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国血是什么?

时间:2014-08-01 10:24:10    来源:    发表者: 太平洋鸽舍        阅读次数:
国血是什么?

 国血是什么?
         ——与孙振邦、王宏先生商榷
     孙振邦先生之《界说“国血”》一文(刊于2012年第5期《中华信鸽》;我未订该刊,在《中信网》见),孙先生歪曲命题、偷换概念,将“国血是‘伪科学’” 强加于笔者头上。称:笔者将国血断言为“伪科学”、“反科学”,并称:“在对国血否定的众多观点中,要数将国血断言为‘伪科学’、‘反科学’最为典型。” 并自己臆想,为鸽界几十年前出现的国血一词下了一个经不起分析定义。
 
    一、孙先生偷换概念:将“鼓吹国血论是伪科学”、“反科学”,歪曲为“国血是“伪科学”。
    国血一词在中国鸽界被某些人广泛使用。也仅是处于竞翔初级阶段的中国鸽界有此一说。这与国际鸽坛确立的品系观是对立的。赛鸽强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美日及其他国家均无所谓“国血”说 。国际鸽坛从无国血论而是品系说。
     国血称谓从何时由何人提出?现无从查考。谁也举不出证据何时、何人首先提出“国血”这一用语。
     国血这一用语概念模糊,含义具有不确定性。不是学术上使用的科技名词(条目)。
     来自民间鸽友的国血提法、这一用语、称谓是否科学?在鸽界本身就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从中国鸽界看,顾老关于国血的如下解释中肯:“上海鸽系的主要功绩是雄踞我国鸽界近半个世纪,鸽友们把它誉之为‘国血’”。(《浦江鸽人的创举(副题:上海超长程鸽系的形成)》)这可视为是顾老对“国血”一词的一种解答。即:鸽界所称的国血乃“上海鸽系”也!而胡长根先生直白的说:国血就是上海鸽子!应该说,这是顾老对流行于鸽界的国血这一用语之所指。
    “誉”为即赞美为国血。是鸽友们“誉” 而不是顾老“誉” (不是顾老提出的用语)。
    《界说“国血” 》一文分为三部分:一、“外血”、“国血”称呼的起因及其性质。二、国血是否是“伪科学”? 三、国血的定义。
     在“二、国血是否是‘伪科学’”?中,孙先生原文如下: “在对国血否定的众多观点中,要数将国血断言为‘伪科学’、‘反科学’最为典型。”
    请问孙先生:笔者何时使用过“国血是‘伪科学’、“反科学”的用语?
    笔者使用的是“国血”提法不科学。笔者于2007年刊出的《“国血”提法不确切》一文,是指称呼不科学原标题是:“国血”提法科学吗?《中华信鸽》刊登时改为不确切)。
    “国血 提法不科学”,是笔者历来之观点。针对鼓吹国血的错误论调,笔者发表了《鼓吹国血论是伪科学》。
    “国血提法不科学”是指这一用语不科学。而《鼓吹国血论是伪科学》是鼓吹这一用语的“论调” 是“伪科学”、“反科学” 。在《鼓吹国血论是伪科学》一文中,还针对性的驳斥了其错误说法。现引用《鼓吹国血论是伪科学》以下原文为证:
     鼓吹国血论是利用鸽友爱国之心,误导鸽友。
     有人说:“近来有一种说法,我国鸽友长期以来称作‘国血’的鸽子其实是‘外血’。理由是既然源鸽来自外国,因此其后代不管繁衍多少代概是‘外血’,绝对不可称为‘国血’。这种论点我且称它为‘永世外血论’”。
    请问:以科学的“品系”取代所谓“国血”主张者,何时将信鸽分为“外血”、“国血”?这是无中生有。用自已称谓“外血”“国血”强加于人!这又何其拙劣。而品系观也否定所谓“永世外血论”!
  有人说:“赛鸽运动始于比利时,随后开展这项活动国家的鸽子概引自比利时。仅举一支鸽系为例:法国的西翁从比利时引进‘外血’维奇系,培育成‘国血’西翁系;美国的海茨曼又引进‘外血’西翁系,培育成‘国血’海茨曼西翁系;日本的岩田又引进‘外血’海茨曼西翁系,培育成‘国血’岩田系”。
    如果有国血、外血,中国、日本鸽在美国是国血还是外血?岂不成了外血?日本“岩田系”到美国又成了外血。海茨曼西翁系到法国,又成了外血!这不成了奇谈怪论!
     请问:法国何时称西翁系为“国血”?!(“西翁系”本身就表明是“品系”观,否定“国血”说)西翁本人及法国从无西翁系是法国“国血”的说法!日本又何时将“岩田系”称为“国血”(“岩田系”本身就表明是“品系”观。否定“国血”说)?何必将“国血”说强加于西翁、岩田先生!
    “国血 提法不科学”与“国血论是伪科学”是性质不同的两个命题。孙先生偷换概念,煞有介事的说:“作出国血是‘伪科学’的断言,非但不具任何科学性,反使自己站在了科学的反面。”
     请问孙先生:将“鼓吹国血论是伪科学”,偷换歪曲为“国血是‘伪科学’”是君子之为吗?
 
