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闻快讯

禽流感最新解释与鸽子无关

时间:2013-04-10 09:37:40    来源:信鸽365    发表者: 老杜鸽舍       阅读次数:
禽流感最新解释与鸽子无关

H7N9病毒可能是韩国野鸟自然迁徙中与中国鸡鸭自身带有的禽流感病毒基因重配产生

    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在中国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截止4月8日,感染人数至24人,死亡病例上升至7例。这种在禽类属于低致病率、而在人类造成高死亡率的病毒,引起科学界的高度关注。H7N9禽流感病毒分析,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基因溯源近日已有初步结论。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4月8日对财新记者表示,该研究室病毒片段的重配研究结果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中,H7片段来源于浙江鸭群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而浙江鸭群中的病毒往上追溯,与韩国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同源;N9片段与韩国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同源。其余6个基因片段(PB2、PB1、PA、NP、M、NS)来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据病毒基因组比对和亲缘分析显示,H9N2禽流感病毒来源于中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鸡群。

    基因重配的发生地很有可能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过程可能经由韩国野鸟在自然迁徙过程中,和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鸭群、鸡群自身带有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配产生。研究结果还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暂未发现在猪群中的进化痕迹,即猪在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未发挥中间宿主的作用。

                               韩国野鸟

    禽流感病毒由8个基因片段组成,包括HA、NA、PB2、PB1、PA、NP、M、NS,病毒的命名由HA、NA这两种基因名称确定,中间的6个“家族成员”各不相同。同样被称为H7N9的病毒,不一定是同一种。这次在中国大陆发现的H7N9不同于2009年在捷克的鹅群中发现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也不同于2008年在韩国野鸭中分离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这三个病毒的共性只在于N9相同,其余7个基因各不相同——它们统称为H7N9亚型。

    被作为病毒名称的HA、NA基因片段非常重要,是流感病毒表面上的两种糖蛋白突起,其中血凝素(HA)像是病毒用来打开及入侵人类或牲畜的细胞的钥匙,神经氨酸酶(NA),可以破坏细胞的受体,帮助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HA可分为16种,NA可分为9种。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理论上最多可以组合成144种不同的病毒亚型,现实中已发现130余种。

    病毒重配在自然界不断产生,不同病毒通过各自宿主的接触,彼此交换基因片段。这次在中国大陆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在自然界的流传过程很可能遵循下列路径:携带H亚型(包括H7N3和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韩国野鸟迁徙至中国长三角地区,接触浙江鸭群,病毒产生重配使鸭群携带H7亚型病毒,鸭群很可能作为一个中间宿主,和浙江、上海等地携带H9N2禽流感病毒的鸡群接触,最终基因重配成为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

                           打破人禽屏障

    按照传统经验,一般的禽流感病毒,不管在禽类中是低致病病毒还是高致病病毒,都较难感染到人,一般经过人的呼吸道即被阻住。

    但最近的现实和研究均揭示,原本在禽类中流传的病毒,或经过中间宿主猪产生基因重配,感染到人;或直接由禽到人。这次的H7N9禽流感病毒,即直接从禽到人。危险的是,这种在禽类身上呈现低致病性的病毒,在人身上却极具破坏力,病毒在人的肺部疯狂复制,病情发展非常迅速,死亡率也很高。

    按照病毒构造机理,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像一个团队协作作战,分为三个步骤:HA像一把钥匙,突破人身上的宿主限制;NA帮助病毒破坏细胞受体从而使新复制合成的病毒扩散,剩余的6个基因片段协作,完成病毒大量在细胞体内复制的过程,三个步骤的配合缺一不可,哪一个失衡,都可造成病毒力量弱化,对人体难以起到杀伤作用。

    但不幸的是,在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中,这三个步骤高效配合,对人体产生了极大破坏。据专家研究,造成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并导致高死亡率源于病毒变异。

    “现在已经观察到的是N9的变异,N9基因片段比一般的N9基因片段短一些,但尚不知这种变异导致何种具体后果”。上述研究人员说道。

    在此次的研究过程中,H7基因片段和惯常的H7并未有太大改变,但是在在决定人-禽受体结合的特异性上,出现了关键氨基酸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科学评估。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案例已曾有发生。

    从1959年到2007年,在美国、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地出现112例感染病例,但均表现轻微,仅出现结膜炎和轻微流感症状,因此H7亚型禽流感病毒也一直未受科学界重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吴清壮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