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个写“照相”的文章,想起了我参与过的三次照相。
给鸽子照相,一般都是自己喜爱或者比较突出的,毕竟这个是不便宜的。曾经问过京城鸽少宋晨,他照相一张是100元,北京照相偏于自然,很少有修饰。而北方,尤其是笔者所在黑龙江省照相修饰力度较大,价格在30左右(不比北京便宜,要考虑每个地区的收入情况)。
2013年以前相片看过许多,自己却一张没有。冬天到,天气寒冷,银装素裹。鸽子纷纷换羽,靓丽光鲜。这也正是鸽子照相的最佳时机与高峰期。张大手与柳卖药开始了赛鸽照相的召集工作,群内纷纷发布广告大致内容:“预计XX日鸽子照相,价格XX元,与张大手与柳卖药联系”。首先要说说为什么要召集,因为照相鸽子多一些可以便宜,价格要较市场价低15%。经过一个月的召集终于召集齐了一百张,这个数量是照相者要求的,因为他们一天也就能照一百多张,故此要求这个数量,免得白来一趟,好双赢。照相的来了,消息迅速传递,笔者也将消息传递给了“一位曾经向笔者求助开始照相给告诉他”(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养鸽者”不想用,“人”更不想用)。下午接到张大手电话,他与柳卖药要取鸽子照相,问笔者去不去,回答去看看热闹。三人拎着鸽笼去往宾馆(指定一个地点,大家集中照相)。第一次看到了照相的真实过程。
那一年(2014年)笔者也参加了比赛,有几羽鸽子想照相,可是安达市没有专业信鸽照相,还是得在外地找。笔者在俱乐部陈经理的鼓励下,当其了第一次照相召集人。经过2个多月的召集才凑够80多张,实在惭愧啊,号召力真是不够。与照相者预定好时间与地点,前一天开始通知大家。通知的时候有人不照了,有人照的少了,有人照的多。唉!真是头疼。转过天来,照相者预计中午12点到达,9点多张大手便一次次的打电话催促笔者赶往宾馆等待(笔者不去他们进不了房间),无奈砍了两个多小时大山摄影师终于到了。此时又开始了争抢,谁都要第一个照相。无奈,让张大手先来吧,笔者只能往后排。一直到晚上8点,照了大概一百张照片。争抢扔在继续,通知其他人明天再来。第二天上午无人争抢,谁到照谁。不想下午仍有赶来者。头疼,召集时统计不到80张,实际照相达近200张。其实数量很重要,只要超过80就可以让摄像师来照相,因为数量不够一直拖拉了两个月,大家都召集。唉不说人性的弱点了。拍照的时候随拍了两张现场照片。
第三次,新一年初,仍有部分人想照相,此次召集很顺利,第一天联系摄影师,第二天统计数量,第三天来到照相,当天照完。
备注:碎叨,东北话,老太太似的唠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