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长家飞不如短训放(图)

时间:2015-03-10 15:37:51    来源:    发表者: 给力鸽舍       阅读次数:
长家飞不如短训放(图)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又一个繁忙的春季大赛已经开始了,虽然各地气候略有差别,但早就按捺不住诱惑的鸽友已经蠢蠢欲动了,每天浏览网络,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幼鸽的作育与训放,养赛鸽虽然没有一个死定的公式作参考,但鸽友们年复一年的经验总结和教训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就爱鸽比赛前的家飞与训放,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一只嗷嗷待哺的雏鸽、要转变为一羽经得住风雨的赛鸽,除了自身的成长之外,更多地包含了鸽友们的心血,在汗流浃背的三伏天,以及瑟瑟发抖的数九寒天里,我们一个人默默的独守在鸽舍中,编织着自己的飞天梦想和期待。

    长家飞不如短训放,这句话若仔细琢磨也好像不太妥,不妥之处就在于;家飞再怎么没意义,但也绝对不能缺失或忽视,因为家飞和训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做法。家飞是在赛鸽日常管理中的一个锻炼环节,每天的绕舍飞翔确实会练就一副硬如铁的骨架,也会让赛鸽学会坚持与忍耐,经过日积月累的磨练,使其消耗了每天从饲料中吸收的养份,从而达到一个锻炼体魄再循环的模式,这就是赛鸽家飞的意义和目的。

    而训放和家飞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训放是在拥有了一副好身体的前提下去适应赛事,其做法是通过逐渐的加大距离之后,使其重复练习定向功能和在陌生环境下的飞归(其中也包括对不同天气的适应),但这种训放的距离我感觉不需要太远,一般因各人的交通工具和时间来衡定,大体距离在100KM之内较为妥当,训放次数与频率虽然没有一个特定的数字作参考,但我认为训放频率应和赛鸽的体质状态相结合,如若在频繁的训放中不注重赛鸽的体质与恢复,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染病或丢失,但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丢失,我个人感觉很可惜。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陈述,我们应该更清楚地看待赛鸽家飞与训放的关系和利弊。每天浏览中信网,我们即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参与者,也是一个需要吸收更多养分的学习者,此篇感悟只属愚人的一点亲身体会和总结,如有不妥请谅解。谢谢!

 
    
    
    
  
    
  
       感谢各位鸽友关注!祝鸽友们能在这繁忙而愉快的季节里,收获更多的开心和喜悦。谢谢!
                          
                     
                                                二 零 一 五 年 三 月 九 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