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我市“鸽老板”汪老板的报道,因为这位老板是我市鸽界最后的赢家。他的同行也是其他地方鸽界最后的赢家。稳健、刚毅、持久、强势!
或许他们没有你飞一次地方指定冠军得到的奖金多,或许他们没有你公棚进一只奖的奖金大,但是他们默默无闻的、持之以恒的以“微利”来囤积自己的财富。
无论是田地里的菜鸟,还是赛鸽棚中的一员。大多数的鸽子最后全部划入“他们”的笼中。这也算是他们为鸽界做出的一个贡献,为优胜劣汰做出了贡献,为鸽友带来些鸽粮钱!
一直想不通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市鸽子保底价会被一人掌握。难道肉食鸽真的没有那么大的消耗?还是精明的商人不愿意去做这杀生的勾当?无奈!本地穷,本地卖鸽也便宜,招致大庆市、哈尔滨市的收鸽人都肯驱车前来收购。不谈汪老板的欺行霸市的英雄事迹,期盼我市鸽友真的能够实现口口相传的一个梦想——谁都不卖吃肉鸽,让鸽价能够高一些,只能奢求高一些,赚钱是真的不敢想了。
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也可以叫工作服)的口罩男系本地最大的“鸽老板”,每个集市都要“高价”收走很多鸽子,每集后面那一车。
 
后面那白色车是“鸽老板”的,从一个三轮车靠收鸽积累换了坐骑。

夹缝中生存的收鸽人,对市场价格起不到决定作用,只能让处理鸽子的人多一个甩卖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