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第一年比赛没拿冠军这个问题,或许你第一时间就能给出回答,但是我想回答,回答不出来。很是矛盾,因为受到了身边的朋友的影响与压力。压力是动力,但是过于高的压力就是负担了。
当地土话也好,俗语也罢。有那么一句:瞧你那两个半朋友。多少带有些讽刺的意味在里面。今天我要说说影响我对此问题看法的两个半朋友是如何影响我的。
朋友张大手,不多说其事迹,因为不只一次提到过张大手的故事。那一年(2014年),春赛张大手与枭雄老赵的合作可谓惊天地“气”鬼神,包揽春赛指定鸽的大部分奖金,在江湖上被传闻美谈,后来人谓之“借鸡下蛋”。也因一场场的胜,故此有一桌桌的宴席。每当宴席过半,就要开始说些酒话。张大手每当酒意正浓就会勉励我,秋天一定努力飞冠军。呵呵,一笑,哪有哪个实例啊!是啊,的确没有那个实例。第一年比赛拿冠军就是心比天高。张大手也深知此点,故此有一约定,如秋入赏输三顿饭。呵呵,勉励加打击,张大手之一向混沌逻辑。
朋友枭雄老赵,也不多说,也是笔下常出现的角。那一年(2014年),因张大手而熟识的。早在江湖听闻此人的盛名,更是在春赛一季亲身感受,让人叹为观止,一羽赛鸽连夺七项指定冠军。老赵笑着说,飞不飞冠军没用,赢点钱实在。冠军是多少个初出茅庐之小鸽友的梦想,是多少赛鸽多年之人的理想。冠军不是你想摘就能摘,故此老赵对第一年取得冠军之事看的很淡。编后轶事:老赵第一年参赛就是黑马,夺得当年三百公里冠军。
半个朋友王大师,大师出少年,现在二十一周岁了。那一年(2014年),秋赛就那么恋恋不舍的结束了,单关一个冠军都没有,心里说不出是失落还是满足。第一年比赛可圈可点,最后安慰自己一下吧,毕竟给综合成鸽冠军摘了。公棚,本地公棚,王大师合伙人选送王大师带回的幼鸽秋季夺得决赛冠军。每次席间王大师都会亲切的对我说:你养的太次了。
爱好!没有名贵血统种鸽,亦没有高级成绩种鸽。一个爱好,一种执着,一份信念,一点坚持。重在心态,快乐本真。不懂养鸽,不会鉴鸽,会些吹嘘,懂点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