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鸽感悟

恐龙灭绝——关于达尔文对信鸽研究的研究(82)

时间:2015-05-05 15:26:27    来源:    发表者: 湖南星火鸽舍       阅读次数:
恐龙灭绝——关于达尔文对信鸽研究的研究(82)

 

恐龙的学名叫Dinosauria,其名称由来于希腊文“恐怖的蜥蜴”,它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注意这里没有说是爬行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一种数量巨大到能够主宰整个陆地程度的优势种为什么一下子就突然消失了呢?这自然引起人们的种种猜疑。现在比较权威的观点是: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也有很多科学家不同意这个陨石撞击说,于是出现了诸如气候变迁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化说、植物中毒说、酸雨危害说、造山运动说、火山爆发说、海洋退潮说、温血动物说、繁殖受阻说、食物紧迫说、自相残杀说等等,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不管究竟哪种学说才是真正的灭绝原因,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和被大家认同的:在6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之前,恐龙家族遭遇了一场灭种的灾难。那么,如果恐龙不曾经历这场灾难,这个物种就能够存在到今天吗?回答是否定的。

    恐龙根本不可能生存到现在,因为数量如此庞大的物种生活在地球上,不仅会与其他物种之间发生剧烈的生存斗争,而且还存在更为剧烈的自身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这样变异就会增大,那些有性状分歧的个体才会得到新的生存机会,而那些未有变化的个体必遭淘汰。巨大的变异和约6千5百万年时间,足够形成若干若干新的物种,这些由恐龙演变而来的新物种是新的优势种,取代过去古老的恐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有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当时恐龙可能未曾完全灭绝,有一部分已经进化成为了现代的鸟类。

    我们赛鸽的远祖可能正是恐龙,但它早都不叫恐龙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渤海堂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