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天下鸽问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专题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信鸽超市 信鸽365杂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鸽闻快讯

信 鸽 血 统 的 探 索

时间:2013-10-17 09:23:15    来源:    发表者: 《信鸽365》杂志       阅读次数:
信 鸽 血 统 的 探 索

注:本文刊登在《信鸽365》杂志 2013年第四期,转载请注明!

养鸽可为仙,已受过世人几千场讪笑
赛鸽为乐道,终难解自己这一点痴顽
汤兴光
接第五.期50页
 
血统名词解释(便于读者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节    达尔文的进化论:
鸽子同进化论结下了不解定缘。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的进化:一、器官经常用就发达,不用就退化,这是在后天环境里所获得的性状,叫做获得性;二、获得性是遗传的。这就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达尔文基本接受了这个理论。他解剖过家鸭和野鸭,发现家鸭的骨骼与野鸭相比,翅骨减轻而腿骨加重。他认为这是家鸭少飞多走的结果,并且认为这种用进废退留变异是遗传的。
达尔文用家鸽进行试验,发现短嘴的鸽子脚小,长嘴的鸽子脚大。认为生物体的各个器官是彼此相连的。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如果一个器官发生变异,可以引起另一些器官的变异,这就是相关变异。还有延续性变异等。
达尔文指出:所谓杂交优势就是指两个生物品种的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具有比较强的活力。因此他认为杂交有益,自交有害。杂交可以使变异消失,但是也可能产生变异的一个原因。杂交可以把父母双方的遗传性融合在一起,使双方原有的变异消失而产生新的属于中间型的性状。这是“融合理论”。达尔文也还认识到返祖现象。
第二节    孟德尔定律:格雷格.孟德尔是奥地利人。他发现两条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认为: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1.每个生殖细胞内部都有控制相对性状发育的因子(基因)它是遗传性状的决定者。2.在体细胞中,这些因子成对存在。3.在生殖细胞成熟的过程中,成对的因子分离,各进入一个生殖细胞中,结果每个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4.到了受精的时候,精子与卵子结合为一, 精子与卵子各自带有一个控制同一相对性状的因子,两个因子合在一起,因此因子又恢复为一对。
孟德尔认为:在一起成对的两个因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相同的被称为纯合子,不相同的称为杂合子。这对因子往往可以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显性因子不论是纯合子,或杂合子总能表现出来。隐性因子就不是这样, 在纯合子的情况下,它能表现出来,因为没有其他因子的影响; 在杂合子的情况下,它不能表现出来,它的作用为显性因子所覆盖。
自由组合定律:即生物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不同对的等位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它们的自由组合的机会均等),存在于不同的配子中。
第三节   染色体遗传学说: 染色体遗传学说,又称基因学说。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对孟德尔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他提出了遗传因子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并称这些因子为基因。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期(细胞不分裂的时期)立它与染色杂质的状态存在,在细胞分裂时,成为短粗状的杆状结构,称为染色体,(因为它颜色较深)。染色体实际上是染色质浓集而成的,内部呈紧密的、高度螺旋曲卷的丝状结构。在细胞中含有进一步地发育所必须的所有的信息,它对于这个细胞将发育成为一羽鸽子均有所决定,并且成为鸽子的身形大小,羽色,飞翔能力的优劣。所以遗传的作用在信鸽上表现的淋淋尽致,为什么众多养鸽者要购名家的名鸽,都以“原配”(即亲兄妹为一对)种鸽为上品,身价百倍,而异配的就不屑一顾。养鸽者从原配为贵到杂交出优势这个观念的形成,与孟德尔定律的实用性是息息相关的。
