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现代赛鸽育翔探秘连载(四)

时间:2014-12-16 14:49:10    来源:    发表者: 恒远鸽舍       阅读次数:
现代赛鸽育翔探秘连载(四)

现代赛鸽育翔探秘 连载(四)


                                             泉淼战狼联盟

①当地善翔系的选择与运用
    前文说过笔者对赛鸽后天性遗传、记忆性遗传和惯性遗传,持坚决支持的态度,也曾举例说明。所以为尽快解决或缩短引入种鸽水土不服及适应周期,首先选择和考虑为其掺入当地善翔系是比较恰当的。具体要求:
一是拟掺入鸽系必须血统清晰、赛绩稳定、家族遗传稳定、外在特征明显成型,有多代稳定发挥。
    二是本身赛绩突出,有二次以上大羽数胜出纪录,不一定非要是冠军。
    三是拟选用鸽最好是近亲或沾血配育出,家族中有近亲、血缘配赛绩突出的记录,能耐得住近亲或亲缘繁殖。
    四是拟选用鸽最好与基础种鸽同系同血但分属不同支脉,如:某名鸽血脉,经代数不等的异血掺入且已稳定的同血缘鸽。如此血脉相连会有极大可能,唤醒该鸽系血统中的某些优秀的遗传因子,甚至加大或叠加优秀基因的比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是基础种鸽如无明显短陷,无改良加强之必要,就不要试图去加入什么了。能最大可能的保留和克隆就是万幸了。