   二、 孙先生给国血下的定义科学吗?经不起分析!
     孙先生给国血下的定义是:
     国血是我国现代信鸽运动的开创者与鸽界前辈,以不同渠道进入我国大陆的信鸽、军鸽、通讯鸽等“洋鸽”为种源,在我国大陆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数十世代“选长配长”的继代选育,所形成我国特有的适合远程、超远程赛的信鸽类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信鸽品种。
     “国血”称呼不是孙先生提出。在“国血” 一词产生几十年后,2012年孙先生才对来自民间、鸽界存在争议的这一称呼、用自己的臆想,泡制出一个经不起分析的定义。请问孙先生:提出者是谁?提出“国血”称呼是何意?原意是什么?指什么?孙先生无任何考证依据!作者自己说:“所作的初步界定,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有待于广大鸽友的评定。要对国血作出科学的界定,需鸽界共同来完成,限于笔者水平,错误难免。敬请鸽友多多赐教。”
     作者承认:其界定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有待于广大鸽友的评定。至于是否需要“作出科学的界定” 是孙先生个人意见。但孙先生所下国血之定义,经不起分析!
      国血用语概念模糊,含义具有不确定性。国血称呼本身不是品种、品系的用语。国际鸽坛从无所谓信鸽的国血说!就信鸽而言是品种、品系说。世界上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日本 、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从比利时、荷兰、德国引种,很多国家相互引进育种,从来没一个国家或个人说自己培育的信鸽是国血、是品种。作者本人也说,“国血的称呼不需由国家法定,不必得到国际鸽联的认可。” 这种说法也表明民间出现的国血用语缺乏科学性。
      按孙振邦先生对国血的定义,那就有日本国、美国等国家的国血。因为他们均存在“该国现代信鸽运动的开创者、鸽界前辈,以不同渠道进入该国的外籍信鸽为种源,在该国选育,形成信鸽类群!”
     按孙所下定义,近百年来,东西方国家均存在该国现代信鸽运动的开创者如日本 、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从比利时、荷兰、德国引种,很多国家相互引进育种,该国均有“经数十世代继代选育”“形成信鸽类群” (无论是选长配长、还是选中配中;二战以后,美国、日本千公里比赛还先于我国实现当日归。1997年我国才实现当日归梦。) ,岂不是又产生了该国的“国血”?这说得通吗?豈不成了奇谈怪论。
     原中信网论坛总版主老徐有句名言:“真有‘国血’外血的话,把它们一杂交,叫成‘国外血’或者‘外国血’嘿,还是‘外血’这名字咋起呀?”
     顾尔锴先生在《理顺思路培养品系》一文(载《中华信鸽》1996年6期)中说,“品系的确认是根据品系培育人,或品系饲养人所开出的血统书为证”。他认为:“一般杂交后达到一个品系的3分之1成分,又具有该品系的特征,仍可称该品系鸽。”请问“国血”论者:用詹森配所谓国血(假如李种、并是是纯李种、虽然纯李种已不复存在,包括与我国任何信鸽配),其下代外血詹森、所谓国血各占二分之一成分,下代均超过上代3分之1成分。这是国血还是外血?
    按孙振邦先生“数十世代继代选育” “形成信鸽类群” 的界说“国血” 论,请问孙先生:用詹森配所谓国血(假如李种、并是是纯李种、虽然纯李种已不复存在,包括与我国任何信鸽配),其下代外血詹森、所谓国血各占二分之一成分,这是国血还是外血?第二代又是什么血?
人为将它弄成学术上的词条(词目)也不现实。退一步说,下个定义又有何意义?
     历史就是历史。任何人也改变不了历史!
   