第四节   育种的定义:选育优良赛鸽和种鸽的过程。“种、养、训”是养鸽者的“三字经”而育种居首位。世界上众多的赛鸽家几乎同时是育种家。只有懂得育种技巧,以及有丰富育种经济验的养鸽者,他的鸽舍一定是赛绩频频而经久不衰。否则,即使有了好种鸽也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掌握育种的技巧,就是要懂一点遗传学知识,要选择好配对的双方,以及配对的方式和时间
第五节    品种的含义:指来自同一祖先,具有为人类需要的某种经济性状,基本遗传性稳定一致,能满足人类生产物质资料及科学研究目的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的群体。品种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多种多样的赛鸽、玩赏鸽和食用鸽,其群体达到一定规模时构成品种。培养一个信鸽的新品种往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少则几年. 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第六节    什么叫亚种:生物分类学上种以下分类的单位。是种内的一些群体,但彼此在某些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基因频度、染色体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不同品种间的个体可以互相交配。产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第七节   品系: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信鸽的品系一般是指自交或近亲繁殖若干后代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在实践中如有擅长中远程或超远程竞翔,有外形(包括羽色、眼砂)上相同的特色,有遗传稳定的特性:有一个相当的群体(300羽以上),还要为鸽界所公认。例如比利时的詹森系和我国的李梅龄系,前者是中、短程的快速鸽系,后者是超长程的耐力鸽系。
第八节    遗传:一般指亲代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在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亲鸽的外形、内质传递给子孙。例如本舍“基尼斯之最中国1号”,出的子代“无环1 2号”,在外形、羽色上近似“基尼斯之最中国1号”。父母鸽的外形、内质单一地传递给子代,称“特异遗传”。父母鸽各自的外形、内质融合一体传递给子代,称“融合遗传”。上述遗传现象在理论上虽有分歧,但在实践中还沿用这些名词。
第九节   变异:同一起源的个体间的性状差异。主要指子代与亲代在外形、内质上的差异。在一种生物类群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是遗传的相对。在生物进化上,只有遗传变异才是自然选择的材料。没有变异,就没有新的品种、品系。
第十节   显性遗传:两只具有相对性状的种鸽杂交,在子代中显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显性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在同源染色体上.两个同型显性基因成对存在,或显性、隐性基因成等位基因存在时,才显现出来。隐性性状是受隐性基因控性,在同源染色体上,两个同型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 才显性出来。在子代中不显现的那个亲本性状,称“隐性遗传”。
第十一节          隔代遗传:父母鸽的状态和处形不显性现在于代身上,而是显在孙代鸽身上。根据养鸽者的实践经验,许多优良的超远程赛鸽用种鸽时,子代往往不如亲代,而孙代却有好的表现。
第十二节        返祖遗传:子代鸽的羽毛不同于亲鸽的现象。如父母鸽的羽色是雨点,其子代在一般情况下则必定是雨点,,倘为绛色或是灰色,即是返祖现象。
第十三节          交叉遗传:雌雄种鸽配对所产生子代,其雌鸽的征状遗传给子代中的雄鸽,而雄鸽的征状遗传给子代中的雌。如鸡黄雄配桃花雨点雌,其子代是鸡黄灰雌,桃花雨点雄。同时在飞速和归巢性等内质遗传也有上述现象。
第十四节          配对:除了传宗接代的本质以外,那就是要求在竞翔中以归巢速度和远翔的耐力取胜
第十五节        嫡系配:俗称“自交”,“直系配”。信鸽配对方式之一。用一对优秀的基础种鸽产出的子代,从中挑选出一些集父母鸽于一身的鸽子,进行姐弟配,兄妹配,或父女配,母子配。所产出的第二代,品系的程度提高了,一般只能留种,如用作竞翔,成功的机率不高。
第十六节        近亲配:它可以使优良赛鸽保持纯正。近亲配的条件是,一定要有几对名门望族,或者是成绩卓著的优良赛鸽。
 
