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统”难成之因
我个人认为,国人培育不出新品系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面子问题,国内还极少有人自起名系;思想不同;就算是常胜鸽界20年的实力派也不敢贸然自成鸽系,如果宣布以自己名字命系,会得到同行的笑话,会成为鸽友朋友之间茶余饭后的笑资,这点应该是最重要的,我国在鸽界驰骋常胜10年的鸽友太多,20-30年的实力鸽友也大有人在,但却是渺渺无几的命系。可能是自己的基础品系也是建立在名家或所谓的“外血”之上。如果称系,可能会被寻根问祖,成为别人的笑柄。假如有人问我主养什么血统,我回答“王伟系”对方要吗以为我是开玩笑,继而还会继续追问“王伟系”是在什么基础上成型,我可就会被问的语噻,我说是在詹森的基础上成型,鸽友当面虽然不会说什么,私下也会议论说我妄自菲薄,依靠大师起步,却“欺师灭祖”。 不敢成系这和我们的文化思想是分不开的。
但是在国外就大不一样,国外如果常胜5年左右的鸽友就可以以自己名字起血统,比赛10年20年的外国鸽友肯定已经早有自己的“血统”;这在国外很正常,外国鸽友也可以自豪大胆的告诉别人,我在谁的基础上,培育出自己的血系,这是让别人羡慕的一件事;别人会为你竖起大拇指,称赞你了不起。自成血统这在国外犹如百花争艳~雨后春笋般之多.
第二;确实无从查起,种鸽来自天落或者时间久远再或者引种之时鸽主没有告诉血统,确实无从查起,鸽子成绩却很好,而且遗传稳定,发挥数代还高位连连等。;究其原因是国内鸽友不知什么时候养成习惯见面就问主养什么血统,对于这个血统了解或者不了解,总要问上这么一句。像这种情况,该如何作答,说没有血统别人会相信吗,说来自天落会不会让人家笑话,像这种情况也很多,被问的多了不耐烦,就随便报上一个血统,以免尴尬.
第三就是血统论分歧大,因为,唯独中国鸽坛分为“国血鸽外血鸽”。假如某鸽友,经过长时间定向培育,鸽子体型、羽色、归巢获奖率,等等已达到鸽系必备条件。如若称系,此时必有人问你的鸽系是“国血还是外血”,答“外血,不可能,鸽主绝对不会这样说”。答“国血”依然有人不同意,反驳者会说“你的鸽子来自国外,怎么能称呼国血,再说已经有了国血李鸟等等”。此情况一定会存在,所以培育品系面对两难。
第四就是远程赛事太少。我国的赛鸽比赛距离,往往都是500公里以内,而且赛事以三关赛为主。大部分鸽友在一场比赛之后,就开始淘汰迟归回来的赛鸽,甚至屠杀晚点回来的父母。我知道很多鸽友都是这样,五百公里不能进名次的当天归,全部杀了,株连的事,常有发生.很多鸽友就是选择一次性比赛的高位做种鸽,但是子代往往不尽人意,这些高位有些甚至是搭了顺风车,开笼之后随着其他定向准确的鸽子飞回....;我们缺少600公里以上1500公里以下的赛事,这样能筛选出稳定性极强的种鸽。只有稳定性极强归巢极稳的鸽子才适合做种,才适合作为基础发展。
现在以500公里为主的赛事,对于种鸽的要求不再那么严格,只要在平时500公里级别的赛事上稳定遗传,就算种鸽没有飞过1000公里级,也照样可以选出优良鸽做种,但却失去更大优势,加深难度难以培育出自己的品系。
以上内容仅是个人见解,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前辈高手斧正,不喜欢的朋友可以顺手关闭浏览器或者在我鸽舍“镇平王伟”留言以理服人,我们共同探讨,不要粗言碎语地做鸽痞,毕竟我们都是爱鸽之人。爱鸽之人应该远离那些污言秽语满嘴脏话之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