  三、足环定(以环籍划分)“外血”、“国血” 观不能成立。
     今年王宏先生《国血提法没有不妥之处》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凡是被冠以“国” 字号的东西,当然都属于本国自主独立的创举,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并称:“‘国血’ 只是一种简称,这种简称也只能在国内使用,就像咱们把本国生产制造的产品简称为国产,把本国人民简称为国民一样” 。王宏先生还将国血拔高为“本国自主独立的创举”!
     知识产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在中国台湾和香港,通常称之为智慧财产权或智力财产权。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而知识产权是受法律保护。
     从法律上讲,知识产权具有三种最明显的法律特征:一是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即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力、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权利只能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二是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三是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分别规定了一定期限,期满后则权利自动终止。
    王先生将“国血”定为本国的创举。袁民先生将“国血” 斥为谬论。袁先生岂不侵犯了“国血” 论者的权利?请问王先生:“国血”这一“本国自主独立的创举”受我国那条法律保护? 谁是权利人?如何行使其权利?这不贻笑大方么?
    王先生还说:“说简单只要按环籍划分,配本国足环是‘国血’ ,配外国足环为‘外血’” 。
任何人(如谢炳或黄剑先生)用外籍洋鸽培育的赛鸽,同一种鸽之子代挂中国足环在中国养是国血。在比利时养,因为是挂的中国足环,就成了外血。乔斯托内将其种鸽下代戴上中国足环就变为“外血” 。这种采用简单化方式以足环定“外血”、“国血”岂不可笑吗?
     国血、外血称呼这种界定观是信鸽科研的新成果吗?不可思议。
 
    四、国血是什么?
     国血称呼虽然概念模糊,含义具有不确定性。但从鸽界前辈曾提及国血、及不同含义中,可以找到答案。
     鸽界前辈曾提及国血、及不同含义。
     1、国血是指源于本土的中国鸽子。
     国血、国血鸽是源于本土的中国鸽子。也即如人称的土鸽子。
     扬国方(顾澄海)在《上海引进外血的三次浪潮》中说,当年李梅龄引进10羽外血,“把国血‘松江灰’ 、‘紫金砂’等冲击了一下” (见1996年第3期《中华信鸽》)。 这里的国血是指与外国鸽子无血缘的中国鸽子。如“松江灰”、“紫金砂”等在中国土生、土长、繁殖的本土中国鸽子。这里,顾老把本土中国鸽子称为国血。
     2、国血鸽又指中籍洋鸽。
     在同一文中,他又说:引进外血第三次浪潮“冲击了国血鸽。国血鸽作为一个耐力鸽品系仍拥有大量饲养者” 。这里的国血鸽,显然又是指从1931年以来及1946年以来引进外籍鸽所养育的信鸽,即中籍洋鸽。
鸽界前辈张一望老先生在《超远程的介入有助提高赛绩》一文中说:中国的信鸽原先也是从国外引进的,时间长了,中国化而已,严格地说,叫“中籍洋鸽”(1996年第6期《中华信鸽》)
    3、鸽友们把上海鸽系誉为国血;所谓国血是指上海鸽系
    顾澄海先生在《浦江鸽人的创举》中又说,“上海鸽系的主要功绩是雄踞我国鸽界近半个世纪,鸽友们把它誉之为‘国血’”。即把上海鸽系誉为国血。可以理解为,鸽友称的所谓国血是指上海鸽系。或者说:所谓国血乃上海鸽系也。
    张亮能老先生说,李梅龄培育出“李鸟”,今天,纯种“李鸟” 已影踪全无,但有的有名次赛鸽有“李鸟”血统。应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系。(见《培育新品种 改良老品系》;载《中华信鸽》1986年6期)。
    这里的老品种,张亮能老先生等鸽界前辈不把它视为国血,是中籍洋鸽。按顾老和鸽界前辈所表示的意思在逻辑上推理或分析,今天可将鸽界前辈提的老品种也视为国血。因为,老品种信鸽是中籍洋鸽。
综上所述,国血是什么?可作这样表述:国血就是本土中国鸽子、中籍洋鸽、上海鸽系(耐力鸽系)、老品种。      
     在此,特别说明:“老品种”与一般所言的“品种”二者不能划等号。二者含义有异。老品种“有特定历史时期”的限制。这特定历史时期就是老一辈鸽界前辈(李梅龄、汪顺兴)所处时期、那个年代。老品种是老一辈鸽界前辈(李梅龄、汪顺兴)所处时期、那个年代的品种。正因为如此,鸽界前辈才提出“改良老品种培育新品系”。而老品种即中籍洋鸽。因此,将其视为国血是顺理成章的。
    但上海鸽系不能概括中国大陆信鸽。
    如云南老品种信鸽、“高原雨点” 无上海鸽系掺入。大连千公里高速种群是远洋轮船带进来的天落鸟在大连育成。也无上海鸽系掺入。
    而大连的千公里高速群是一个不能被复制的独特的种群,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赛制条件下,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育出的独特的一族赛鸽。
     对此,将另文表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