 
 
 
第十七节        差异配:信鸽配对的方式之一。用外形和内质有明显差别的雌雄鸽配对,达到取长补短,发挥杂交优势的目的。这些差别包括⑴头型。?头面与挺头面。⑵体型。三角型与长体型。⑶羽毛。深色与浅色。⑷眼砂鸡黄与桃花,粗砂与细砂。⑸年龄。长与幼等。
第十八节        老少配:指雄雌鸽不同年龄的配对,而不是指6年龄以上的老鸽。理由是老鸽长期与人相处,其恐惧心理较少,一切行为较为稳重,照顾幼鸽的爱子心也较强。采用老少配,主要是用老鸽的优良性状遗传与它后天的乖驯,选择它的稳重与恋巢,加上年青种鸽的自然条件与能耐结合。这种配法非常适合长距离比赛,当然留作种鸽也非常理想的。
第十九节        一雄多雌配:信鸽配对的方式之一。鸽子配对,通常为雌雄各一配成。雌多雄少,为了充分利用雄鸽、繁殖更多优良的子代,可采用将一雄配多雌的办法。其方法是,几羽些雌种鸽都有它们各自的巢房,而雄鸽则分别于周旋于其间,并逐羽配上。一般一羽雄鸽同时配4羽以下的雌鸽为限。运用此法,必须准备充足的保姆鸽,代替亲鸽孵蛋和呕雏。
第二十节        自由配:信鸽配对的方式之一。将一些雌,雄种鸽,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棚饲养,当体能和精力都达到最佳状态时,让它们自然地混在一起,自由去选择自己满意的对像。这比常用的“强制配对”顺利,但前提条件是雌雄鸽都必须都是好种鸽。作出的后代是否优良完全要碰运气。
第二十一节              杂交配:信鸽配对的方式之一。将两只不同品系的雌雄种鸽相配。杂交优势是在遗传学上的一条普通规律。优点是可能作出出类拨萃的优秀赛鸽,缺点是子代表现出性状不稳定,难以巩固赛绩。要求配偶的双方必须都是纯系鸽,如配偶一方或双方都是杂交配的后代,那就是“杂杂交”即使偶然出了一只冠军鸽,也可能昙花一现。
第二十二节 三系杂交:信鸽配对的方式之一。三种不同品系的杂交。其中一羽鸽是纯系,一羽鸽子是两个品系杂交的后代。如一对种鸽都是两个品系杂交的后代,称“四系杂交”。如种鸽含有更多的品系,称“多系杂交”。
第二十三节              打野孕:有配偶的种鸽与其它异性交配。这种情况是由于配偶的一方性欲旺盛,而另一方却比较冷淡造成的。另外,一方有病、身体不适时,也会发生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孵蛋后10天左右。所以,国内外一些鸽主都把主要的配对种鸽隔离饲养,以防止打野孕现象发生。
第二十四节              优化组合:俗称“血脉相和”,甲种品系只有与乙种品系信鸽相配,才能产出最优秀赛鸽的杂交配对。这种组合事先无法选择,只有在子代中多次出现,才能得到证实。如中国的李梅龄系,与双阳系相配子代的成绩更突出,国外的詹森系配狄尔巴,被鸽界公认是最优化组合。
第二十五节 黄金配对 “黄金配对”是国际鸽界惯用的一秘术语,它的含义是两羽弃性信鸽遗传基因的最佳结合。比如本人的信鸽2000-10-340423
 
,    
荣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连续三年四飞超远程中国之最,是一羽种赛型的优良鸽子,(A)按照配对的要求,选配了2002-10-745731(本舍引进南京20042500km25名含吴淞鸽血统)(B)
 
    
 