②石板鸽的育种价值和运用
     纵观国际、国内许多名家棚内均有几羽石斑或石板鸽,甚至很多名家的竟翔鸽的育成或杂交亲本之一,就是石斑或石板。国外的以詹森兄弟为代表,国内的谢氏詹森、江苏圆梦范健鹏等等许多名家的主要育翔配对也是如此。更不乏经典的黄金配对,这里就不在赘述。
石斑和石板鸽多是近亲的产物,当然偶而也有通过羽色杂交和返祖的,但是极少极少。石斑鸽和石板鸽在育种中常被名家们喻为“最佳桥鸽”,其育种特性主要是具有隐性遗传,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配偶的显性优良性状的遗传,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
    两只强势遗传的亲本组合在一起,子代的可变性太大,强强联合不一定会出现更强,很多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就像两个都比较强势的夫妻,一天到晚有吵不完的嘴,打不完的架。
两只强势的鸽子相配不但增加了子代的不确定性,还使育种变得更不易把控。而选用近亲育种得到的具有隐性遗传,且翔绩较好的石板(斑),或者是幕利门的火凤凰为亲本的一方,那么具有隐性遗传的,较弱势一方的它们,却能最大限度地遗传和放大基础种鸽的优良特性,而不是去争抢、融合、改变或缔造新的特性。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也是鸽界一直传言,冠军不能配冠军的问题所在;国外许多名家宁愿用冠军配另一羽冠军的子代或孙代,也鲜见有将两只冠军相配的,他们惯用的做法是会引入另一羽冠军的平辈或后代,逐步的加入到自己的鸽系里,或增强或改良本系统的不足。即使是直接引入了冠军或优秀赛绩鸽,也大多会与自己冠军的后代相配,掺血改良后又会迅速拉回,巩固本系统,甚至回配自己的冠军鸽。当然这只是许多人的惯用手法,事物从没有绝对的,冠军配冠军适配的也有,只是少见罢了。倒是记得北京的有位名家,提出过“赛绩叠加育种法”很新颖,他主张不断地将优秀赛绩鸽互配以增强赛鸽优秀竞翔基因的累积和叠加,以期达到育出拥有优秀遗传的子代。他的理论是不管是赛绩叠加到一定程度的爆发,还是随父或随母,甚至是返祖,反正上代都是优秀的赛绩鸽,都能算配对成功。如果这个理论能成立,那该多好啊!鸽友们以后就不用为赛鸽选配而烦恼了。这种方法笔者没试过,在这里不敢妄言,有兴趣的鸽友可以试试。
    现在让我们重回正题:那就是国内外许多名家都从石板(斑)鸽的育种图谱中,悟出了育种的玄奥,得窥门径,从而成就非凡。国外的例子就不多举了,国内的海霸王,早期的天体,包括谢氏詹森等专养詹森的大家也就不用说了,单是北京金城种鸽舍的镇棚绝配“老多夫杰”和“石板皇后”就非常成功,子孙后代在各地获奖很多,发挥极为突出。特别是善飞云、贵、川等恶劣气候,子孙多以“老多夫杰”的黑羽、深桃花为主要外在遗传性状,甚至通过多代杂交也不变。笔者前文提到的“黑狼”既是该配对的女儿与异血杂交所出,体貌特征几乎与“老多夫杰”一样。第四代“黑狼”之子就是07年银河公棚20名、“黑狼”的女儿及后代都是清一色的“黑羽桃花”几乎不走样。
    另外一个例子我还是要举江苏圆梦的范建鹏, 笔者与范氏有些渊源和交集。且就养鸽、育种、配对、竟翔等方面多有交流并获益颇多,内心也很感激,也养有他赠送的鸽子。近年来江苏圆梦在公棚飞的相当好的鸽子,主要是电脑020和秃头199血系;另一路是詹森红狐142血系,07年春北京京港公棚冠军就是这一路;而这两系获奖的鸽子配对表中,父母几乎都有一羽石板(斑),甚至上代也至少有一只有时是两只石板(斑)。也就是说江苏圆梦在以电脑和红狐两系为主血,以他的范氏詹森石板(斑)近亲纯血鸽为桥鸽,赛则杂交,种则回血。如此往复游刃有余,可以说范氏是目前笔者所知,国内大量运用此种配对模式且获得成功的鸽界高人,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石板(斑)鸽的育出。看我们是否能悟出一些规律。假定我们手中有一羽石板(斑)雄鸽,那么我们需要几轮?有几种方法?有多大机率能育出石板(斑)。(由不同羽色通过杂交育出石板(斑)的不在这次讨论范畴,也很有些难度。)
方案一;是同父异母配或同母异父配
优点:是周期短见效快,子二代血缘纯度即可达到很高值,出石板(斑)的几率相当高。
缺点是血缘过于接近,遗传易两极分化,走双极端。即子二代要么纯合了优势基因,要么杂合了劣质基因。
    实战运用:如果用此种方法育种,子一代必须经过多次比赛优胜,然后选择更接近基础种鸽的子代,同父异母配,得到子二代,通过比赛淘汰掉劣质基因聚集的鸽子。那么余下的就是宜赛宜种的,血缘纯度极高,融血度极高,品质极优的鸽子(如图一)。
                                                                                                                                                                                                                                                                            外血A雌   =  一代优雄
         ↗                    ↘ 二代优胜鸽可赛可种,杂交后三代可回石板雄,
   石板雄                      ↗ A雌三代可回B雌子一代,B雌三代可回A雌一代
         ↘ 外血B雌   =  一代优雌


    此方案子二代约有50%的几率出石板,虽然二代鸽有机会遗传石板雄75%的血脉,但同样也会杂合A、B雌的基因。
子二代直接回石板雄,血缘太近不可取。而子三代直接回石板雄则一定能出石板,而且系统血缘也通过二次杂交,起到真正杂交的目的,有效避免了极度近亲所带来的弊端。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所述:纯种间的杂交至少需要两代以上。
如果用子三代回子一代出石板的几率也约有75%以上,而子三代回子一代出的近亲四代再回石板雄,双重近亲回血就肯定能出石板,也就是说近亲四代再回石板雄出的五代鸽的血缘浓度至少能达到90%以上。这等于说基础种鸽“石板雄”的血脉在五代时,会得到最大可能的保留和传承。
那么如果我们把石板雄换成新引进的优血基础种雄,把A、B雌换成近亲石板雌,让石板雌做桥鸽,那么在一代时:具有隐性基因的,基因强度明显呈弱势的石板雌会最大可能的放大基础种雄的强势基因,到了二代时会进一步放大,到三代杂交时再选一路近亲石板,那么四代、五代鸽遗传基础种雄的优势基因,是不是会达到很高的浓度,我们可想而知。笔者正是用这种方法育出了许多石板(斑)鸽,有兴趣的鸽友可以一试。
                                                (未完待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