素。另外为了减少肝脏的代谢负担,饮水中可以适当添加葡萄糖,饲料中的蛋白性饲料应该尽量减少以减少肝脏代谢的负担。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每天可以进行两次大约30分钟的雾化吸入疗法,再严重的可以吸氧治疗。
  治疗真菌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引种前一定要做好身体检查,杜绝带病鸽进入鸽群。
  2、加强鸽棚通风换气,避免潮湿环境特别是阴雨季节更要注意通风。
  3、清除周边可以孳生真菌的剩余饲料、旧巢盆、鸽粪等。
  4、加强鸽棚的消毒。
  5、降低单位空间赛鸽的密度。
  6、每次训放归巢后,应该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