 
生出了子代鸽,而这两羽鸽子各方面都很好,那就多出几羽,进行放飞试验,如一岁时1000km能在3天之内归巢,选雨羽作为种鸽,其余在二岁时放飞2000km,以检验该鸽的超远程竞翔能力。如AB鸽无论竞翔速度、成绩方面,还是在评品方面都占有优势。那么,AB鸽就是A鸽与B鸽的遗传基因最佳的结合硕果。除此以外,A鸽和任何一羽鸽配对都不会有AB的理想结果。这就是“黄金配对”,即是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达到最理想之目的。反之如竞赛速度不理想,就再拆对,另选雌鸽配对。
第二十六节 外来系:由外地或外国引进到本地的鸽子统称。与“在来系”相称。如欧、亚各国的信鸽或江苏、上海的信鸽引进到四川,相对本地鸽子则有此称,而对本地的鸽子自称“在来系”
第二十七节 赛绩型:亦称“表现形”。曾在比赛中得过优良成绩的种鸽类型。许多鸽主在挑选种鸽时,非常注重它的赛绩,购买带成绩证书的赛鸽。一般认为,冠军鸽的子代不一定都是冠军,但冠军鸽的上代一定有冠军鸽的血统。当然,既有赛绩,又是名系则更好
第二十八节 同边雌:亦称“双雌”。一对同窝蛋孵出两羽雌鸽。绝大多数母鸽所产生的一对蛋孵化后,头蛋出雄,二蛋出雌。如果出双雌,头蛋雌鸽称“正雌”,二蛋雌鸽称“偏雌”。根据有些养鸽者的经验,偏雌的表现一般优于正雌。
 同边雄: 亦称“双雄”。一对同窝蛋孵出两羽雄鸽。绝大多数母鸽所产生的一对蛋孵化后,头蛋出雄,二蛋出雌。如果出双雄,头蛋雄鸽称“正雄”,二蛋雌鸽称“偏雄”。根据有些养鸽者的经验,偏雄的表现一般优于正雄。
第二十九节 基因型:出自名门望族的种鸽类型。成为品系的信鸽都具有遗传稳定的特性,特别是名系鸽。能把优点良的遗传因子传给子代。如世界上著名的比利时詹森系,荷兰杨阿腾系等,都是各国养鸽者追求的目标。
第三十节        提纯复壮:保种和强化种群的方法。品系的纯度一般以8/84/82/81/8计算,余类推。国际鸽界的常规,凡个体占4/8以上的血统,即可称“纯血”。为了保持纯血,就采用回血的方法,即把含有4/8的亲本,进行父女或母子配,提高子代的纯度。许多亲本都是老龄鸽,用年轻的子代回血,亦可达到复壮的目的。
第三十一节 雌雄分棚:为了使赛鸽和种鸽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使之出赛或育种时能达到最佳状态,赛出好成绩或育出优良子代,把雌雄鸽分棚饲养。另外,在换羽期间和冬季,有条件的鸽舍一般也把雌雄分棚饲养以养精蓄锐。
第三十二节              F F1 F2 X 符号的定义
F: 子代标志的符号。国际通用。(first genrtion)
F1:子一代标志的符号。国际通用。(first nilial genrtion)
F2:子二代标志的符号。国际通用。(seoond filial genrtion)
                        X: 配对标志的符号。国际通用。生物学标志“杂交”,后为鸽界所借用。如詹森X狄尔巴,就表示詹森与狄尔巴系配对。
:雌性(fmale) 标志的符号。国际通用。原义是希腊神话中爱和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罗马神话中称为维纳斯)手执的镜子,后用以转化为女性的标志,为鸽界所用。

:雄性(male)标志的符号。国际通用。原义是希腊神话中战神阿瑞斯手执的剑和盾,后用以转化男性的标志,为鸽界所借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欧洲地区记者安妮春 河南地区记者杜年华 河南地区记者王春辉 四川地区记者王林远 四川地区记者 四川地区记者高王宏 辽宁地区记者李振彪 沈阳地区记者李国双
(欧洲) 安妮春 (河南) 杜年华 (河南) 王春辉 (四川) 王林远 (四川) 喻先生 (四川) 高王宏 (辽宁) 李振彪 (沈阳) 李国双
               
江西地区记者陈文康 山东地区记者李文 吉林地区记者霍鸿飞 贵阳地区记者元华 重庆地区记者王巍林 江苏地区记者孙跃东 山东地区记者王何磊 河南地区记者马战涛
(江西) 陈文康 (山东) 李文 (吉林) 霍鸿飞 (贵阳) 元华 (重庆) 王巍林 (江苏) 孙跃东 (山东) 王何磊 (河南) 马战涛
               
陕西地区记者普小兵 广东地区记者田一明 江苏地区记者吴玉前 云南地区记者李雪松 安徽地区记者邵作友 安徽地区记者刘云峰 河南地区记者毛晓彬 河北地区记者张学良
(陕西) 普小兵 (广东) 田一明 (江苏) 吴玉前 (云南) 李雪松 (安徽) 邵作友 (安徽) 刘云峰 (河南) 毛晓彬 (河北) 张学良
               
海南地区记者吴清壮 山东地区记者蒋庆国 辽宁地区记者吴亭光          
(海南) 吴清壮 (山东) 蒋庆国 (辽宁) 吴亭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申请加入地区记者